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院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2015-12-05 03:48杨昌宇武寒松韩丽丽高永生张志民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作组驻村贫困地区

杨昌宇,武寒松,韩丽丽,高永生,张志民,齐 玥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社科与数理部,河北 承德 067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河北省考察调研工作,就开展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河北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总书记心系河北,表明了中央对河北贫困地区和群众的深切关怀,显示了中央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的坚强决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双面性:一方面要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困难,促进当地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石和引领作用,通过教育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扶贫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面,同样具有上述双面性的特点。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关乎群众日常生活,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作为高等教育主要载体之一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农村扶贫开发中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因此,明确高职院校在扶贫开发中的自身工作机制、模式、结构,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对河北省扶贫开发和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1 河北省农村扶贫概况

河北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之一,风景秀美,历史悠久,而贫困地区多集中在山区,分布范围较广。各有关单位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和把握河北省省情,按照上级统一协调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1 河北省基本地缘构成

河北省内环北京和天津两直辖市,北临内蒙古,南接河南、山东黄河流域,东滨渤海,西邻山西。省内交通纵横交错,铁路和公路网密集,拥有秦皇岛和唐山等海运口岸。这种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为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区位地缘优势。此外,河北省地域范围较广,区域地形复杂,物产丰盛。其中,山地丘陵地区就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平原地区仅占全省总面积的40%,其余为高原地区[1]。

1.2 河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背景和政策支持

在这种地缘背景之下,衡量河北省内各城市社会发展的数据指标排名差异比较明显,各市生产总值与其人均生产总值的排名差异明显。据《2014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4)》等资料,2013年年度,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 300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人均生产总值却排名16位,位于全国中游水平。2014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73%。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地区、黑龙港流域和环首都区域,集中分布着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地区是中央和河北省重点扶助脱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简称“两片一区”。目前,河北省共有62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512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中央和河北省已经制定多项扶贫计划,给予政策、项目、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各项支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意见》对高等学校定点扶贫专门做了要求。2014年,国务院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加强支持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保障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在此基础上河北省也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此外,按照河北省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步伐的十项措施》,对全省7300个贫困村逐村派驻工作队,“一帮一”帮扶,不脱贫不脱钩。

1.3 以保定市阜平县为例考察贫困地区基本情况

据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科学发展综合水平进入全国50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100强。但是,全市山区、平原面积各占一半,分布着8个国家级、1个省级重点扶贫县,占全市26个辖县(区)的1/3。2013年保定市生产总值位于全省中游,人均生产总值却近末位。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保定市阜平县,看望慰问当地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阜平位于太行山中北部东麓,为全山区县,山场面积3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7%;耕地面积仅21.9万亩,人均0.96亩。贫困村164个,占全县全部行政村的78.5%;贫困人口10.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91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2]。阜平是河北省各贫困县的一个缩影,阜平以及河北省其他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扶贫任务仍然艰巨。

2 河北省高职院校扶贫工作机制分析

据教育部门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河北省普通本科和专科学校共101所,数目居于全国各省份前列。其中公办专科学校48所(省属10所)。近年来,各有关公办高职院校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每一阶段的驻村扶贫任务。各个院校也逐渐建立、形成较为完善的校内助学体系。根据高校扶贫的一般规律和实际经验总结,高职院校扶贫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

2.1 河北省高职院校驻村扶贫工作分析

河北省把驻村帮扶作为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新闻媒体、高校网站发布的扶贫报道、工作日志等信息,河北省每所高校一般派驻2个扶贫工作组,每组3到4名工作人员,周期一般为1年。下一年度再轮换校内其他干部和教师继续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阜平县为例,在驻村工作组、当地群众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之下,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 913元,增长了近20%,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2.1.1 高校驻村工作组主要扶贫途径

经过多年建设,省内各高校驻村工作组采取多项途径扶助当地脱贫致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经总结概括主要有如下方面:

1)加强组织建设。工作组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参与当地生产活动并给予具体工作指导。在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驻村工作组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不仅加强自身学习建设,而且支持、促进当地党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坚定党员群众扶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2)合理统筹规划。制定、撰写驻村工作计划和日志,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3)休整村内基本生活设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丰富农民文体生活。

4)改善基本农业生产设施。引进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5)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科学致富的观念意识。开展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引进致富项目。

