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①

2015-12-04 21:12李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无锡市课间课外

李萍

(无锡市市北高中 江苏无锡 214000)

浅谈如何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①

李萍

(无锡市市北高中 江苏无锡 214000)

该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统计法和访谈法等对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情况进行现状分析与影响因素探究,并针对我校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以提高我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质量,为促进无锡市中小学校学生全面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全面推进无锡市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无锡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每天一小时 体育活动 无锡市 市北高中

无锡市市北高中是一所四星级重点高中,也是国家体质监测点和江苏省体质监测点示范学校。2007年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10年,无锡市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要达到96%以上,还提出要确保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1]。我校从2011年秋季起开始实习“每天一节体育课”的体育教学,确保了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范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基本情况分析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7年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规定“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2]。我校自2011年秋季起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学生每周的体育课由两节体育必修课和三节选修课组成,不断提高“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质量,努力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进而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愉悦学生身心,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1.1 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分析

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由跑操和课间操组成,以学生集体跑操为主(夏季炎热时选做广播体操),所以跑操运动也是“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每天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跑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还更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此外,以各班为方阵的集体跑操能够增进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我校大课间的执行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大多数情况下能正常进行跑操,但是碰到雾霾、雨雪等天气,学生就无法到室外进行跑操,这无疑难以保证学生评价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夏季炎热时做的广播体操往内容单调、形式简单,学生难有兴趣。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受学校作息时间限制,实际是学生们自己“挤”出来的,学生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仅限于中饭后和午休前及晚饭后和晚自习前的两个时间段,形式较为简单,篮球或者足球较受学生喜爱,但没有统一组织,也没有一定的时间习惯,往往是跑到操场投几个篮便转身跑向教室,因此可见,我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作息时间有待调整。

1.2 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分析

我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必修课以五项基本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穿插武术、体操和田径等内容,由各个年级组相互研究讨论定各个年级教授内容,年级组统一集体备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必修课的质量。选修课主要有羽毛球、篮球、健美操、排球、乒乓球、足球等,根据近几年我校体育选修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备情况直接影响着我校学生选修课的项目的选择。例如:我校篮球场地充足,则体育选修课中篮球选报者就明显多于其他项目;第二,体育教师的专业兴趣和爱好影响着学生体育选修课项目的选择。一方面是男女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兴趣爱好不同;另一方面是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开展各种各样体育活动的需要。这就会影响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而出现体育活动项目内容也会有所侧重的现象。

2 我校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措施

为贯彻执行好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精神,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2007年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若干意见》,要求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该校也于2011年秋季起开始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从加强宣传、组织制度、经费保障、督导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安排,使得我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只有把一小时体育活动放置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局中,才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和推动学校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2.1 强化宣传力度,提高体育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地体育动机,激发体育锻炼的兴趣

根据学校特色,加强“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宣传与教育,充分认识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切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充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杜绝出现体育课与文化课“打架”的现象,在让学生掌握了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明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义,并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部动因[3]。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受到体育动机的影响,良好的体育动机可以推动学生长期不断的坚持体育活动[4]。我们的学生普遍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严格等因素势必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逐渐改变了体育动机。学生体育动机强度不足,学生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师体育课上教师布置的练习内容,势必是不够的,学生应该有积极的体育动机,才会真正的以“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契机去参与体育锻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动机理论中,学习兴趣是支配学习者动机行为的最直接动力[5]。因此,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应将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转变为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参加体育活动。体育工作者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创设愉悦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自发地运动起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2.2 保证大课间操的质量

大课间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或者说是长期的课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见成效,才能对锻炼时间有保证[6]。无锡市从2007年开始要求各中小学大课间保证在25~30 min,这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占近一半的比例,因此,大课间的质和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质和量。大课间操需要牢牢把握我校体育教育优秀传统不丢,更注重学生强体、纪律、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培养。学校组织体育教师、德育处参与大课间的管理,并定期组织评比和参观学习活动。

2.3 保证学校体育课的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我校的“每天一节体育课”的体育教学已经做到开齐开足体育课,但我校的“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仍然受师资力量的限制。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每学年向我校提供一定量的实习教师资源(即实习生),这为我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但由于每学年实习教师的质量不等,且流动性强。另外,实习教师由于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体育课堂上的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难以把握,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实习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应加大招聘体育教师的力度,严格按照体育教师配置比例补充体育教师,并保证教师质量。

其次,对于我校选修课中出现人多场地小的实际情况,在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中努力挖潜,我们用实践证明,小场地也做出大学问。

2.4 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质量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组织形式之一,也是落实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基本途径[7]。而受制于我校集体作息时间的限制,课外体育活动也开展的时间也受限制,尽管我校已经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和大课间,这足以保障了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但是课外体育活动仍然必不可少。我校的体育课和大课间均是在教师组织下,由班级或者年级集体进行的,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密度和运动强度要求。课外体育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设备,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走到阳光下,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而教师仅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安全教育管理服务。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补充因天气原因而中断体育课和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时间,真正落实保障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2.5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管理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管理评价有利于主管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了解及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是检查体育教育管理质量,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8]。要通过科学、客观、符合实际和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对“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管理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促进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及国家对“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在各地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体育教育中体育目标的实现,促进我校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此管理评价体系,对规范和提高中学体育的教育工作及质量,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 结语

我校经过近3年的真抓实干,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同行学校中认知率、学校开展率、学生参与率、学校师生满意率都大幅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年底我校学生体质抽测合格率高达98%,排在无锡市市属学校高一前列,我校的健美操比赛获得无锡市二等奖,团获无锡市属学校羽毛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在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每天一小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思想观念、管理模式、运作方式问题,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和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学校、学生、家长之间观念统一的问题等等。所以说“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带着学习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促使“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发展中落实与完善。

[1]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加强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育的若干意见[Z].锡教法[2007]146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20.

[4]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

[5]孙学章.动机理论在外语学习兴趣培养中的应用[J].工会论坛,2009,15(3):117-118.

[6]王德富.让大课间操成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主要途径[J].体育教学,2006(3):41.

[7]王龙龙.晋中市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2):109-111.

[8]黄郅智,李建,陆勇军,等.广西普通晓红学体育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7,28(2):5-8.

G8

:A

:2095-2813(2015)10(b)-016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69

李萍(1985,12—),女,汉,江苏溧阳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初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无锡市课间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从一道新的无锡市中考折叠试题谈起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