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5-12-16 03:42边高鹏武有祯焦海华
长治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长治生理学研究性

边高鹏,武有祯,焦海华

(长治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地方本科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边高鹏,武有祯,焦海华

(长治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为解决当前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所面临的课时减少、学生负担重、学生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在课程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从转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和认识入手,优化课程内容,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教学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改革的体系,如:法国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TPE)、日本的“综合学习”、澳大利亚的“解决问题辅导课”等[1]。为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在2000年1月,我国也将研究生学习列入初、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了我国基础教育水平。2005年1月教育部明确提出研究性教学也应在高等学校开展,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并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常态化,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各专业课课程的教学体系中。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组成,主要讲授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以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等内容[2]。教学内容既包含的晦涩的名称术语和繁杂的形态结构,又涉及纷繁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历来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最感困难的一门学科。加之我院为迎接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体现重能力、强素质、宽口径培养要求,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教学时数由96学时大幅减少为34学时,而教学任务却没有减少。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无法保质完成,学生创新能力无法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笔者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

1 转变认识,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要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当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产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和愿望,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支持[3]。因此针对目前学生缺乏参与研究性学习积极性,应该首先转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观念和认识。

1.1 改变学生的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目前,多数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至于上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及格就行,没有必要搞研究性学习,那是在浪费时间、不划算、没有任何意义,热衷于考级、考证、家教、社会兼职等。在课程教学,从第一节绪论课开始,就不断通过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在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大量富于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的形势下,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也就缺乏竞争力,难以立足于社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积极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1.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讨论会

少数对研究性学习本来还尚存热情的学生,或因学业负担重,担心影响学业;或因习惯于授受式教学,缺乏信心完成挑战性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或因欠缺科学技能的训练,不知研究性学习从何入手,对研究性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在课程教学伊始,召开研究性学习的讨论会,请高年级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方法、成果、收获,并及时互动交流。这样,原本习惯于授受式教学的学生,树立了完成挑战性的研究性学习信心;原本不知研究性学习从何入手的学生,克服了研究性学习畏惧心理。

2 优化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以对所得定论、共识或公认的原理陈述为主,内容较多,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几乎无暇去思考。且这些内容很少按研究性学习的程序加以展开。这样的课程内容具有预设性、封闭性的特点,缺少学生怀疑和研究的起点,忽视了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心理程序,无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难以开发学生创新潜能[4],为此课程内容进行了三减二增。

2.1 删减不必要内容,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创造时间

一减与其他学科雷同的内容,如细胞和组织部分的内容,在动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都有涉及;二减部分浅显内容,如生长、发育和衰老部分内容,改为自学;三减在实验中涉及的内容,如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内容,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的分布、走行、功能非常复杂,如果在课堂讲授,不仅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只能凭空想象。而在实验中结合直观的模型,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起来非常轻松。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赢得时间。

2.2 增加开放性内容,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一增学科的医学科学探索史。教学中通过增加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经典的发现史的内容,如生物电是如何发现的,与物理电有什么区别?血型是如何发现的?乙酰胆碱是如何证实是属于迷走神经递质?让学生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思维,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二增与解剖和生理学密切相关的疾病及症状,并由此引出这些疾病产生机理。如在讲到运动系统,增加学生熟悉的脱臼、半月板损伤、肌腱断裂等运动损伤的症状。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搞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运动损伤,如何预防?再如讲到血液的酸碱度时,首先引入人体酸碱平衡如果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酸中毒,激发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食物摄入来平衡酸碱?学生通过设计小白鼠的饲喂不同食物后测试血液的酸碱度来进行探究。这样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强化了其研究性学习技能训练。

3 探索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传统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长期依赖于这种授受式教学模式,没有时间去自主思考,即使有时间也懒得思考,缺乏主动性。研究性教学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应能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于是笔者尝试了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3.1 课堂问题探讨模式

每节课根据课堂所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依据本节或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当堂就可以解决。如在讲述血压的影响因素时,提出老年人为什么容易的高血压?讲述尿的生成时,提出糖尿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讲述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时,引出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什么会有恶心、呕吐、头晕、流涎、多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并有肌束颤动等现象?这些问题教师应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然后给予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必要时加以引导,逐步培养研究性学习思维和习惯,为下一步自主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

