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加快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015-12-16 11:42徐南平
群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苏南高新区示范区

徐南平

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江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苏南发展的殷切期望,对破解苏南发展瓶颈、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区域现代化的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去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要求我省用好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力量雄厚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优势和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示范区获批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总书记“只争朝夕”的要求,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建设,推动科技部牵头成立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成立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苏南五市、各国家高新区均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建设工作体系;国家有关部委给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科技部牵头召开示范区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会后印发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同时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分工及2015年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目前,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有力有序加以推进。

一、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示范区建设以来,我们紧紧瞄准国务院批复明确的“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积极探索创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在建设思路上突出6个方面,即“两个把握”、“四个坚持”。

“两个把握”,第一个把握,就是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根本取向。苏南地区人均GDP超过1.9万美元,突破要素瓶颈制约、克服投资回报率下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是唯一出路。“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核心就是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2015年2月,省委、省政府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会与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合在一起召开,基本考虑是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先行一步,辐射带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第二个把握,就是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苏南最大的政策,就是先行先试,改革的力度决定发展的空间。改革不是目的,构建合适的体制机制才是改革的目标取向。上世纪90年代,苏南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体制机制,吸引大量海外投资,推动了经济规模上台阶。现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破除障碍壁垒,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四个坚持”,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把高新区作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园区。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重要标志是科技园区强。中央高层非常明确,创新驱动发展一定要有先行区,这个先行区就是国家高新区。国家布局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是依托高新区建设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的就是8+1国家高新区这样一个范围。可以说,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上建设国家高新区,必须全力以赴建设一流的高新区,带动苏南地区整体创新驱动发展。能不能在高新区培育出世界级的产业、世界级的企业,能否为全省乃至全国再次提供鲜活的典型,直接决定着苏南经济的未来。

第二个坚持,就是坚持把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作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攻方向,打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江苏是产业大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苏南经济体量大,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产业结构链条的中低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苏南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聚焦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培育国内一流、国际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建设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

第三个坚持,就是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力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抓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这个关键,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摆在全局性、战略性位置予以高度重视,创新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充满创新活力和内生增长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大量涌现。

第四个坚持,就是坚持把区域创新一体化作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特色,打造高效合作、协同有序的区域创新格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涵盖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横跨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示范区,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统筹创新资源配置和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统筹创新空间布局,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统筹园区和县域协同互动,并建立有效的协同推进机制;另一方面,要彰显特色、错位发展,围绕一区一主导战略产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在特色发展中向中高端攀升。

二、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着力构建以创新资源集聚为特色的高新区创新发展机制。一是围绕争创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完善高新区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高新区,努力使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攻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二是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为重点,建设一批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显著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三是统筹完善产业布局,立足于发挥各高新区比较优势,围绕一区一主导战略产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纳米技术、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战略新材料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各高新区做强做大特色主导产业。

(二)着力构建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机制。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部署,大力培育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一是启动建设纳米技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3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引导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今年实施300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着力突破重大产业前瞻技术和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力争在若干领域形成技术先发优势。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采取省、苏南五市及高新区联合招标等方式,大力吸引海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到示范区转化和产业化,今年实施100项以上联合招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特色的企业创新发展机制。采取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举措,加快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2015年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7000家,2020年达1万家。一是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扩展研发活动,提升研发水平。二是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加大普惠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优先使用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今年科技税收减免力争超过200亿元。三是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期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更多支持,使之尽快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四)着力构建以科技镇长团为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加大“科技镇长团”选派力度,目前已累计选派8批1200人次高层次人才到示范区所有县(市、区)的280多个乡镇、街道和开发区任职,指导科技创新,开展产学研工作联络;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校企联盟等产学研合作组织,推动高校院所主动融入企业创新活动,共建有“校企联盟”4400多个;促进高校院所和地方、企业间的人才互动交流,选聘180多位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累计组织170多名行业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另一方面,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等机遇,进一步拓展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政府间产业研发合作领域,完善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技术合作模式,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五)着力构建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特色的基础原创成果转化机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教资源丰富,高校院所众多,拥有大量基础研究成果。但对这些成果,企业家不敢投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使之成为看得懂、体现出价值、市场可以接受的技术。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专门研究制定10条支持政策措施,推动研究院着眼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薄弱环节,开展技术二次开发、技术熟化和商业化,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加快产业化。目前省产研院已遴选确定18家专业性研究所,其中示范区16家,集聚4600多名高层次研发人员,服务企业近6000家,2015年合同科研收入预计达4亿元。

(六)着力构建以科技人才创业为特色的大众创业机制。今年4月初省政府在苏州启动实施“创业中国”苏南创新创业示范工程,并将其作为打响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枪”。一是省、苏南五市联动实施各类人才计划,着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加快形成以青年创新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新创业者、科技人员和海归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二是按照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要求,着力发展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建立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大众创新创业新格局。三是建立健全“创业导师+种子资金+专业服务”孵化模式,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链条,提升创业链全程服务能力。目前示范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47家,孵化面积191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6万家。

(七)着力构建以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为特色的科技金融发展机制。省、苏南五市及高新区通过调整优化科技专项资金结构与投入方式等办法,进一步增加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基金)投入,3到5年内资金池总规模达百亿元,并以“首投”、“首贷”、“首保”为重点,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此外,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保险,建设新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2015年示范区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预计达1700亿元。

我们从多个方面深化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系统研究梳理中关村自主创新各项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动中关村“6+4”政策在苏南尽快落地、发挥效应。结合苏南发展实际,开展了一批改革试点: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进一所两制、项目经理、合同科研、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新型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在区域科技体制改革方面,选择城市、园区、县级市三个层面,加快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启动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常熟市县域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规划建设苏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在科技经费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建立了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科技金融改革方面,探索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努力引导银行、证券、保险、创投等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示范区建设。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江苏的新使命,也是江苏创新驱动发展重要而紧迫的内在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指导帮助下,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奋力工作,早日把示范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辐射带动苏南和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副省长)

责任编辑:金 雯

猜你喜欢
苏南高新区示范区
苏南年俗亦动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
苏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