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目标定位及其推广策略①

2015-12-04 21:12马国顺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段位制武术传统

马国顺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8)

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目标定位及其推广策略①

马国顺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8)

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的代表产物也在不断的流失,武术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使之能长久的存活下去,并提高全民对健身的意识和要求,在1998年对武术进行了改革,实现《中国武术段位制》,此项制度既深化了对武术的改革,也对加强武术的运动科学和管理的规范性,及全民健身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武术段位制进行深层次的解读,针对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段位制教学模式的发展。

高校 武术段位制 教学背景 必要性 定位 推行策略

武术,从远古时代就一直发展到当今社会,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所以在中国的每次竞技赛事里面,都缺少不了武术这个项目。1998年对中国武术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改革,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目的在于使武术运动更加规范化,深化武术项目的改革,更有利于武术运动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也提升全国人民对健身的意识,达到中国全方面多样化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开展武术教育,加强武术的普及,对武术段位制进行全面实施。

1 实行武术段位制及教学背景

1.1 教学背景

我国在逐步发展的同时,西方文化也不断被带入到中国,渐渐影响着我国的国民传统的文化思想,我国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也在逐渐被流失,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更简易、易于理解、富有竞争性、更有娱乐性,所以人们更愿意接受西方的文化,导致我国很多文化遗产被人们所遗弃、淡忘、鄙视。武术,代表了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孕育在中国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的气氛中,诞生及发展,包括中国古老的哲学文化、医学知识、兵法等的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结合中国武术技术知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武术,所以学习武术之人,特别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

1.2 实行武术段位制的必要性

为了防止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加强全民身体锻炼,我国对武术项目进行了改革,在1998年颁布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方案,是一项制度标准,武术段位制以强大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的文化思想作为背景,加入传统武术元素而产生。因此,实行武术段位制,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2.1 通过段位制,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中国武术,是具有传统性和带有古老色彩的运动项目,来源于古时候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过程,所以武术的特点比较复杂、繁琐,短时间内难以掌握,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步的提高,所以,要在高校进行武术教学,实行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因为这些武术套路本身就很难理解,还带有一定的传统制约性,学生很容易理解错误,但是,武术段位制却对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改善,运用创新性的模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武术套路简单化,也在改善的过程中增强对武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2.2 通过段位制,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之前的武术教学,是将原本的武术套路原模原样的展现给学生,然后进行讲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样传统的教学思维只能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具有创新性的武术套路,应该在人的潜在意识里面,将单一枯燥的武术动作进行编排,形成一种有深刻含义的系列动作组合,形成段位。对武术教材进行极深的研究和创新,打破以往武术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编排具有自己独特思维的武术动作,进行评比,以此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对武术的教学有了改革方面多样化的发展。

1.2.3 通过段位制,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实现学生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达到向课外活动的延伸,现在高校中,虽然都是会有一些类似武术组织、协会的形成,但是没有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只是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再次运用一遍,没有什么新意。但改革后的武术段位制,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力度。在高校中,可以充分利用到武术协会这一类团体组织,通过集体间的相互协作,学生之间进行技术上的相互指导、切磋,使学生从根本上对武术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武术知识,并以此发展武术,最终发扬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思想。

2 对段位制教学的定位

2.1 教学思想方面

将段位教学制系统化,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力,更注重学习武术。段位制教学制的基础是段位教程,将“打、踢、拿、靠、摔”这些元素编排出武术的套路,并逐渐加大难度,对“拳种意识”进行强化。在演练形式上面,达到单打、双打、实战的技术内容,建立多样化、标准化的内容。段位制教学也在套路、方法、应用上面对武术教学改革的中心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诠释。首先在淡化套路方面,对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使之不再数量多、动作复杂、技术含量较为严重,而是突出表现武术的趣味,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突出方法上,每项技能都需要进行特殊练习,逐步增加对“打、拿、踢、靠、摔”的环节,最后培养练习者的综合能力,并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强调应用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武术的能力,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注入终身进行武术锻炼的意识,使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认识,培育其独立的人格精神。

2.2 思想道德方面

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化学生的道德规范。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的竞争也相继变得很激烈,道德方面也逐步不被重视,造成文化的冲突,道德价值的严重缺失,武术从中国的远古时代,就一直在弘扬着中国传统的美德,我们的武术文化也在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武术段位教学中包括德与智,德,是武术的骨髓、武术的精神所在,在武术的学习中,流传着“失礼者不可教之,失德者不可学之”等诸如此类的理念,道德教育以崇尚武德为核心思想,塑造学者对道德的理念和健全的人格,使学者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提高了学者的道德素质,培养出完善的人格。

2.3 运动方面

段位武术制教学更注重于在传统武术技法之上,强调打与练结合的模式,“练”强调通过技术方面的动作来体现“打”,是对“术”的一种感悟,并借助“打”来体现。而“练”的最终表现形式却是“打”。这样把“打”与“练”进行统一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技术整体。这种方式,诠释了传统文化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段位制教学新思路的体现。

3 实施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3.1 相关管理部门大力推进段位制教学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我们应该加强对武术教学的力度。因此政府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等进行武术教学。政府、体育相关部门等机构进行统一安排、规划,通过段位制武术教学,推动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无限追求。并且为了全面发展学生可以完全把知识掌握,定期进行考试,达到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的统一。

3.2 对段位制进行宣传

从多方面对段位制教学进行宣传,利用现代社会多媒体传播方式,加大宣传的力度。对段位制的官网进行不定时更新,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到制度的信息,使管理网络化、现代化。还可以通过武术义演,扩大武术段位的传播,增强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3.3 培养段位制课程的师资力量

高水准的教学模式需要具有高素质、高道德水平的教师担任,所以要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及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段位制模式的课程、考评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培训后进行实际考评。教学老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规范自己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学习知识和技术。

3.4 创新段位制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时期,教师应根据科学的发展,不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段位制教学进行改革。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等传播媒体进行授课,使学生更直观的进行学习,更提升了对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及规范性。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逐渐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正在日渐衰退,严重威胁到我们对中国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所以为了认同民族文化,弘扬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需要对学校学生开展武术教育,利用武术段位制,使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善,推进武术段位制在学校中的开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发扬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更能全面的认识历史。段位制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展现了武术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所以对高校进行段位制武术教学,推广武术教学,对我国的国民素质、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改革武术教学,保障段位制教学的顺利实施。

[1]张河水,董逢伟.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目标定位与推广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5):450-452.

[2]司宇.高校推行武术段位制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151-152.

[3]王国成,高亮.学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1-143.

[4]马福兴.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推广和实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4):35,79.

G852

:A

:2095-2813(2015)10(b)-00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02

马国顺(1976,9—),男,汉,河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徒手格斗与防卫,散打,跆拳道教学。

猜你喜欢
段位制武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结合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地域视角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演变研究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