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开创新局面努力提高我国钢管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5-12-18 08:40
焊管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常态钢管企业

李 强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天津300301)

适应“新常态” 开创新局面努力提高我国钢管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李 强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天津300301)

对2014年我国钢管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进出口情况和产品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总结了我国钢管企业2014年的发展经营特点和技术创新情况。指出了在“新常态”下我国钢管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如钢管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新《环保法》下各企业所面临的环保问题以及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等。最后分析了我国钢管行业未来的运行形势并提出了建议。

钢管;产能;表观消费量;发展;结构调整

2014年在全球经济形势处于“美国经济复苏,欧洲、新兴经济体放缓”的大格局中,我国经济也处于“增速下降放缓期,微刺激政策逐渐退出消化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三期叠加状态。纵观我国钢管行业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呈现5大特点:一是钢管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依然明显;二是原材辅料价格持续下滑;三是钢管出口呈现“量平价跌”,进口“量增价涨”的态势;四是钢管价格持续走低;五是钢管价格的下滑幅度大于原材辅料。行业经济效益在主要工业领域仍处于垫底的位置,企业经营形势依然严峻,分化进一步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和一系列内部管理变革,主动适应“新常态”,在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1 2014年钢管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1.1 产量及表观消费量

2014年全国共生产钢管 8 898.01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459.12万t,增长5.44%,相较2013年同期增速13.88%,回落8.44个百分点。全年钢管产量在我国钢材总产量中的占比为7.91%。

钢管表观消费量为8 006.90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426.21万t,增长5.62%,与2013年同期增速15.45%相比,回落9.83个百分点。钢管表观消费量增速高于产量0.18个百分点,说明总体产销处于一个较平稳的态势。

2014年,全国共生产无缝钢管3 137.02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5.93万t,增幅0.19%,与2013年同期增速13.67%相比,回落13.48个百分点。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2 633.13万t,比2013年同期减少8.73万t,降幅0.33%,与2013年同期增速16.92%相比,回落17.25个百分点。无缝钢管产量基本持平,表观消费量呈负增长,这是我国已进入无缝钢管消费总量峰值平台区的明显信号,说明无缝钢管市场需求环境出现了新变化。

焊接钢管产量5 760.99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453.18万t,增长8.54%,与2013年同期增速14.0%相比,增速回落5.46个百分点。焊接钢管表观消费量5 373.77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435.24万t,增长8.81%,与2013年同期增速14.69%相比,回落5.88个百分点。2014年我国钢管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增速的对比如图1所示。2014年钢材和钢管的产量及表观消费量的统计结果见表1。

图1 2014年我国钢管产量、表观消费量及增速对比

表1 2014年我国钢材和钢管产量及表观消费量统计结果

1.2 出口钢管“量升价跌”,进口钢管“量增价涨”

2014年我国钢管出口量为938.60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 38.18万 t,增长 4.24%,与2013年同期增速1.61%相比,上升2.63个百分点。钢管出口量在钢材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为10.01%。钢管进口量为47.48万t,同比净增5.21万t,增长12.33%,与2013年同期增长为0.29%相比,增幅上升12.04个百分点。钢管进出口相抵,全年净出口钢管891.12万t。比2013年同期增加32.92万 t,增长 3.84%,与 2013年同期1.68%相比,增速上升2.16个百分点。2014年钢管进出口量及增速对比如图2所示。

钢管出口的均价为1 150美元/t,同比下跌了59美元/t,降幅为4.88%。钢管的进口均价为4 188美元/t,同比上升182美元/t,涨幅为4.54%。钢管进出口均价相差3 038美元/t,进口钢管的均价是出口均价的3.64倍。2014年钢管进出口均价及增速对比如图3所示。

图2 2014年钢管进出口量及增速对比

图3 2014年钢管进出口均价及增速对比

焊管出口的主要品种是油气输送管线管和焊接油套管,出口量分别为158.36万t和5.37万t,同比分别下降13.59%和增长19.41%。焊管共计出口到20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出口量分别为32.29万t、20.67万t和19.03万t,同比分别增长68.45%,62.80%和24.94%。

