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单片机”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2015-12-08 12:30吕溪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5期
关键词:平台单片机微课

吕溪敏

摘要:该文根据中职生的学情,提出构建中职单片机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利用“校园数字化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微课”资源并发布到平台上,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辅助实训和课后巩固复习。将“微课”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到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推进“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融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提高中职课堂效率积累经验。

关键词:“微课”资源;“微课”平台;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087-0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迅速转入“微”时代,也显著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开放、共享、自主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微课”正是在这种潮流中诞生。“微课”主要以微型视频教学的形式来对课程中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还包括课件内容、实验环节、课堂讨论、课堂测验、师生反馈等教学辅助资源。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出发,结合中职生的学情,提出构建中职单片机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将“微课”资源有效地利用到中职课堂教学中,推进“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1 微课的特点与优势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具有碎片化、微型化和主题化的特点,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短,学生注意力易于集中;

(2)内容少,主题明确;

(3)资源情景化;

(4)占用资源容量小,便于随时学习。

2 单片机微课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以流水灯制作为例

“微课”的实现,资源建设是关键。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为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明确重难点,进行“微课”的资源建设。

2.1 “微课”内容建设[3]

具体开发流程是,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根据自身的强项分工进行“微课”资源的建设。包括设计脚本、准备素材、录制视频、添加注释等过程通过专门的视频录制软件录制教学内容,采用AdobeCaptivate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该软件不仅是屏幕录制软件,还可以生成交互性非常强的Flash文件,制作出功能强大的仿真实验和软件演示以及基于虚拟场景的教学、测验等。

2.2 “微课”平台建设

1)校园数字化平台

借助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期间所搭建的“校园数字化平台”,将“微课”资源发布到校园数字化平台上,教师和学生既可以在线播放微视频,查找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以下载到本地或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2)微信公众平台

在全民玩微信的今天,中职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开发了“单片机微教室”。学生只需关注“单片机微教室”,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单片机相关微课程的学习。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微课程、课程案例、考试专区和讨论区四大模块。具体结构如图1。

2.3 单片机课程“微课”教学实践——以LED流水彩灯制作为例

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前自主预备的任务,包括收集生活中的LED灯流水彩灯实例和需要预习的已发布在平台上的基础知识。

课中师生互动。传统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实时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状况并及时作出反馈。

1)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项目:LED流水彩灯的实现。结合“微动画”、课件、实物和素材等对 “电路原理”、“程序流程”等重难点进行集中讲解。

2)分发电子任务书,在任务书的引导下,设计LED流水彩灯的电路和编写实现的程序。教师对于任务进行简单的说明,并加以引导。

3)分组实施。课前教师已经将不同层次和性格特点的学生合理地分成六组。通过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来。小组成员根据任务书安排,自行分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登录“校园数字化平台”在线观看或者下载相应的微课程。在此,“微课”很好地实现了即时辅导学生实训的功能,同时解决了因为学生人数多,老师无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一一为每位学生辅导的问题。

4)成果评价。项目完成后,教师要求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同时分享本组同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疑问或者给出改进建议,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巩固了知识。

5)课后巩固复习。课后,要求学生进入微信平台上的“考试专区”进行本节课相关内容的测试,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利用“微课”再次进行学习,争取实现每个知识点的内化。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讨论区与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

3 微课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展望

我们将“微课”资源发布到“校园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在课堂上即时辅导学生的实训,同时,“微课程”资源的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羞于发问、反应较慢的学生能够从容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将“微课”资源整合到“微信公众平台”上,得到了学习本课程的所有学生的关注,供学生随时随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大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教学平台提供给广大师生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不仅方便同学间的交流学习、师生间的答疑解惑,也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4 结语

利用“校园数字化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将“微课”应用到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从而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但是,“微课”缺乏传统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不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教学模式,而是开发有针对性的“微课”片段,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将“微课”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到中职课堂教学中,推进“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Lowenthal J N.Using mobile learning:Determinates impac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J]. The Amer. Jrn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0(4).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3] 邓菊丽,陈国荣.“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53-155.

猜你喜欢
平台单片机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Microchip推出两个全新PIC单片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