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与评价

2015-12-08 19:22张文英杨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张文英+杨静

摘要:高校扩招,教师需求增大,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就站在教学一线,缺少课堂教学经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厌学、逃课,针对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及建议,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给管理者提供一个考核评优的参考。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21-02

目前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国内外各地的高校或者研究所毕业之后,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在本质意识上还未实现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换。他们在研究生期间主要负责课题组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对教学比较陌生,还不能完全融入教师的角色。不太明确教师职责,也不能深刻体会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不太熟练,采用多媒体课件,认为站上讲台将课本内容讲出来就可以了,只是充当播音员和解说员的角色,不考虑传授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可以吸收消化,不能很好地扮演教师在教学舞台上主要的角色,甚至有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特别对于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性强,更新快,要求教师知识面宽,教学过程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列举案例,更要了解本专业领域研究的背景和前沿,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更高。本文结合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特点,提出有效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措施,在此基础上,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符合高校工科专业实际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提高工科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措施

根据高校工科专业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探讨相关的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法,将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我校为例,多年来学校党政领导一直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逐步建立了青年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制度。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上岗,入职后尽快转换角色,对青年教师培养系列流程、师德讲座、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努力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和能力。此外,主要还采取如下措施:

1.赴大型企业锻炼和下实验室实习。鉴于高校工科专业的特点,要求每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必须赴大型企业锻炼3~6个月和下实验室实习半年,对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工作流程、任务要求及考核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完成青年教师对专业领域的更深层次感性了解,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理性感悟,尽快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形成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奠定良好基础。

2.以“老”带新,实践锻炼。指派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过好课堂教学(备课、制定大纲、授课日历、批改作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关。

3.观摩听课。规定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如名师示范课、参赛教师的评优课,老教师的新开课等,填写“青年教师随堂观摩教学听课表”并请任课教师签字,使其在备课、上课上继承优良传统,发挥个人所长,更新教学观念,革新课堂设计,创新教学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重视教学研究,鼓励参加各种比赛。规定每学期各系开展教学法活动次数,内容围绕教学法规学习、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结构、专业建设等有关高等教育教学各项内容的探讨和研究。每学期将任务落实到人,要求每人认真准备材料,仔细做好记录,并作简要总结与分析。教务处不定期对教学法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学校及以上各类比赛,促进青年教师讲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设有专项教学成果奖,按不同教学项目类别按级给予奖励,以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5.注重青年教师培训,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学校每年都派约20名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做一年访问学者,拓宽青年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对于带新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的青年教师,学院选派去国内知名高校进修相关课程;鼓励青年教师到重点大学攻读博士,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设讲座等,让青年教师充分了解本专业的背景和发展前沿。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事业心强,有创新精神,对自己的价值取向有主见。为稳定青年教师队伍,学校在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从考核和分配上向青年教师倾斜,实施单项奖励政策,使青年教师发挥各自特长,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精神充沛地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层次分析法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原理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决策方法,它将评价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思维过程数学化,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替代案的重要度,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参照我校《青年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表》中综合测评,遵循全面性、可行性、导向性、动态性等原则,设置表1所示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A为青年教师总的课堂教学质量,准则层B分为4个,分别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每个方面又包含更加具体的评价内容(指标层14个和各项指标的权值,具体见表1),每个指标层级有优、良、中、差四个档次,分别对应10、8、6、4的分值,总评分以百分制表示,评价标准值90分以上为优秀,80~90为良好,60~80为及格,60以下为不合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评价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本堂课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目标达成度、学生兴趣度等,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对于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本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各包含了4个指标层,特别强调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求教师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课程背景,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课程之间的信息孤岛,注重介绍学科发展前沿,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应的几项指标权值相对比较大,强调了它们在高校工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专家、学生、同行分别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的定量评价,教学效果反映出本门课程结课后有多少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能力,课堂训练题设计检测效果好。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层权重系数计算出课堂教学总的质量结果。计算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观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值处于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合格哪个层次,进而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青年教师过好课堂教学关。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和实践,合理选择评价指标,科学选用评价方法才能找到与高校自身适应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它可以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某个方面进行多因素评价,有利于青年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选取权重较大,或自身相对较弱的指标进行提升,可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量化结果进行排序,可以为学校合理公正地使用选拔教师、职称晋升、人才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从而让青年教师有一个客观,准确,公平的竞争,使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快速茁壮的成长,迅速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

参考文献:

[1]祝慧娜,张宝忠,尹娟.应用型大学工科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J].大学教育,2013,(5).

[2]缪燕平,谢清明.高校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及建议[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