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①

2015-12-04 21:12李杰桃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体育课院校职业

李杰桃

(广东环璄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①

李杰桃

(广东环璄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

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所有人仔细思考。

高职 体育教学 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21世纪,我们屡屡可见一些一线员工因为身体素质跟不上、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与好工作失之交臂,这得归咎于这些人员在高职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不能服务学生工作需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我国教育制度的变革,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不应再沉浸于只关注学生的体能素质,而是应该努力地走出去,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作是体育教学的重点。体能训练固然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只有全方面的培养学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各方面能力都符合要求的人才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也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做好相关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在实践之中不断总结和成长。就当前来说,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列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待提高的地方

1.1 注重体能,忽视能力

就当前情况而言,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重点在增强学生的体制、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面,这些都是基本的体育技能,学校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体能,而大多数学校都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想法、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体育教学上基本是教师自己制定重在培养学生体能的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计划要求,使得学生体育技能增长了,但是学生的体育能力却是一片空白。

1.2 高职院校忽视体育教学课程

现行的教育体制高考范围中并没有加入体育考试这一项,所以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课程采取严重忽视的态度,例如有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由其他不适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代课,代课教师只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但没有得到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体能培养也没有达到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育素质。此外,到考试前一段时间,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程考试分数经常霸占学生的体育课,尤其是在高三阶段,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考上一个较好的大学,学生基本很少上体育课,体育课的这些时间都被其他重要的语数外等文化课程占据,这大打地减低学生的体育素养,减少学生锻炼的机会。

1.3 学生缺乏锻炼

由于现代社会对子女的保护欲过重,家长情愿让子女胖点也不愿意让子女吃苦去进行体育锻炼,学校更是为了减少体育课中的事故、保障学生安全、减少自己责任而减少体育课中的基本锻炼,体育教师基本是作为体操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的体育课本来就少,而体育课上再没有锻炼的机会,这极大地缩短了学生的锻炼,不利于学生的体能和执业能力培养。此外,由于学生缺乏有足够的体育锻炼,而现代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所以体质比较弱的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2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

2.1 改革目标

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应对现行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目标是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育职业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面对现代化教育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让国家人才拥有高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多的储备精英。

2.2 改革内容

2.2.1 重视教学思想的革新

由于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体育教学不能到达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只重视文化课而忽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思想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要转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高职院校必须明确立场,知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可以考不上一流的大学,但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做其他事,所以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中的作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2.2 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最大失误是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所以首先应该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体育的实用、掌握程度以及对体育的应用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应该在探讨学生日后工作岗位对体能、技能以及职业能力的需要后设置体育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把体育教学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及心理素质以及职业能力4大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课的开展根据此4个方面的体育教学体系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

2.2.3 分类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高职院校拥有不同的专业,而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与专业相关,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日后发展方向、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以及工作中可能影响身体的技能等方面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这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工作方向来设置体育教学课程更好地符合了学生职业发展。例如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日后大多数是从事办公室工作,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颈椎和背部容易产生疾病,所以体育教学可以设置为以锻炼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脊椎和背部运动为主。这样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健康的身体。

2.2.4 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聘用专业的体育教师来为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只有专业素质的体育教师才能教授给学生专业的体育知识,才能让学生掌握到专业的体育技能,才能让学生的身体和心里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从实际出发设置体育教学课程,根据学生对体育的实际需求,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代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结合上文所提的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工作发展方向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这样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下去吸收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断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2.2.5 建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无论在何种教学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有学生对课程。对教师的评价,也有教师对各个学生的评价,从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的不同,也能看出教学成果。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的差异以及学习的兴趣等开启综合评价,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对学生设置不同的考试标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3 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也应该随之而变化,这样才能为祖国塑造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我们的体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身体素质的培养,更多地应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职业能力正是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所最欠缺的。现行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应当从转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以及建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5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1]文蔡雄.基于ISO理论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C]//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

[2]秦樟连.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162-163.

[3]张佩旭.高职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走向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146-147.

G807.4

:A

:2095-2813(2015)10(b)-01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02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院长课题《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李杰桃(1976,3—),女,汉,广东湛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课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体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