3.2 理论课实验课结合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需要通过实验或课后查阅资料加以探究,解决问题。如在课堂上讲述神经和肌肉生物电现象时,骨骼肌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会发生动作电位的传导和传递,而这些电位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记录出来。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预试验,进行初步探索,发现由于肌电信号比较微弱,针电极、表面电极、埋藏电极、悬浮电极等这几种方法引导效果都不十分理想,于是进一步修改实验方案,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银/氯化银心电电极的电极胶面可以同牛蛙腓肠肌表面良好接触,成功地引导出干扰较小的肌电图。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难得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研究性学习动力。

3.3 自主研究性实验模式

学生以3~5人为组成研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文献或走访调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后,在教师要及时跟踪和指导,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室选择在晚上及周六日要开放,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及动物,适当安排教师与技术人员值班。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启发或提示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以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课题探讨结束,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指出实验成功之处,最后通过论文答辩的方式以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并要教师或学生现场质疑与论辩,让他们从中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乐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机会,同时每个学生在汇报会上同时可以学习到其他各组同学所展示的内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图1 自主研究性实验模式

4 积极挖掘自身及周边的资源,构建研究性教学立体化平台

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一个师生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支持,新创意的实施和求证需要在实验室平台完成,有些设想和创意需要到社会这个大平台去走访和调研。正因为如此,应积极挖掘自身及周边的资源,构建研究性教学立体化平台。

4.1 建设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

笔者在长治学院校园网中建立了“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教学网”的网络平台,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学习平台机构

通过网络平台,为师生生开辟了一个新型、开放的环境。在这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环境里,教师及时将自己教学与科研成果、研究性学习的信息共享;学生快速地将自己研究性学习过程、困惑、体会、经验与学习成果上传;师生之间可以方便地交流在实施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好多低头族不再沉迷游戏、聊天,通过在学习网上交流,他们的知识得到延伸;通过在学习网上成果展示,他们体验到了成就感;通过在学习网上资料查阅、整理;提升了他们的信息素养;通过在学习网上资料共享,培养了他们的奉献精神。

4.2 构建开放性实验平台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室对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预约开放,指导教师可根据提出预约申请的学生人数、实验内容、实验用的设备等统筹安排。通过取得系里和学校教务处的支持,如果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验在本实验室不能完成,可以借助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其它实验室和学校的中心实验室,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这样,从系级实验室到校级实验室,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性实验平台。

4.3 提供社会实践平台

充分发掘长治当地的社会资源,将其转化为可用的教学资源。我们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长治卫校附属医院、长治学院周边各居民社区以及长治周边各县区的卫生所建立13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周末双休日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走访、调查,开阔思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提早走进社会、锻炼自己[5]。比如通过测量社区居民不同人群的血压,跟踪调查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分析这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深入消化内科病房,调查长治地区食道癌高发的原因。

5 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风气

传统的课程评价注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考试与测验的形式为主,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成绩没有任何体现,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动力。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评价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6],因此笔者采用了以下综合的评价方式。

(1)将课堂问题探讨的成绩列入个人平时成绩,占30%。

(2)原有的理论课期中考试的和期终考试在内容上有重复,为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实验成绩列为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取消原来的期中考试。研究性实验的评分包括设计、实验、答辩、成果4项。分别由教师和学生代表根据完成情况和贡献大小共同评定完成,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但创意较好的课题,即使未能得出理想结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较高分数,重在研究过程的评价。

(3)期终考试理论课考试中减少记忆型考题类型,适当增加发散的研究性考题,占20%。

(4)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教学网网络活动中的小组网上作业(作品)成绩、学习笔记、各组在论坛提交的讨论和发言、答疑等均计入个人平时成绩,占20%。

笔者先后在2008~2012年4个年级425名学生中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学生人体解剖生理学成绩优秀率占82%以上,共完成研究性论文135篇,并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性学习支持网上展示,本课程还被评为校级示范课程。但目前研究性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开展研究性教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专业的科研上。同时教师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很少,另外学生研究性学习实验场所的管理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对研究性教学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激励机制,以促进研究性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进一步开展。

[1]陈璐.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境遇与对策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9,21(4):212-214.

[2]郭增平.高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08,10(1):102-104.

[3]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30(10):81-83

[4]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30(1):19-23.

[5]楼程富,颜洽茂,陆国栋,等.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9,30(3):20-22.

[6]李慧.简论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 铁军)

G642

A

1673-2015(2015)05-0089-04

长治学院优秀课程项目(50704012)。

2015—04—26

边高鹏(1970—)男,山西沁县人,硕士,主要从事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长治生理学研究性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长治:考察调研 绿色防控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当当鼓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