2014年,我国进口钢管47.48万t,同比增长12.33%。其中,进口无缝管27.56万t,同比增长21.20%;进口焊管19.92万t,同比增长2.02%。焊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油套管、管线管和直径小于406.4mm的普焊管,进口量分别为0.93万t、0.64万t和 8.80万 t,同比分别增长 56.0%,下降69.01%和11.17%。占焊管进口总量的52.06%,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

2 2014年钢管行业企业经营特点及成绩

2.1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成绩突出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2014年以来,在不锈钢(13Cr和超级13Cr)、双相钢、镍基合金等耐蚀油套管以及特殊螺纹接头油井管等产品的研发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抗腐蚀性能优异的钛合金油井管;页岩气开采用抗挤毁气密封套管等高端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工程用高钢级(X100/X100Q等)中大直径、大壁厚海洋钻井平台桩腿钢管已批量生产。

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钢管创新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600℃超超临界机组全套钢管的大批量供货,使我国电站用钢管技术跃居国际先进行列,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发展。

大中直径厚壁(9Ni)超低温用无缝钢管实现了国产化与产业化;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用大直径、大壁厚外输海底直缝埋弧焊管的研发成功获得中海油公司的充分肯定;工程机械履带式起重机臂架用770MPa高强度无缝钢管,得到用户的好评并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

高端建筑用热轧无缝方矩形管的成功开发已实现批量供货;输电铁塔用直缝埋弧焊管、煤浆输送用直缝埋弧焊管以及油气集输复合管线工程用耐腐蚀双金属复合管等产品研发均取得重大成果;新一代690合金U形管交付使用表明我国核电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能力跃居国际先进水平。

2.2 走产品差异化之路

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有限公司、武进不锈钢管有限公司和华新不锈钢管有限公司等企业,专业生产用于电站锅炉、核电、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等重大装备领域所需的高技术、高性能精密管材。这些产品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实现国产化,还出口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经济效益仍然呈较好结果。

上海天阳钢管有限公司没有一味地追求产量、规模,而是将产品定位在航天、汽车、精密仪器等高端行业市场,且专注这一细分市场,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企业经济效益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转变观念,深化内部改革,借力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江苏银环控股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大胆与大型企业联姻,将企业大部分股权让给合作的客户企业(中核集团、宝钢集团),以股权换得市场、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并通过PIO企业上市,不但有助于企业的的融资,而且通过实现企业社会化管理,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安徽天大公司同法国瓦卢瑞克集团合作,在特殊扣套管等高端产品研发中由瓦卢瑞克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并采用瓦卢瑞克专利及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2.4 建立国际化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以“走出省外、走出国门”为目标求发展,建立国际化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天管集团美国项目一期工程,2014年8月正式投产,工厂顺利通过API认证现场审核,首批石油套管于2014年11月25日在美国某油田成功下井。

珠江钢管集团广州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公司AHQ订立合营协议,成立合营公司,生产及销售直缝埋弧焊管与高频直缝焊管,向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等公司提供材料、设备及服务业务。2014年底,珠江钢管集团第一条海外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在沙特阿拉伯开始运营。

2.5 走专业化生产经营之路

浙江键力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主打冷拔冷轧轴承钢管产品,不断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其轴承管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轴承和油田开采行业得到了广泛认可。

江苏常宝钢管有限公司和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是我国CPE(顶管机组)和ASSEL(三辊轧管机组)在工艺技术熟练掌握并实施专业化生产取得较好成绩的二个典型企业。江苏常宝钢管有限公司的两套CPE机组专业生产油管和套管,产品质量稳定,尺寸精度高,年产量达50万t,产品40%出口,2014年产量虽略有下降,但经济效益仍高于2013年。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稳定,制造成本低于同类生产企业。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阿赛尔机组生产高精度中、特厚壁热轧无缝钢管的优势和多套机组规格齐全的优势,将出口合金钢机械管、合金结构管作为主导产品,在同类企业中同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6 转变了经营策略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适时转变经营策略。部分民营企业积极转变经营理念,采用不赚钱的产品不生产,竞争力低的生产线停产,空闲厂房转租,甚至有的生产企业转入买管经销的方式想尽办法获取盈利。另一方面,积极延伸产业链,经营钢管深加工,如为下游企业加工各类定尺钢管、转向钢管结构件加工,承揽建造钢管结构汽车立体车库等,同样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7 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

