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之博弈分析

2015-12-08 19:21刘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博弈论高校

刘嫱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输出的水平,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与发展前途问题。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尝试从多领域多维度来探讨学风建设的途径,研究不良学风问题的成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把学风建设与博弈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尝试从博弈论的维度出发分析探讨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19-02

一、引言与相关概念介绍

1.引言。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毋庸置疑,学习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每逢考试时间校园里面缩印的小抄满天飞,代考的买卖热火朝天,曾经的地下交易如今却堂而皇之的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成绩举世瞩目。然而,伴随着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到来,社会各层面矛盾与问题也接踵而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高素质人群,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同时又极易受社会影响。在社会转型期,伴随市场经济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体自身利益,追求快乐享受,趋利避害,丧失吃苦精神。常有社会舆论指出某某大学生的素质甚至与一字不识的文盲相比相差千里。大学生素质差,不学习,不进取,已成为高校学风的突出问题。基于此现状,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

2.相关概念介绍。首先,学风的涵义。大体而言,学风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广义的学风。譬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1998年印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指出:学风包括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譬如,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因此,从广义上讲,本文认为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教风、学校的校风以及党的党风。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是狭义的学风。狭义的学风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学习的精神风貌和治学表现。营造优良的学风,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高我国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创造力进而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博弈与博弈论相关概念。博弈(game),《现代汉语新华词典》的解释是:为谋取利益而竞争。《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局戏、围棋、赌博,指某些个人或组织所做出的相互影响的决策。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由于它是一种研究最佳优化策略的科学,当前在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与高校制度管理之间可进行博弈分析。不考虑其他因素,学生与高校规章制度之间的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学生的自我管理与高校制度管理之间存在的博弈冲突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动态执行上。对学校而言,进行学风建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勤奋学习,最大限度地让最多的学生达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计划,完成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以及社会任务。而学生的目的则是以最小化的成本和资源的消费来实现顺利毕业和找工作。其中,这些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和金钱。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和主要被管理对象,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合理诉求,譬如涉及到学生具体学习、生活方面的规章制度应听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建议。然而在实际中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却极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没有被作为权利的主体参与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修改中来。因而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每一方行为主体都试图在既定的约束条例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此类行为的最终结果也正如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那样,出现个体的理性反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情形。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是严格执行还是宽松执行。此时,高校与学生自我的严格管理与宽松管理就成了一对相互依赖的策略。

博弈的四个要素:(1)参与者:管理者(高校)、学生;(2)博弈规则:严格管理为优,宽松管理为弱;设定严格策略为S1,S1=1 宽松策略为S2,S2=0;(3)收益:设定收益为G。此时有四中情形Gn=G1,G2,G3,G4。其中,G1=(S1,S1)=2 G2=(S1,S2) G3=(S2,S1)=1 G4=(S2,S2)=0 由此可知当Gn=G1时收益最大,当Gn=G2或G3时收益偏低,当Gn=G4时收益最小;(4)结论:情况一:高校管理严格的情况,学生自我管理选择严格,结果为学校学生都严格进行管理。情况二:高校松懈管理时,学生自我管理选择严格,结果为高校管理松懈,学生管理严格。情况三:学生自我管理严格情况下,高校管理选择严格,结果为高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都严格。情况四:学生自我管理松懈情况下,高校管理选择严格,结果为高校管理严格,学生自我管理松懈。因此综合四种情况,结论如下。第一、高校,学生都严格管理。第二、高校管理不严格学生自我管理严格。第三、高校严格管理,学生自我松懈。任一方行为主体的决策都对另一方的决策主体产生影响。收益:当高校和学生都选择严格时,获得最优收益。当高校与学生选择松懈时,收益较低。这是整体收益。因此,高校学风建设不仅需要学校完善各种学生管理机制,严格科学地执行管理规章制度。严肃考风、考纪,加强打击作弊行为,引导和督促学生日渐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事实上,从“囚徒困境”博弈的归因来分析,正是由于高校与学生个体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导致学风不佳、校风不佳,学生综合素质偏低,高校综合实力水平下降。为了达到高校与学生的整体最优化,需要双方具有一种合作的理性。从而使双方利益主体收获最优利益,实现双方共赢,从而实现高校学风的良好转变。

三、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1.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修养,淡化个人利益意识。中国有句古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之后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其学习和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一些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拿到各种证书,不惜用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去抄袭舞弊,高分低素质,高学历低教养的学生屡见不鲜。这毋庸置疑是学习与修养没有紧密结合发展的恶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使大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重视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淡化大学生的个人利益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2.健全高校管理体制,严肃考纪考风,以优良的考风来带学风。从上述博弈模型中可以得知,当学校管理严格时,高校获得收益为优,属于上策。对少数自制力较低的大学生还应加强考纪考风建设。严惩考试作弊行为,杜绝代考和枪手出现,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倒把行为。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袒和差别对待。这样个别学生的舞弊现象就可以打压下去。大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在考场中,大部分学生舞弊抄袭会把那些潜在的作弊学生带动起来,从而造成考场纸条满天飞的现象。倘若考纪考风管理不严格,高校对作弊抄袭学生处理不彻底,那么舞弊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对于一些人生目标理想不明确的学生而言,读大学就是为了拿毕业证和学位证。而通过考试各科成绩合格就能获得证书。不愿意付出努力和学习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走上舞弊的道路。因此必须严厉打击考试舞弊行为,避免几粒老鼠屎坏一锅粥的现象出现。

3.加强高校教师师风建设,以良好的师风促学风。“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具有教学,科研,育人三重使命。教师素质不过关,作风不过硬,那么其所教的学生也必定质量不过关。为了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应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学生的好榜样。倘若教师学术行为不端正,学生的学术行为也难免受恶劣影响。古代孔子、孟子,他们不仅教授弟子学问,更传授弟子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譬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因此高校加强师风建设十分必要。只有优良的师风才能激发优良学风的出现。

4.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上文指出要优良的师风带动学风,然而带动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并坚持下去。因此,大学生自身问题的解决十分关键。必须针对那些没自信、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控能力差、懒散抑郁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环境给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以班级和寝室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员以及班干部,学生会团体组织的积极带头作用。将少数先进个人自律扩大到团体的自我管理的自律,将榜样标兵的好学扩大到全体学生的好学,将干部党员的求实创新扩大到整体教员学生的求实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Z].1998.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博弈论高校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