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汤配合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40例

2015-12-08 05:34潘俊晖
福建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威灵仙桑枝鸡血藤

潘俊晖,李 民

(1.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冻结肩”,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的简称,因其多发于50岁左右,故又有“五十肩”之称。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造成风寒湿型肩周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我们采用加味桂枝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发现其疗效较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来南平市第一医院就诊的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80例,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龄42~73岁,平均(57.5±15.5)岁;病程 1~24 个月,平均(12±7.5)个月。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性别男 女404016142426年龄/岁58.23±8.2856.56±11.34病程/月13±6.511±8.5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肩周炎辨证属风寒湿型,①长期劳累耗损,损伤筋骨,体质下降,气血不足,并外受风寒湿邪侵袭。② 发病以50岁左右的体力劳动者为主,常为慢性发病。③ 肩周自觉疼痛且有压痛,夜间痛甚,因天气变化和过度劳累而加重。④ 肩关节外展、背伸功能明显受限。⑤X线检查肩关节无异常,患者久治不愈可出现骨质疏松症。

1.2.2 证型标准 风寒湿型:肩部走窜疼痛伴有沉重感,畏风恶寒,受风寒痛甚,得温痛减,舌质淡滑,苔白腻或薄白,脉弦紧或弦滑。

1.2.3 排除标准 ① 有风湿性或痛风性关节炎病史者;② 证型属瘀血阻滞者;③ 患侧肩关节有软组织损伤病史,如脱位、外伤等导致;④ 因其它疾病引起的肩痛,如颈椎病、心脏病等;⑤ 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及脑血管疾病者;⑥ 疑似或确诊怀孕者;⑦患有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不能配合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仅通过针灸进行干预。参考《针灸学》[2]风寒湿型肩周炎加减取穴,取肩髎、肩贞、肩髃、臑俞、天宗、秉风、曲池、阿是穴等穴。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每天 1次,每次留针 30 min,间隔10 min行针1次,2个疗程间休息3 d。用针的同时使用温针灸。

2.1.2 治疗组 在使用针灸(治疗同对照组)的同时加服加味桂枝汤。方药组成:桂枝10 g,白芍20 g,甘草 4 g,生姜 10 g,大枣 10 枚,鸡血藤 30 g,伸筋草20 g,威灵仙10 g,桑枝15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餐后30 min温服,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相关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① 治愈:肩部无症状,肩关节功能完全或接近正常。② 好转: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大半,肩部疼痛减轻。③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变。

3.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n,%)

4 讨 论

肩与上臂活动主要依靠肩关节,同时肩关节也是人体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3],肩关节容易受到损伤。中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全身抵抗力下降,代谢功能减弱,肩关节容易受风受凉。从中医角度认为,反复感受寒邪,易损体表卫阳之气,致营卫不和;寒主收引、主凝滞,易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寒瘀妨碍气血运行,气血精微无以濡养关节,不荣则痛。疼痛亦加剧了肩关节活动障碍。

加味桂枝汤是将鸡血藤、威灵仙、伸筋草、桑枝等加入桂枝汤中。桂枝汤乃“仲景群方之首”[4],具有解肌表、调营卫、散风寒之功,以解肩关节营卫不和、风寒侵袭之困。鸡血藤活血通经;威灵仙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伸筋草祛风湿,通经络;桑枝祛风通络除湿,引药至肩臂。诸药合用,具有调和营卫、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补血行血止痛之功。用针灸治疗肩周炎,取穴肩髃、臑俞、天宗、秉风、曲池、阿是穴等。曲池为循经穴,其余穴位为邻近取穴,针后加灸,以疏通肩臂部经络,散寒除湿。阿是穴刺络拔罐以加强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力。艾叶性苦辛,具有温通助阳散寒、理气行血之效;艾灸具有加强局部穴位刺激,增强针刺的效应,从而调节经络,祛除病邪之效。临床上常针刺、艾灸结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随着现代人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如空调和冰箱的普遍使用、嗜食生冷及缺乏运动等,使寒湿更易进入并停留人体及患处,风寒湿型肩周炎的发病率普遍增高,病程更长且更难治愈。风善行数变,寒主凝滞、收引,湿性黏滞、重着,风寒湿夹杂导致本病的治疗更加棘手。桂枝、威灵仙、桑枝、生姜结合肩部周围穴位的针刺,增强祛风散寒除湿之功;桂枝治卫强,白芍调营弱,二者配伍可使营卫更趋调和;鸡血藤、伸筋草活血补血,伸筋通络,结合循阳明大肠经针刺从而使肩部经脉更为通畅;白芍、大枣、甘草补血健脾,使气血濡养更为充盈。

综上所述,与单独针灸治疗比较,加味桂枝汤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更加全面,见效更快。经本组资料研究显示,加味桂枝汤结合针灸治疗在短期内即可收到显著效果,能更快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活动,具有更大的治疗优势,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1-213.

[3]左自强.肩关节解剖生理弱点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干预[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654-657.

[4]马晟.桂枝汤及其类方之探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2):148-149.

猜你喜欢
威灵仙桑枝鸡血藤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鸡血藤药膳五款
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威灵仙与铁丝威灵仙的鉴别
不同规格不同浸泡时间鸡血藤水煎物含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