变压力为动力,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2014年,钢管企业高度重视环保的“生死线”,向着绿色制造、环境友好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许多企业投资建设环保设施,改造完善环保设备,把有限的资金用到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针对镀锌焊管高耗能、高污染的状况,投资自主研发了“铁氧化转化法”生产磁粉技术,通过生产磁粉可将废酸液中的铁离子全部转化提取 ,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目前,该公司14条废酸液处理生产线的产能由原来的3万t提高到10万t,实现了集团公司废弃物消纳、处理和再资源化的绿色生态经济。

2.8 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近年来,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针对降低转炉钢连铸坯元素偏析及非金属夹杂物等问题,与北京科技大学及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实施战略合作,签约开展“API系列产品用连铸坯元素偏析及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和改善控制措施”的研究课题,同时开展“经济型抗CO2腐蚀油套管的研发”、“API系列产品的控制轧制工艺研究”等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项目,这些签约项目的开展将为该公司API油井管、管线管等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盈利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3 对我国钢管行业适应“新常态”的思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四个“转向”将引导钢管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我国钢管工业的深刻变革。

钢管企业适应“新常态”,要从注重扩大产能的规模化发展转为注重品种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从注重产量效益的增长模式转为注重综合效益提升的模式,从注重提高产品竞争力转向注重综合竞争力的改革、优化和提升,从注重硬实力的打造转向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从注重国内发展转为谋划实施国际化发展。

在“新常态”下,我国钢管工业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1)企业间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钢管行业产能庞大,结构性过剩严重,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企业间竞相压价,以低价获取订单,导致了市场无序竞争激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热轧无缝钢管价格指数全年始终处于8大钢材品种的最低点,截至2014年12月26日已跌至77.59点,比2014年初下降13.04个百分点。

近年来,低价恶性竞争扩大到非API油井管、核电用管、P/T级高压锅炉管、X70以上管线管等高端产品,乃至P110钢级的抗硫化氢腐蚀特殊螺纹套管比前几年的价格也下降了近25%,低价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进而导致全行业效益低迷。

(2)我国钢管消费总量已进入峰值平台区,消费的质量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的回落,主要用管行业,如石油开采、工程机械、电站、锅炉、煤机、造船、集装箱等制造业及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年度消费钢管量的高峰期已过,使钢管的国内消费已达到峰值平台区。

2014年我国GDP增速为7.4%,而钢管产量预计增长4.0%左右。这表明,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对钢管消费的拉动作用减弱,代之的是经济结构变化对钢管质量、性能提升带动作用的增强,现有的钢管产能无法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钢管需求增长空间,特别是钢管产品低中端过剩、高档不足的格局并没有改变,高端产品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空间。比如,要密切关注海洋装备工程、核(火)电工程、新能源汽车、新型石油开发工程等新兴市场,重点开发更高强度高韧性、高强度耐腐蚀、高精度等高性能钢管产品;要瞄准进口产品进行“顶替性”开发。这是我们全面、精准认识钢管工业新常态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依据。

(3)面对“新常态”,要重新谋划企业发展定位,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钢管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企业各自为阵、分散决策的结果。而分散决策的主因是钢管产业集中度太低,众多中小企业的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和大型企业集团高水平的重复性建设均是产业集中度低产生的后果。

“新常态”必然加速企业分化,而分化的过程也正是钢管产业内部集中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佳时期,分化是优化的前提。大变革、大调整将带来企业数量上的减少和整体素质的大提高。