6)提供资金扶持。

7)充分发挥校内资源。各高校依托自身办学特色优势,结合大学生“三下乡”基本形式,组织在校师生开展调查研究、教学实践、义诊、慰问演出等多项活动,促进驻村扶贫。

2.1.2 高校驻村主要工作特点

在驻村扶贫实际工作中,工作组也具有一些同高校相适应的特点、特色。

1)人员组成高职称高学历。高等学校聚集了各类专家和学者,他们直接参与到具体扶贫工作中,加强了农村扶贫的人才优势。据了解,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2014年度继续由1名校级领导参加该校驻阜平县吴王口乡南庄旺村和寿长寺村2个村的扶贫工作。驻村干部学历均为大学程度以上,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3人,这样较高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在全省驻村工作中也是比较突出的。

2)全方位扶贫。驻村工作突出了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技术扶贫、信息扶贫。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院校专业和人才优势的体现和延伸。高等学校依托本校专业和人才,易于以新的视角突破传统发展模式。例如,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度的农村扶贫工作中,既送技术下乡,又在当地培养人才。驻村工作组把当地环境治理和引进生态养殖项目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当地农牧民的人才技术培养和现代远程教育[3]。

3)校内外一体化扶贫。驻村扶贫工作同高校校内助学各项工作紧密相连。驻村工作组把相关信息反馈给学校,协助学校掌握贫困地区及其生源情况,促进学校贫困生工作有效有序的开展。

2.2 高职院校校内助学基本体系和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助学体系已经形成全方位的帮扶模式,涵盖学生日常学习、校园生活和毕业就业等多方面,并逐渐建立起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了解指导长效机制,达到校内助学和校外扶贫相互促进。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依托党员、学生干部和教师,“以全校为基础,构建起了班级、学校和家庭三级互动帮扶网络”,对贫困生采取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补助等多重资助方式,并在师生中间开展多项富有特色的志愿性互助活动,如党员与贫困生“1+1结对子”、“每天捐献一分钱”等。据统计,仅在2012—2013学年度,该校累计减免、缓交学费110余万元,发放奖助学金近1 200万元,受助学生达13 000余人次[4]。

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也是高职院校帮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理解和感悟。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下乡调研也逐渐成为一项长效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2012年以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室连续三年赴河北省围场县、滦平县、阜平县等地考察,走访当地驻村工作组,积累了大量新农村建设的资料,并据此形成公开论文成果。可见,高校农村扶贫工作反过来也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研水平。

2.3 河北省教育扶贫基本成效

河北省为教育大省。据报道,近两年,省内高校入学人数和毕业人数均超过30万人。多年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是脱贫致富的‘直通车’、‘金钥匙’”,“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成为家庭脱贫致富带头人”[5]。与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中等职业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教育更具有学历优势。高职学生毕业后具有大学专科学历,通过自身努力还可以通过“专升本”等渠道得到进一步深造。推广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适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根据实际需要,应该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2012年以来,河北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大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资助体系建设,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在招生就业方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合理倾斜。2013年,按照国家计划专门制定省内贫困地区的本专科480名招生名额。根据河北省《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步伐的十项措施》,“今后大型国有系统企业招聘员工,凡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优先招收”。

3 结语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可见,河北省扶贫开发,也需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格局之下继续推进。据统计,京津冀地区,国家示范性类高职院校1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9所。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和现实背景之下的职业教育扶贫工程中,一个突出环节就是打破地域限制,同时发挥三地的优势和积极性,进一步合理整合、分配三地的优势教育资源。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1]朱大仁.中国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

[2]河北省阜平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走进阜平[EB/OL].http://www.fpxzf.com/comcontent_detail/&Front Com Content_list01 -1341053346526ContId=10&comContentId=10.html.2014 -07 -27.

[3]孙占军,黄威,赵文敏.围场桦树林驻村工作组是牧民新生活的“引路人”[EB/OL].http://www.jianshenian.com/system/2012/06/27/010461210.shtml.2014 -08 -23.

[4]黄山,赵振宇,李燕军,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纪实[N].承德日报,2014-04-03(A04).

[5]陈政.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山区扶贫开发思考[N].贵州民族报,2014-05-26(A03).

猜你喜欢
工作组驻村贫困地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32个工作组印迹 >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