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对射击的重要性

2015-12-04 21:12喻丹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定向射击运动员

喻丹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心态对射击的重要性

喻丹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射击运动项目想要成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因为笔者本身就是一个运动员,在从事射击运动项目10年的时间里让笔者认识到作为一个高水平的射击运动员,除了技术过硬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超人的领悟能力。通常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正常或者超常的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是由于他的技术过硬,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在当场比赛里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定位和自我认识,正确的思路引导才能使得好的技术动作不受到外界或者自身的一些杂念所影响,从而全身心地专注在自我的世界中去感受好的动作和享受比赛给自己带来的刺激。

射击 心理定位 正确引导

“中国梦,我的梦”。作为一个体育人,我们怀揣着一个体育梦。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在该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的中国体育,在朝着新的目标扬帆起航。2010年11月27日亚洲运动会在广州落寞,中国军团以创造记录的199枚金牌的佳绩傲立于亚洲之巅,继续巩固着亚洲体育霸主的地位。从亚运赛场的八连冠到北京的金牌榜第一,中国已无愧于“体育大国”和“金牌大国”的称号,但遥望“体育强国”中国体育还任重道远。中国体育将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树立发展与改革的信心,努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射击运动项目一直以来也是中国体育军团在国际比赛上夺冠的一个强有力的体育大项目,而笔者作为一个体育人,一个从事了射击十多年的专业运动员,看到了我们自身的优势,也就是在技术和心理上都基本能够同时得到发展,这也是和国家的人力、资金的大力投入分不开的,才使得我们的射击运动员最终能够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

1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射击项目自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夺得奥运会金牌至今,中国队在奥运会中一共夺得了19枚奖牌,在这其中北京奥运会射击队的5枚金牌以傲人的成绩为射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射击项目一直就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射击运动属于智能运动项目,所以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的要求非常高。

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是一位美国射击运动员,由于他以成功的少年运动员起步,获得了50 m运动步枪3种姿势少年世界纪录,并在2002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世界杯决赛和2004年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世界杯决赛中获胜。不幸的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决赛,前9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埃蒙斯最后一枪鬼使神差地把子弹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老蒋贾占波。

然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埃蒙斯也是顺利进入男子50m步枪三资的决赛,并以绝对得优势领先进入最后一枪,可是历史重演,最后一枪仅打出4.4环,一个初级选手都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失误。而我国选手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以总成绩1272.5环夺得了金牌,埃蒙斯第四名,与冠军再次无缘。造成埃蒙斯两次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心理目标的正确定位。在比赛过程中会有两种心理定位左右着我们,分别是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当任务取向占主导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注重自我的技术提高,会让自身产生自己跟自己比,成功以自我提高为标准,不受外界任何人的干预,所有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因此不会从情绪上感到焦虑;然而自我取向占主导时,运动员首先考虑的是怎样超过别人,他们的目标就会定格在成绩上,只有成绩上比别人优秀,才能感觉到成功,这样的心理行为始终会被比赛结果所牵制,让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感,若出现失误,就会急躁而放弃努力。而埃蒙斯就属于后者,在乎比赛的结果多过于比赛过程,影响到了比赛当中自己的正常技术发挥。

对射击项目来说,当运动员在有好的技术同时能否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比赛中还能够正常的或者超常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来,这个就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定位和自我调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态决定成败。所以目前射击运动项目所面临的成绩新攀高,取决于我们运动员们的心理素质,以此地方找突破来提高我们射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目的

射击项目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现在又随着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射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的技术理念和技术动作都无多大差异,要想长年的在国际比赛上保持一个金牌榜首的地位,那就是很有必要在运员的心理培训和辅导上大下功夫。

根据笔者长达十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在国家队长年的集训和参加大大小小的国际、国内比赛,总结出重要的一点就是,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否创造优异成绩,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并且在基层的教练对运动员都不单单只是曾经的只从射击动作规范和技术运用上进行教学,同时也应该专门安排讲座和课堂给运动员进行射击心理正面引导和学习。正是因为有了相关的这些除技术训练以外的心理辅导和医疗团队等的一些辅助,才能使得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技术发挥不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2.2 意义

虽然现在中国的射击水平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射击项目的偶然因素特别多,再加上现在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环数上的差距也只是在零点几环之间,如此精细的一个运动项目再加上彼此成绩的不相上下,“细节决定成败”在此显得更为关键。

