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思考

2015-12-04 21:12邵晓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民俗社区体育

邵晓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浙江杭州 311112)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思考

邵晓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浙江杭州 311112)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民俗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的概念及意义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出的在此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借此来推动民俗体育教学改革,更好的来传承与弘扬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加快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尽早建立规范化、合理化的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模式。

民俗体育 体育教学 社区体育 体育互动

民俗文化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其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同样对此有着深刻的意义。将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双向互动模式,能有效地推动民俗体育教学改革,这是高校教学适应社会宏观调控总方向的现实需要。同时,借助高校民族体育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也能帮助社区体育朝着更健康、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双向促进、互利共赢,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是适应社会需求,推进社会主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

1 民俗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的概念及意义

1.1 民俗体育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民俗体育是组成民俗文化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更是一种不可遗失的民间风俗习惯,民俗体育是依附于民间文化发展的,具有集体性、传统性、生活化等特点的体育活动。任何一项民俗体育的成长与发展都跟它所处的地区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的存在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信仰习俗,更是人们赖以留恋的生活情趣以及生活的方式,点缀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闲暇时光。

体育繁荣是国家兴盛、民族安康的重要表现,民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在它适应社会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发挥着作用。民俗体育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在中国文化宣传片上、在民俗旅游介绍中,在社区健身活动中,在各种传统文化节上,太极拳已然成为国家民俗体育的代表。因此,我国诸多数的高等院校也都将太极拳列入了授课的内容,充分的显示出了民俗体育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1.2 社区体育的概念及意义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种,它是基于基层社区以及社区内的器材设备、自然资源等物质基础,由社区内居民实施的,具有自发性、群体性、趣味性等特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的形成及发展源于人们对身心健美,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社区体育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同时还能使人头脑保持清醒,更利于提高现代人们的工作、学习等生活质量。社区体育也是消除社会不良情绪、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促进我国文明建设及社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现状分析

2.1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现实意义

民俗体育教学通过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可以促使民俗体育教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从而推进民俗体育的教学改革。通过开放性的交流,促进师生对于社会体育对高校体育教学需求的把握,从而为教师教改提供参考依据,使学生加强学为社会的观念意识。

实现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有机互动,能够有效地整合大学与社区的体育资源。首先,大学师生是具有专业体育知识技能的高级人才,与社区体育的互动能够帮助发挥他们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其次,大学具有相当完备的体育设施,但由于学校安排等诸多原因而遭到闲置,但社区对于这些体育设备的需求是强烈的。大学基础体育设备对社区的开放,在解决社区体育设备燃眉之急的同时,使闲置设备得到了很好地利用,这能够达到使双方达到互利共赢。最后,大学的体育文化建设是符合国家政策、符合世界潮流的先进的体育文化,开放式的交流能发挥出大学先进文化对社区体育文化的指导作用,使社区文化健康发展。

2.2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相应管理组织的缺乏以及管理职责的不明确。各体育相关机构和学校体育部门都没有设立于社区体育的衔接部门,二者的沟通交流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这样缺乏稳定性。持久性的沟通对双方都是不利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体育信息的传播受到了阻碍,使双方都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阻碍了双方的共同发展,也阻碍了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的社区虽然建立了相应机构,但由于管理层专业素质的缺失和职责分配的不明确,大大削弱了对社区体育的管理,使得社区体育处于模糊混乱的状态。

其次,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也是阻碍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教育改革早就确定了素质教育的主体地位,但针对当下的教育情况,应试教育在很多学校中任然唱着高调。重视文化教育、轻视体育教学;重视分数高低,轻视技艺掌握;重视学历、轻视能力等现象任然很普遍。这些教育弊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高分低能随处可见,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使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这大大阻碍了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对民俗体育教学本身的忽视,使其发展改革成为泡影,更不要说与社区体育的有机互动。过分强调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模式化,造成了学生运动热情的丧失,使得他们成年后也没有参与体育的兴趣,对社区体育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一种阻碍。

最后,体育资源互补运行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今天,社区体育的体育设备任然主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补贴,设备的放置、护理、维修都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这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造成了社区体育资源的严重缺乏。由于目前各地区,乃至各街区、社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社区体育的体育资源配置参差不齐,对于全面均衡的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学校长期的封闭式教学,使得学校的体育资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闲置,对社会体育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社区体育和民俗体育教学的体育资源互补运行的缺失,将造成优势资源的严重流失,阻碍体育事业发展。

3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

社会的现实需求,决定了加强学校与社区横向联系的必然性。成立以政府领导为主,以教育局,体育局,社区管理部门为辅助的行政管理小组,统一领导建立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例如:协调学校体育场地、体育设备对社区的开放问题,专业人员的培训及分配问题,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问题等都将作为该管理小组的工作内容。各部门分配相应的工作人员成立管理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所在,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促进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有关工作,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完整有序的组织管理机构,将从根本上推动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合理化、规范化发展。

3.2 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

学校应积极推广学分制、选修制的实行。增强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是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选择权利,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相应课程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思路,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开放式教学,是学生明确的意识到学为社会。

民俗体育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体育相结合,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全名发展的社会人才的目标提到日程上来。将教学内容向社会体育方向推进,发挥民俗体育的生活化特点,结合社区体育适当增加休闲娱乐项目,既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把所学的运用到为社会服务中去,发挥社会价值作用。

3.3 建立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资源互补运行机制

发挥各学校体育馆优势,向社会多方向开放,加强场馆管理工作,提高体育设备资源的使用率,为社区体育进行服务。各地区在政府的领导下,可先试运行试点开放形式,根据试点结果,进行完善与提升,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在实践中提升利用。利用高校的知名度增强宣传效果,吸引社区居民参加。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设备资源的互补运行。

由于高素质专业体育人才的缺失,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民俗体育教学培养的正是具有专业体育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学校人才输送至社区进行体育教学与管理,在提升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通过双方的均衡互助来推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不二选择。面对建立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机构缺失,资源互补不足,教学体制阻碍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讨论,组织管理机构,弥补资源不均衡,改革教学体制,针对每一个问题,实施具体的、有效的解决办法。将会促使双方利益向最大化方向发展,使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推动全民体育事业的顺利进行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

[1]杨玉亭,王宏.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46-149.

[2]徐泽民.试论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71-173.

[3]张弘,苗苗.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98-101.

[4]刘旻航.民俗体育功能分类及特点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5):40-45.

[5]沈乐群.关于社区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31-33.

[6]王敬浩.从民俗体育的哲学本质谈体育教学目标改革[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8-159,162.

[7]向绍举.成都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现状及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8]刘会成.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G812.4

:A

:2095-2813(2015)10(b)-019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90

猜你喜欢
民俗社区体育
社区大作战
民俗中的“牛”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民俗节
漫画民俗
影像社区
我们的“体育梦”
影像社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