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化经营做前提是“适度”

2015-11-30 19:18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适度种地集约

前不久,《半月谈》报道,在湖南、山东等地都出现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成陷阱,利润全靠补贴奖励”的现象。一些新生代的种粮大户,单纯地以为“规模化种田跟自己父辈种田的方式别无两样,无非就是面积多一点”,再加上想着“规模越大政府补贴也越多”,进而在承包良田时多为大手笔,千亩以上的毫不鲜见。然而,不成想,经营惨淡。以前种地少的时候,精耕细作,土地单产还高,现在种地多了,反而每亩地的利润低了,如果没有补贴,不仅赚不了多少钱,甚至还会亏本。

难道农业规模化经营这条路我们选错了吗?近年来,中央每每提到农业问题,就离不开鼓励适度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几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如今出现此种南辕北辙的情形,想必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

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问题首先就出在不少地方对“规模”二字的认识。没错,多年的国内外理论和经验已经告诉我们,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土地需要规模化经营。然而,当规模化经营走到田间地头时,很多地方告诉种田人的是“规模越大,补贴越多”,而忽略了“适度”二字。

经济学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规模经营并不一定产生规模经济,只有适度才行。不同的土壤,“适度”的规模不同;不同的种植条件,“适度”的规模不同;不同的种植对象,“适度”的规模也不同。

理论就摆在那里,但是从理论落到实践,总是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于新生代的不那么会种地的“种粮大户”来讲。即便相较于父辈文化水平较高的他们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但缺少种地经验的他们,往往也会被当地政府给予种粮大户的种种扶持奖励冲昏头脑,有的甚至为了挤进各种农业“项目笼子”去“拉关系跑项目”,而忘了“种粮大户”的本职是种粮,更遑论“适度”了。

其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说起来还是农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什么是集约?真正的集约就是要适度规模经营。这种“农业规模化种植成陷阱,利润全靠补贴奖励”的现象,最终背离的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节约集约用地。

此风不可长。否则,农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效就会打水漂。想象一下,当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土地整治、搞基本农田建设,整出了良田,但得不到精耕细作,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费!

该给那些尚未摆脱“规模越大,效益越高”这一惯性思路的地方,那些还在多措并举地鼓励超大规模以彰显农业成绩的地方,敲敲警钟了。在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这个问题上,千万别忘记“适度”二字。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度种地集约
智慧农业看“屏”种地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农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怪不得种地的农民少了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