3 国内外动向

3.1 国外现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开始把运动员心理作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20世纪初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撰写的运动心理学著作有《运动心理学试论》《运动心理之理想》,这也是标志着运动员心理学研究的开端。到20年代有一大批学者专门研究运动员心理,如美国的格里菲思,苏联的鲁季克、德国的舒尔特等。自60年代开始运动员心理研究出现高潮。

早在70年代,心理训练就已经在各国高水平的射手中展开。瑞典研究射击的心理学教授Frank Briggs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在70年代出现令人兴奋的心理学训练的创新已经融入到世界级选手的训练之中,进入到心理训练比起技术训练更为重要的时代。奥运会选手坚信他们的成功首先归功于赛前心理的准备。他们把心理训练作为通向成功的救命稻草,心理训练的诊所好像成了射击运动员们做礼拜的教堂,而心理学家则成了射击选手们成功获得奥运金牌的导师,可见国外早已开展射击心理训练研究与实践。

正确的心理定向与比赛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心理定向中又分为学习定向(任务定向)和成绩定向(自我定向)两种定向。

当运动员处在学习定向时,会对比赛产生积极的态度,会让自身产生自己跟自己比,对比赛充满信心,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把所有的焦点都注重在运动过程以及动作完成情况。

当运动员处在成绩定向时,就会更多的关注于比赛结果,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担心打不好,动作控制不好,动作不放松,情绪紧张等,不能很好的集中,缺乏自信心。

在一般情况下两种定向都存在,但不同的定向可以根据不同因素所改变,行为倾向是由定向的强度所决定,而目标定向又是可以通过教育所改变的。

3.2 国内现状

赛前的心理定位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运动员临场上正常的发挥出自己专项技术,不单单只是体现在射击运动这个项目,在其他的一些运动项目也有所体现,比如下面的两个奥运冠军在奥运赛场上的一些心理活动的表现就是个例子。

雅典柔道奥运冠军冼东妹心理分析:赛后当被问到“赛前你怎么准备的,比赛中你都想到了些什么?”冼东妹的回答是:“赛前我只考虑我自己的技术运用,至于对手是谁,她怎么打我都不予过多考虑,最多只是知道她的基本技术特点。比赛过程中我只关注自己的技术应用,以己之长,克彼之短,积极主动地寻找合适的进攻机会,充分利用我的技术创造和把握进攻机会,至于能否赢得比赛获得金牌我根本没有想。”冼东妹的回答说明比赛中她的心理定向方式是典型的指向过程本身的任务定向,几乎没有指向社会比较的自我定向,这保证了她在比赛中不受外部压力的干扰,以清晰的思维和稳定的情绪有效执行既定的战术方案,合理把握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有利机会,最终取得了比赛胜利。冼东妹的上述问答和实际表现清楚地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在残酷的竞技体育比赛过程中,任务定向有利于保持头脑清醒,情绪稳定,有利于自己技术水平的有效发挥,与之相反的自我定向可能会导致比赛中的心态失常,头脑混乱,不利于自己技战术水平的有效发挥。

雅典跳水奥运冠军胡佳夺冠后谈及赛前降低难度的决定,胡佳承认,当时队里让自己降低难度,自己的确有一点“心虚”。但经过权衡,他明白到自己无法保证在5255B上得到高分,但在5253B上他却能够百分之百地发挥。而且跳高难度动作,自己就总会有很多顾虑,对发挥非常不利。而降了难度后,自己就丝毫没有压力,所以最终成功了。从拼难度屡次受挫,到降低难度心有不甘,任凭借稳定发挥终圆奥运冠军梦,胡佳的雅典征战历程可谓一波三折。而曲折背后透视出的是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了解自我,立足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定位,是运动员赛前有效备战与赛场出色发挥的重要前提。正是由于在胡佳上难度却屡试不爽的情况下,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周继宏领队以及钟少珍教练共同制定了降难度、求质量、求稳定的备战策略,在打消胡佳低难度可能降低竞争力的顾虑后,不仅减轻了他的参赛压力,也使他的信心得到了有效地增强。大量的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是否拥有合理的目标指向与角色定位,对于赛前备战工作质量与未来比赛发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射击项目目前在的心理上面的研究是很多的,比如对运动员进行各种心理训练,掌握心理机能,将心理技能有效地应用于训练之中,并将与射击技术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指导,因人而异的制定出心理训练计划,提高对情境评价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即使在复杂的比赛情况下,也能通过自身去解决问题。

