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丁宁VS李晓霞三大赛事决赛的技战术对比分析①

2015-12-04 21:12曹梓威顾楠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李晓霞丁宁接发球

曹梓威 顾楠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乒乓球运动员丁宁VS李晓霞三大赛事决赛的技战术对比分析①

曹梓威 顾楠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该文选取丁宁和李晓霞在这3次大满贯中的三场决赛,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分段评估法对2人在国际大赛中关键场次中,各项技战术的发挥系统地探讨和描述她们在实战中各项技术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形成一个对比分析,为2人在明年里约奥运会上的稳定发挥提供重要保障。

乒乓球 三大赛事 对比分析 丁宁 李晓霞

该文通过2人在这3次大赛中的3场决赛,对2人在国际大赛中关键场次比赛中的竞技状态,各项技战术的发挥系统地探讨和描述她们在实战中各项技术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形成一个对比分析,为2人在以后的世界大赛中有稳定的发挥提供保障,也为教练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并使我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丁宁,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杰出代表。李晓霞,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型选手,具有男性化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法

收集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决赛、2011年女子世界杯决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共3场比赛进行统计,得出结果。

1.2.2 数理统计法

计算出丁宁/李晓霞3场比赛的发球、接发球、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按照三段统计法将丁宁的8场比赛按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得失分输入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归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丁宁对李晓霞20 11年鹿特丹世锦赛决赛技战术分析

2.1.1 世锦赛发抢段对比分析

从视频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丁宁在发抢和接发抢在这两个阶段的表现要优于李晓霞,发抢段丁宁70%的得分率非常高,而李晓霞60%的得分率不高,也算是正常发挥,2人在发抢段技战术的运用也有所不同。第三拍抢攻上,丁宁比李晓霞更加主动,特别是丁宁发至李晓霞正手位短球之后,侧身抢拉斜线,得分率很高。

2.1.2 世锦赛接发抢段对比分析

从视频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丁宁接发抢段的得分率为52%,评估为优秀,其中接发球直接得分为8分,是一个相当高的得分,在这8分中,有5分是丁宁主动劈长和挑打获得的,可以看出丁宁在接发球上更加主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李晓霞在接发抢段的得分率为48.15%,评估为良好,李晓霞接发球主要还是以控制为主,主要的落点控制在丁宁的中路偏正手的短球,配合反手位的长球。

2.1.3 世锦赛相持段对比分析

相持段是两人在比赛竞争最激烈的阶段,从视频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丁宁63.11%和李晓霞61.48%的使用率都评估为高,而且两人的得分率都评估为及格,就是2人在相持段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虽然2人的得分率和使用率都差不多,但是2人在相持段的技战术风格却有所不同,丁宁在相持段主要是依靠其顽强的周旋能力,在中近台利用速度和落点上的变化牵制李晓霞,造成李晓霞的失误。

2.2 丁宁对李晓霞2 01 1年新加坡女子世界杯决赛技战术分析

2.2.1 世界杯发抢段对比分析

从视频数据统计的指标可以看出,发抢段都是2人得分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第三板的抢攻,都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威胁,丁宁第三板抢攻得了8分,而李晓霞也拿下了9分,通过录像也可以看出2人的抢攻得分较多的落点都是对方正手位的空挡显然两人都对对方非常的了解,发抢段两人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2.2.2 世界杯接发抢段对比分析

接抢段丁宁的优势就非常明显,55.56%的得分率和27.00%使用率,相比李晓霞42.11%的得分率和19.00%的使用率优势很大,通过视频数据统计的指标可以看出,丁宁的得分率评估为高,高的得分率同时还有高的使用率,保证了其在接抢段的强势表现,而李晓霞的得分率则是良好,使用率是中等,一下就被丁宁拉开了差距,丁宁在接抢段敢于主动劈长配合控制其正手位的短球,然后主动反拉李晓霞第三板的来球,积极主动的接发球使得李晓霞加强了第三板的质量,从而使得失误增多,在接发段被丁宁拉开了差距。

2.2.3 世界杯相持段对比分析

相持段是两人在比赛中竞争最激烈的阶段,通过视频数据统计对使用率的评估就可以看出,丁宁57%和李晓霞61%的使用率都评估为高,丁宁相持段的得分率为49.12%,指标评估为良好,而李晓霞42.62%的得分率指标评估为不及格,两人在相持段的表现都不算很好,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2.3 丁宁对李晓霞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分析

2.3.1 伦敦奥运会发抢段对比分析

丁宁因为发球违例直接被判罚了3分,加上被出示一张红牌又被判罚了1分,这4分对丁宁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导致丁宁的发球质量下降,使得第三板的抢攻没有太多的机会,在发抢段的得分率仅为47.37%,李晓霞在第三板的抢攻中,增加了正手的使用,特别是侧身位的抢攻威胁很大,12分的第三板得分,占总得分的21.82%。

2.3.2 伦敦奥运会接发抢段对比分析

接发抢段,李晓霞也是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从视频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57.14%的得分率,加上19.00%的使用率,压制住了丁宁的第三板抢攻,其中接发球直接得分为10分,除了3分是丁宁发球被罚的,其余的7分大都是李晓霞主动劈长和挑打,技战术上更加主动。李晓霞高质量的弧旋球,让丁宁很难找到落点防守。

2.3.3 伦敦奥运会相持段对比分析

从视频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李晓霞在相持段自己主动发力的球越来越多,之前的比赛中,李晓霞在相持段也曾加强过主动进攻,但是失误也很多,但是本场比赛中,李晓霞在相持,正手主动发力直接得分为13分,几乎占了相持段总得分的一半,而主动进攻的失误只有2个,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晓霞的变化。而丁宁在相持段还是相对比较保守,更多的还是在中近台快拉快撕,通过压制李晓霞中路追身,利用落点上的变化得分,但威胁性相对较小。

3 结语

从技术上来说,反手技术都是两人的强项,2人的正手能力都在慢慢增强,都具备一定的威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旋转更强,强烈的旋转让对手很难有高质量的回球;(2)回球的落点更深,更加接近底线。

通过这3场比赛2人的战术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战术风格上李晓霞是典型的女子技术男性化,力量和旋转上更有优势,但是无谓失误较多,而丁宁相对更加稳定,正反手两面周旋能力,但是缺少威胁性,谁能发挥出自己的特点,来遏制对手的优势,谁就能够赢得比赛。落点的变化也是2人在比赛中战术变化的主要方式。

[1]苏不仁.乒乓球战术新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85-87.

[2]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3]Mark Pfeiffer,Hui Zhang and Andreas Hohmann.A Markov Chain Model of Elite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2010,5(2): 205-222.

[4]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1):99-101.

[5]乔孟杰.无机时代李晓霞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的技战术特点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2(5):55-58.

[6]江小燕.李晓霞.在第52届世界乒乓赛锦标赛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2):70-71.

[7]李美多.冠军丁宁:日渐成熟的感觉真好[J].乒乓世界,2007 (12):11-12.

[8]张凡.萨格勒布之后的李晓霞——“乒乓球正在一点一点融入我的生命”[J].乒乓世界,2007(8):38-39.

[9]晏学宁.李晓霞李菊第二[J].乒乓世界,2003(1):33.

[10]李兵.中国乒乓球女双郭跃李晓霞技战术特征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2(6):89-90.

G846

:A

:2095-2813(2015)10(b)-02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239

曹梓威(1993,1—),男,汉,江苏南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顾楠(1983,1—),男,汉,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李晓霞丁宁接发球
夏日郊游
乐于助人的朵朵猪
不畏失败
眼 睛
天津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直板和横板选手接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