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关系

2015-12-17 19:59吕健,郑艳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关系

吕健郑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明确包含“法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内涵,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根据和方向,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收稿日期2015-04-11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弘扬研究”(W2014034)阶段性研究成果,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追求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吕健(1968-),女,辽宁大连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内涵

(一)依法治国的发展和内涵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人治不如法治”[1],法治思想的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依法治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何依法治国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实践。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发展,我国进一步认识到加强民主与法治的迫切性。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1999年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由此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未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处于核心地位。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完善宪法体系,一切以宪法为根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2]。依法治国还要深入地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应当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的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将司法和行政分开,做到各任其职各担其责,这样才能够避免政权不分、职能不清的状况。在司法层面赋予司法机关更多的独立权利,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且在强化公民的法治观念方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倡导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知法守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内涵

价值是人类生活实践的理论抽象之一。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社会生

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一个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它是建立每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源泉,也是建立新社会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价值尺度。社会主义是由一种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形成的实践运动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原因是社会主义与人类之间有一种基本的价值关系,能够满足我们某些非常重要的价值需求。“判断某种社会主义形式适用与否、优劣如何,主要不是看它的形式,而是看它所包含的或者能够实现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既然称之为社会主义,就必然有它内含的核心价值[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传播和普及的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结合国家实际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独具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亟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步伐。

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再到中共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概括,在多样中谋求共识,在多元中树立主导,在多变中确定方向,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概括。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4]。

当今时代,随着世界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分析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我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从初级小康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提供可持续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与精神文化支撑,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凝聚社会共识的现实需要,使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从多元化向一元化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和凝聚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与主动权。

二、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外在联系

从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存在着某些外在联系。

(一)二者内容中都强调人民主体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法治建设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三、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小麦的高质高产,就必须不断更新科学的栽培技术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小麦生长的整个周期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管理的最佳时机。小麦的高质高产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期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实现小麦的高质高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明确指出要倡导民主。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依法治国一脉相承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必须依赖法治来统一民主政治,依赖法治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依赖法治来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依赖法治去增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把法治作为有力手段,使社会充满活力;通过法治使社会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新期待和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进一步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自由、平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不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还是在法治建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公正作为法治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倡导之一,只有人民都得到公正的对待,才会深刻地体会到自由与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核心观构建所期望的,也是法治建设所追求的。

三、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关联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三次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相互依托,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根据和方向,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根据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的要求。从国家层面理解,最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价值诉求。一个富强民主的中国,必然是一个文明和谐的中国,也是一个法治建设健全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层面的培养,高度注重道德教育,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对个人乃至社会、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德治作为上层建筑在法治之上,法治是外在的通过法律的方式告知公民哪些可为与不可为,是具体的客观的。德治是内在的通过价值判断指导公民可为还是不可为,是抽象的主观的且是未知的,这就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输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就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为立法指明方向[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在法治队伍建设中,决定指出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至上,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抓住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标准,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7]。

(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从适应国内外大局的变化来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尤其是思想层面,出现推崇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从而否定我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不良现象。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迫切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鉴于此,法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建立并维持稳定社会秩序。只有实施依法治国发展战略,倡导法治,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8]。

在我国未来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又要重视法治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通过法治手段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张海娟.论我国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

[4] 陈静,周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85-88.

[5] 蒋树伟,钱杭园.论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4):203-205.

[6] 余华.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支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1):17-21.

[7] 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17(2):14-19.

[8]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by law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Ü JianZHENG Yan

(SchoolofMarxism,ShenyangAerospace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36,China)

AbstractThe thre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dvocate explicitly with “rule of law”.18th CCP Fourth Plenary Session considered and adopted “ a number of major issues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which in a more direct way t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rule of law.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rule by law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emphasizing the dominant rule of people.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important base and direction of rule by law,and rule by law is the significant measure and bas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The two depend on and improve each other and make contribution to our socialist development.

Key wordsrule by law;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relationship

(责任编辑:刘士义)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