这里面最为重要的还是运动员对比赛中心理定位的准确性,这也是整场比赛的中心指导思想。

射击运动项目正确的心理定位就是“抓好单枪击发瞬间的保持,把握住眼前这一发子弹,至始至终都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技术动作上不变,自己和自己比,守住心、定住神,不到最后一发子弹打完,都不容许放弃。”这都是中国射击界各教练员、运动员总结出的精华之所在。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论述射箭、赛马、剑术、游泳等项目竞技者心理的记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在国家射击队的带动下,各省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运动心理学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在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与实践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4 奥运冠军们的正确心理定向文献

张力为、毕晓婷《我第一?——朱启南雅典奥运夺冠心理分析》,他朴实的话语中所包含的道理,正是注意力要集中于当前比赛、当前任务,这既是他在赛后不知道自己名次的原因。在竞技运动过程中,不论是哪种体育项目,也不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认为注意力是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注意力理论之一是奈德弗(1990年)提出的注意方式、个体差异与操作成绩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注意的结构包括注意范围和注意方向两个维度。前者是指在瞬间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而后者是指人正在关注外部的环境信息(如对手的成绩,赛场的情况)或者内部的身心状况(如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张力为、马群《就是一个穷光蛋》一文中对奥运冠军陶璐娜做的一个心理分析,她自己也在总结悉尼奥运夺冠成功参赛经验时,说:“比赛时一定不要闷着头光想我能不能打10环,更不要想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而是始终想着主要的技术动作。”“金牌、成绩都不重要,那些都只是结果。关键是打出士气,要淋漓尽致地把动作做到家”。这就是奥运冠军的境界。夺得金牌,实现自我,是许多运动员参与竞技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地对待冠军、成绩和荣誉,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有效地提高训练和比赛成绩。但是,如果对待金牌的方式有误,甚至单纯地将成绩、名次以及由此带来的物质利益作为参加运动竞赛的原因,则会给运动员带来负面影响。石智勇正是经历了对冠军从过分重视到正确认识的转变,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

李京诚《平静中的金牌——杜丽雅典奥运夺冠心理分析》文章中提到,杜丽为什么能夺冠?从心理上分析,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她较好地树立了任务定向的目标取向。任务目标取向驱使她将参赛目的定位于锻炼自己、丰富自我,提高自己、超越自我,把握自己、战胜自我。目标取向的理论认为,由于环境影响和认知观点的差异,运动员在参加竞赛的目标看法与比赛态度上有所不同,对什么事成功的理解,如何获得冠军的思路也不相同。譬如,同样有争夺冠军抱负的运动员,甲可想:夺冠军是长期奋斗目标,只要不断努力、增强实力、超越自己,就会具备夺冠可能;乙却可能想:要想夺冠就必须超过对手,不能超过别人也就不能算成功。前者叫任务目标取向,后者叫自我目标取向。

5 结语

中国射击队在对运动员训练行为的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在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研究和正确的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们国家的射击项目对运动员有一定的心理要求,但是笔者觉得为了巩固中国射击在国际射击体坛上的优势地位,对运动员心理、心态的正确定位还是可以更深一步地进行专研,这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体育人来说也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得的。

要想达成自己的愿望,吃苦是必须的,学会利用科学的手段和在训练中进行一些强制性手段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是必要的,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就要从内心里理解和接受它,更好地配合教练员才能进步,不把情绪带入训练中。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用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去引导自己,吸取前辈的经验,尽量不让自己走弯路,我们要踏着巨人的肩膀攀登。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使一个好的技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无论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坚定自己的信念,遵循项目的自然规律,才能在比赛中大放光彩,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

[1]张立为.中国运动员奥运夺冠经典案例心理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淑慧.射击比赛心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京诚,刘淑慧,李四化,等.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262-265,272.

[4]王冬梅.射击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3):9-10.

[5]薛茜,王华,张建功.认知—行为调节在射击射箭运动员心理调控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2001(1):48-50.

[6]邓廷楠.在运动训练中心加强心、智训练的尝试——名射击运动员心里训练学的示例[J].体育科学,1989(4).

[7]傅丽敏.少年女子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认识”问题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S1):75-78,96-97.

[8]周跃忠,郑佳.射击心理训练与发挥[J].湖北体育科技,2008(2); 248-249.

G871

:A

:2095-2813(2015)10(b)-0088-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88

猜你喜欢
定向射击运动员
画与理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打靶训练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