当前是进行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较好时期,从钢管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大局出发,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促进国有、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平台,促进国有企业拥有装备、技术和人才实力与民营企业管理理念、经营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活力的融合,以期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优化生产,降低产品成本,最终达到提升我国钢管产业主导适应市场调控供求关系的自律能力和效果。总之,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大变局中都面临着重新定位的抉择。

(4)法制环境愈发严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压力更大。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从行业总体来看,我们与新《环保法》及其配套文件中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能耗限额标准的差距还很大。

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已正式执行,新《环保法》及其配套文件确立的按日连续处罚、上不封顶、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以及信息公开等规定将“重拳”指向环保指标不达标企业及排污企业。而作为污染防治的重点防控的钢管行业也将面临环保成本、环保高企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企业要把认真执行新环保法作为依法治企的关键抓手,变环保压力为绿色发展的动力。继续重点抓好资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全面实现钢管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和再资源化等功能,低碳排放,与其他行业和社会实现生态链接,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

(5)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规避经营风险更加突出。从目前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企业财务费用,应收账款同比分别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特别是有些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不断抽贷、压贷,使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一些企业面临经营风险。因此,在融资环境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将面临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链安全的严峻考验。

4 2015年钢管行业运行走势展望

2015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偏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中央为2015年经济工作定下的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国内经济将总体保持平稳,但下行压力依然不减。对于钢管行业来说,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挑战,但“新常态”并没有改变钢管行业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事实。

4.1 市场空间依然可观

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同步发展将给行业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自2014年年底以来,国家批复多个铁路、机场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在9 000亿元左右,这些项目的实施预示钢管产业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依然可观。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天然气管线的需求将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城镇燃气输配管网,页岩气管道建设,煤层气管道建设,煤制气管道建设以及进口天然气管道建设等。预计2015年钢管产销量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其中焊接钢管的产量增速将呈现小幅上升,无缝钢管产量增速有可能呈现负增长。

4.2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将逐步显现

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指导意见之系列配套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为营造公平市场竞争需要的财税、金融改革以及钢铁产业政策的修订,新环保法和环保标准的严格实施等政策对抑制部分产能释放或淘汰部分产能的作用将逐步显现,一部分企业将面临退出,由此必将推动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4.3 钢管的社会库存在大幅减少

随着一年多持续去库存化的进行,当前国内各大油田的管材库存量普遍较低,各中间贸易商出于资金等方面的压力,也清理了很大一部分库存,原来社会库存量较大的状况有了本质改变,这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对行业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

4.4 远期投资仍然看好

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下跌,目前已经低于国内开采成本,从短期来看,国内各大油田投资打井的意愿会进一步降低,从而拉低油井管的需求。但从远期来看,石油天然气总体需求并没有降低,随着政治经济环境改善,受到压抑的钻井投资可能会逐步恢复。同时,随着油价下跌,当前一些国际大油田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可能会寻求性价比高的替代产品,从而为出口提供更多机遇。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各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预计2015年行业盈利水平将在2014年基础上有所改观。但受市场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加大等影响,行业总体经济效益仍将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企业经营状况分化将进一步加大。

5 结 语

“新常态”是新挑战,更是新机遇。新的一年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苦练内功、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适应“新常态”带来的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和新要求。坚定信心,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大力提高我国钢管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而奋斗。

To Adapt to the“New Normal”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ina Steel Pipe Industry

LI Qiang
(China Steel Construction Society Steel Pipe Branch,Tianjin 300301,China)

In this article,it analyzed some aspects of China’s steel pipe in 2014,including production capacity,output,apparent consumption,import and export status,product price etc.Emphatically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It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faced by China’s steel pipe industry under“new normal”,such as decelerated growth of steel pipe demand,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serious product homogeneity in the same industry,environmental issue faced by all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al law” ,enterprise financial strain,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so on.Finally,it analyzed the future running situation of China’s steel pipe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steel pipe;production capacity;apparent consumption;development;structure adjustment

TE-9

A

1001-3938(2015)03-0005-06

*在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六届三次会员大会上的报告选摘。

李强,男,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理事长。

2015-02-10

李 超

猜你喜欢
新常态钢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34Mn5钢管外折叠缺陷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