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三个三字乡历史渊源

2015-12-06 11:16汤韵旋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阿里山原住民阿里

汤韵旋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4)

台湾三个三字乡历史渊源

汤韵旋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4)

台湾地区一共有319个乡镇市,但就乡而言,只有三个乡是三个字的,那就是台东县的太麻里乡、嘉义县的阿里山乡和屏东县的三地门乡,而且这三个地名都有不同凡响的来历。

先说太麻里乡。太麻里乡位于中央山脉大武山麓下,台东县的东南端,地形南北狭长,山多平地少,有不少族群生活在该乡,除了闽南人、外省人、客家人以外还有排湾族、阿美族、鲁凯族,而且原住民占到三分之一。太麻里很早就成为台湾原住民登陆、开垦、繁衍、生息的地方,在太麻里乡三和村仍矗立着“台湾山地人祖先发祥地”的石碑。太麻里过去称“打猫狸”,排湾族语的意思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原因是4、5月间在天气清朗的清晨。由金针山远眺东方,可见到一轮红日由绿岛、兰屿两岛间的太平洋冉冉升起,并跃出一道霞光,如鹊桥连接两岛,于是太麻里有“日升之乡”的美名。根据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记载,“太麻里”是原住民语言,即是“日升之乡”的意思,亦称之为“大猫狸”,因此台东一带的老人仍旧称呼其谐音“大麻里”。不过“打猫狸”或者其谐音“大麻里”还不是最早的称呼,最早应为“打马”(同样是日升之乡的意思)。因为在当地排湾族有一个传说,说是在一千年以前,他们的始祖钱摇稿在这里移垦设社,钱摇稿原系“打马族”人,后人遂称此地为“打马”,直到光绪三年才开始有汉人来到这儿,因“打马”音似“大麻”,因此才译为“大麻里”,或者“大猫狸”、“兆猫狸”等,后来更多地采用“大麻里”这个名称。不过,不管是“大麻里”,还是“大猫狸”,亦或是“打猫狸”,很少有说成是“太麻里”的,为什么会变成“太麻里”的呢?据说,六十年代,台湾省主席黄杰到台东县巡视时,途径大麻里乡,见路旁的路标上写着“大麻里乡”,不禁念道:这里是太麻里乡,地名很特殊,三个字的,全省唯一的。当时,随从和官员不敢立刻纠正长官的错,还认为是长官有意回避不雅之音,当时大家一看路标确实也写着“太”麻里,有人走近细看,原来有只金龟爬在大字中间,难怪黄主席会看错,据说当时在一旁的官员立刻说主席英明,就是“太”麻里。从此大麻里就更名为太麻里了。这就是所谓的“金龟点字”。不过这一说法根本上站不住脚,因为“太麻里”在日据时期甚至在清朝末年就有这个称呼了。至于为什么会由“大麻里”变成“太麻里”,也许是笔误,也许是“大”、“太”字的发音有点类似,也许永远是个谜。太麻里乡自台湾光复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整个台湾省唯一的一个拥有三个字的乡,直到1989年嘉义县吴凤乡改名为阿里山乡之后,才不再是全台唯一。

