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2015-12-16 11:46阎立
群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众创常州示范区

阎立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对于常州加快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群联合创新”的重要成员,一年来常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机遇,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增添新动能。

首先,抓规划,加快完善科学合理的创新布局。规划布局事关全局和长远。在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我们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分布,对原有的创新格局进行调整完善,将一批重要的产业园区、科研平台、创新载体纳入示范区建设规划,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总体创新布局。一方面,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全力推进以常州科教城和常州、武进两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的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功能、提升水平,更好发挥其对全市创新发展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按照区域创新一体化要求,加快建设以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华罗庚科技产业园为重点,其他特色科技产业园为补充的拓展区,努力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有序、科学高效的创新集群。通过格局的重构、定位的明晰,有效提升了全市整体创新能力。去年,常州在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能力城市排名中列第十位,常州科教城在《创业邦》“中国最佳创业园区”评选中再次名列第二。

其次,抓关键,加快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制造业基础较好,民营企业众多,这是常州的优势所在。在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突出产业技术创新这一关键,着力提升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创新发展之基。在产业方面,深入推进“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围绕重点培育的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碳材料等十大产业链,积极引进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优质项目,全力攻克一批核心装备、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大力引导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改造升级,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推动业态融合创新,打响“常州智造”品牌。在企业方面,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积极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着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优势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并购重组,推动企业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27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1052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3%。

第三,抓支撑,加快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转化。推进示范区建设,有效集聚创新资源至关重要。针对常州大院大学大所等科教资源较少的现状,我们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走出去开展“科技长征”、请进来举办“5.18”展洽会,通过开放加速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本土企业资源与外来创新资源有效“嫁接”。一方面,大力引进和发展公共创新平台,累计建设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北化常州研究院等20多家研究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4家研究院入选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所之列,中以、中德、中芬等一批国际创新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成为我国唯一一家获得中以两国政府认可的创新园区。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累计引进1800多个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00多名,创办了1200多家高科技企业,直接带动引进30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转化及产业化。

第四,抓动力,加快推动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新工作,没有现成可复制的经验,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根据实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年来,我们按照“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方向,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着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快构建有利于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创新领域,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完善鼓励创新利益导向机制,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完善和落实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为股权、期权等各项政策。同时,不断深化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及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将政府科技管理重点切实转到完善规划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服务上来。今年上半年,我市专利申请13140件,专利授权814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6件。

第五,抓基础,加快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示范区建设,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当前如火如荼的“草根创新”添薪加油,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引擎。我们制定出台了《常州市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2015—2020年)》,全力建设一批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创业孵化链条和众创集聚区,加快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善、合作开放和专业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市众创空间累计创业面积3.2万平方米,引进创业项目及创业企业430多个,嘉壹度青年创新工场等6家单位被列入省级众创空间。同时,进一步加强创新成果保护,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大力弘扬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精神,广泛宣传创新典型、创业人才、创富故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创新、支持创新、投身创新的生动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着眼长远、狠抓当前,坚持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统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有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把常州建设成为国际有影响力、国内知名度高的创新型城市。□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众创常州示范区
常州的早晨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