诗词鉴赏“五大”误区

2015-11-28 13:01郭如桃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江南春下阕少妇

郭如桃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学们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我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就要破解以下“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 遗漏要点

例1 阅读王昌龄的《闺怨》一诗,说说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错解 1.从不愁到悔怨。2.通过描绘少妇的神色变化、行为和心理活动来描写少妇心理变化。

解析 “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是一个隐含性的两问,一问是如何写的,二问感情的变化过程。错解1只回答了情感的变化,错解2只回答了如何描写的,这两种解答都出现了要点的遗漏。

正解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误区之二 误解情感

例2 阅读欧阳修的《踏莎行》一词,指出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错解 女子思夫之情。

解析 常见的诗歌情感有这样几种:故国家园之思、报国无门之悲、儿女情长之切、依依惜别之念、美丽山河之爱。要想把握一首诗歌的情感,要善于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进行分析体悟。这首词上阕起始就点明了一个地点“候馆”(旅社),依此便知与游子有关。上阕还有一个情感词“离愁”,又是极好的补充证明;下阕虚写一笔,想象妇人在家里是如何地思念游子。全词的情感至此便能得到准确的把握。

正解 词的上阕以景带情。望见春水迢迢,便陡然引起无穷无尽的离愁。下阕由情入景,是忆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巧妙表达了远行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误区之三 笼统含糊

例3 冯延巳的《谒金门》的上阕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阕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错解 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心情,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解析 这个答案中的“表达她的心情”描述含糊其辞,没有对女子的情感作明确具体的说明。这种回答避实就虚,用力于表面而没有深入。经常出现的类似回答还有“表达了诗人伟大的志向”“曲折反映了诗人的心声”等。

正解 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误区之四 违背要求

例4 读韦庄的《菩萨蛮》一词,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错解 春天的水非常清澈比蓝天还要纯净;美丽的画船飘荡的雨中,酒家里的女子皮肤白皙就像那冬天的霜和雪。

解析 题目要求“简要概括”。何谓简要概括?就是要求在答题的时候,对文本内容进行一个分类提炼,而上述解答只是根据原文进行描述没有概括,解题方法完全违背了要求,失分也就在所难免了。

正解 “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美;“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情趣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误区之五 不符合规定

例5 读这首苏轼作于被贬黄州时的词《定风波》,指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错解 反映了作者积极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

解析 词句的赏析题有它的答题规范: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即对词句的意思进行一个描述性的说明,深层含义即对词句的丰富内蕴作深入的挖掘,挖掘的角度有:体现了何种哲理、蕴含了何种情感、在全文有何作用。错解的问题在于缺少表层的描述,以致于答案残缺不完整。诗歌鉴赏常见的几种题型答题规范如下:意境题:描述+总结+作用;情感题:表述+情感;技巧题:技巧+描述+作用。

正解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表层含义)。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态度(深层含义)。

练习

阅读寇准的《江南春》一词,回答问题。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注:蘋,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1)试分析“孤村芳草远”一句中“孤”字的妙用。

(2)词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孤”字,“孤独”之意(释含义),在词中一语双关,一则为情人的只身远走,孤孤单单(描景象);一则为自己形单影只而倍感凄凉(点情境)。(2)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明手法)。“江南春尽”意为春已暮,既是实指自然界的春光,又是虚指女子的青春易老(阐运用),词人以实就虚,写出了怎不叫人离肠断的抒情意旨(析效果)。(表现手法答直抒胸臆亦可,但要具体分析女主人公孤寂落寞的离愁)

猜你喜欢
江南春下阕少妇
访杜甫故里有感(外一首)
撞狗
《江南春早》《下午三点半》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江南春早
寻短见的少妇
江南春:诗人CEO的创业逻辑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半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