再说阿里山乡。阿里山乡位于嘉义县东部,为海拔360米至40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四周高山环绕、冈峦起伏、丛林苍翠、绝壁险峻。境内有十八座主要山峦构成阿里山山脉,属于玉山山脉的支系,为曾文溪、八掌溪、清水溪三大河流发源地。关于“阿里山”的来历,有人认为是出自凤山平埔族所称该地山区原住民的名称“karri(傀儡族)”。诸罗平埔族也以“karri”转讹“arri”(阿里)称该地之原住民。这本来是一个族名,慢慢就转化成了山名。另外关于阿里山的由来,当地的邹族有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很古以前,阿里山原本是一座林木稀少的秃山,山北住着一位靠狩猎为生的年轻男子,名字叫“阿里”。一天,阿里正在打猎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正追赶着一对采花的少女,她俩惊吓得脸色苍白,两脚乏力,没跑几步,就扑到在地,眼看就要被老虎叼入口中,此时阿里神速拿出弓箭,使尽力气把箭射向老虎。结果不偏不倚,恰好射中了老虎的一只眼睛,痛得老虎鲜血直流而狼狈逃走了。惊魂未定的少女颤抖着爬起来正要离开,却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拿着拐杖的老人,一手挟一个少女,拼命将她们往山坡上拉,阿里以为老人也是坏蛋,于是赶紧追上去夺下老人的拐杖,并狠狠地痛打老人,老人被阿里打得哇哇大叫,不得不松开两个少女,“咻”的一声马上就不见了人影。这时候,两个少女才哭丧着脸对阿里说:其实是她们两个偷偷地跑到山里来玩耍,天神派老人来捉她们,现在她们犯下了滔天罪行,天神必发雷霆,将会放火烧山,灭绝附近生灵。阿里听了十分难过,于是便独自跑上山顶,把天神降下的雷火引开,可怜的阿里于是被天雷劈得粉身碎骨。之后,不知过了多久,阿里的血肉竟然长成了草木,为了纪念阿里,从此这座山便称作“阿里山”。这一悲壮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阿里山一带原来一直是原住民邹族的故乡。日本占领台湾后,称这里为“阿里山番社”,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历史上的阿里山理番通事吴凤,遂在此设立“吴凤乡”。传说吴凤系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人,5岁随父母东渡台湾,24岁受命为阿里山理番通事,他为人诚实公正,勇于大义,能为大家排忧解难。当时阿里山有大小番社四十八个,每社数百人,生性凶猛,动辄杀人,以致汉人不敢前往。吴凤因年少时经常随父亲到番社经商,所以懂番语,通番俗,加上有侠士风范,番人对他有几分敬畏。他就任通事后,处事公平,力促汉族和番社的贸易往来,颇受番人信赖。但是番人有“出草”猎人头祭神的恶习,使汉人畏惧。吴凤遂力劝番人戒此恶习,但仍无法阻止他们猎杀人头,后来吴凤只好答应他们可以把过去因平乱而杀死的四十多个满清官兵的头颅,每年送一个作为祭祀之用,四十多年后,头用完了,番人便再度要求吴凤允许其猎人头祭神,吴凤未能说服他们,就慨然决定以身相许,舍生取义。一天晚上,吴凤身着红衣红帽独自上山,引诱番人射杀。番人猎头后,发现被射杀的是最敬重的吴通事,懊恼之余,便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受到吴凤这种舍生取义的伟大人格的感召,番人觉醒过来,再也不杀人,从此结束了“出草”之风。为了纪念他,便在他殉职的地方,立碑建庙,还尊他为“阿里山神”。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为了理番事业的顺利开展,也刻意抬举和美化吴凤,后来有关吴凤的故事被日本政府作为“杀身成仁”的典型进入日本小学课本。而国民党政府更进一步渲染和神话吴凤,甚至于1946年在阿里山森林地带和邹族人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吴凤乡,并且把吴凤的故事同样也搬上了教科书,成为典型的官样神话。然而阿里山邹族原住民认为吴凤的故事是汉人编织出来的神话。他们认为吴凤是个奸商,坏人,利用通事手中的权力,专门榨取番人的血汗钱。为了打破这个神话迷思,原住民团体于1987年走上街头,抗议嘉义市火车站前的吴凤铜像对原住民所造成的伤害和歧视,经过一连串的活动之后,不但吴凤铜像被拉倒撤除,而且迫使当局不得不将吴凤的故事从教科书中删除。1989年,台湾当局正式将吴凤乡更名为阿里山乡,吴凤的神话宣告落幕。不过,如今吴凤庙仍在,吴凤路名、校名也未变,而关于吴凤生平事迹,已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因此有关吴凤的历史真相并没有厘清,而且夹杂着族群意识与情绪化的诉求,反而更加复杂,绝非短期内所能解决。

最后,我们来说说三地门乡。三地门乡位于屏东县的东北角,北面和高雄县的茂林乡相连,东面是雾台乡,南方隔着清澈的隘寮溪和玛家乡,西侧是青翠的高树平原,整个地形属于海拔200米到1000米左右的山地,以大姆姆山为主山。隘寮溪是三地门乡最主要的河流,沿岸风景清幽,是享受大自然的好地方。三地门乡下辖有十个村,其中三地门村是行政中心所在地。全乡总人口约有七千多人,除了青叶村是过去从雾台迁来的鲁凯族外,其余都属于排湾族,所以它是排湾族最为集中的一个乡。三地门乡所辖之地过去大都为排湾族人生活的地区,最初的地名排湾族人称之为“音斯笛摩儿”或者“司提摩儿”(其确切的原义不得而知)。清朝时期汉人北移开垦时就开始称之为山猪毛或三猪毛(是汉人的一个译音,与“山猪”实际无关,不过让人有贬义的感觉),日据时代改为山地门,台湾光复后行政地区重编时便称为三地乡,80年代“原住民运动”兴起后,当地就有人提出要“正名”,特别是受到吴凤乡改名的影响之后,三地乡多数住民也趋向于赞成改名,于是三地乡的正名活动有了实质进展,直到1992年8月台湾当局不得不正式宣布将三地乡更名为三地门乡,现在的“三地门”的称呼不仅是台湾地方正名运动的产物,而且还赋予了它新的涵义,这里的“三地门”有指雾台、三地门、玛家三处山地乡共同进出的门户之意,因为它是山地与平地的一个重要的交界处,也是排湾族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集贸市场所在地,附近还有台湾著名的原住民文化园区,三地门俨然成了原住民文化艺术的汇集地,这样一来,“三地门”这个称呼还真有点名副其实哦!

猜你喜欢
阿里山原住民阿里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云上阿里
原住民
辰辰带你游阿里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