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5-12-19 00:58李基臣杨斐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占位性支气管镜敏感度

李基臣,杨斐

(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CT室,山东 日照 276800)

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李基臣,杨斐

(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CT室,山东 日照 276800)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140例,均行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将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2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采用Kappa检验。结果:140例中病理学确诊肺癌76例,良性病变64例。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K值分别为(81.43%、81.58%、81.25%、0.672),(80.0%、63.16%、100.00%、0.601)。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与支气管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敏感度、特异度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高于CT增强扫描检查,但敏感度和准确度低于CT增强扫描,肺癌的初步诊断应首选CT增强扫描,临床确诊需要结合支气管镜检查。

肺肿瘤;支气管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癌是临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被WHO称为头号“癌症杀手”[1]。早期肺癌患者通过合理手术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但肺癌起病隐匿,进展快,许多患者确诊时就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各种检查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4]。本研究选择14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2种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140例。其中男92例,女48例;年龄36~85岁,平均(64.81±10.92)岁;有吸烟史者80例;其中112例患者因咳嗽、咳痰、咯血,或胸闷、气短、胸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就诊,28例为健康查体时发现。

1.2仪器与方法140例均行肺部CT平扫、增强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

1.2.1CT扫描采用Philips 256层极速CT机,扫描参数:120 kV,490 mA,螺距0.969,层厚5 mm,层距5 mm,矩阵512×512。患者取仰卧位,平静呼吸的吸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范围自肺尖至后肋膈角。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自肘正中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300 mgI/mL),剂量1~2 mL/kg体质量,注射流率3.5 mL/s,并行实时动态扫描,采集肺动脉期、主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期4期图像。观察4期CT值变化,并观察肿块对邻近支气管、细支气管的阻塞或侵犯情况。

1.2.2支气管镜检查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禁食水4 h,以2%的利多卡因经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采用电子支气管镜(Olympus CV-260)进行检查,将支气管镜经鼻、咽喉部插入气管,按常规顺序进行检查,然后将支气管镜送入病变肺叶或段支气管,远端周围性病灶可经DSA三维定位下进行活检和刷检。

1.2.3病理获取方法经支气管镜活检和刷检、对周围型病变或经支气管镜检查阴性但临床考虑为肺部恶性病变者,行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切除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1.3临床诊断价值评价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CT与支气管镜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5]。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采用Kappa检验,K值越大,表示吻合度越高,其中K≥0.7表示吻合度较强,0.4≤K<0.7表示吻合度一般,K<0.4表示吻合度较弱。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理学检查结果140例中,肺癌76例,良性病变64例(表1)。

表1 病理学检查结果例

2.22种检查诊断价值比较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K值分别为(81.43%、81.58%、81.25%、0.672),(80.0%、63.16%、100%、0.601)。CT增强扫描准确率与支气管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P>0.05);CT增强扫描敏感度、特异度与支气管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039,20.994;均P<0.05)(表2,3)。

表22 种检查方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例

表32 种检查方式诊断价值比较%

3 讨论

肺部占位性病变是影像中常见的征象,主要包括恶性肿瘤、结核和肺囊肿等。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6]发现,原位癌的治愈率可达100%,TNM分期Ⅰ、Ⅱ及Ⅲa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80%、30%~50%、10%~40%,而Ⅲb及Ⅳ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肺癌患者非常重要。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但都有一定的缺点。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因其无创、精细、准确的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7]。一般来说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与其生长特点相关,肺癌的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医师评价病情和愈后的标准[8]。常规肺部CT检查发现小病灶,可立即行高分辨力检查,通过影像处理,对病变大小、形状、血流情况及CT值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灶性质[9]。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对病变组织显影,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变化,并可发现转移淋巴结等情况,对肺癌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0-11]。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到达亚段甚至更细的支气管,准确定位病变,观察病变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刷检、活检等获得组织细胞学标本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达到确诊疾病及其分型的目的,是目前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12]。但因受病灶大小及位置的影响,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仅70%~80%[13]。

本研究发现,CT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与支气管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敏感度高于支气管镜,特异度低于支气管镜,由此可见,初诊或复查的肺癌患者,可首选CT增强扫描以提高检查的敏感度,对需确诊的肺癌患者,还需行支气管镜检查。陈众[14]研究发现,CT检查为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了解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但误诊率较高,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观了解支气管黏膜改变,通过活检刷检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是诊断支气管结核最快、最准确的方法,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高于CT增强扫描,但灵敏度低于CT增强扫描,且CT增强扫描检查对微小病灶、支气管镜活检难以取材病灶和转移灶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图1男,56岁,CT增强扫描显示右肺下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图1bCT引导下穿刺图1c病理结果为高分化腺癌(HE×100)图2男,62岁图2aCT增强扫描显示左肺下叶软组织密度肿块占位性病变图2b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图像图2c病理结果为中分化鳞癌(HE×100)

[1]梁健华,刘琴,曾庆思,等.肺结核好发部位上肺癌与结核瘤的CT影像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3):497-499.

[2]蒋中灿.CT增强薄层扫描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38-1339.

[3]刘波,江发良,何宏志.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1):1017-1018.

[4]蔡永广,谢馨.纤维支气管镜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1,3(2):173-174.

[5]李长寒,贾春双,刘永华.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5):60-63.

[6]孙耕耘.肺孤立性结节的影像诊断及处理策略[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151-152.

[7]Punamiya V,Mehta A,Chhajed PN.Bronchoscopic needle aspi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lymphadenopathy and staging of lung cance[J].J Cancer Res Ther,2012,6:134-141.

[8]林动,何志勇,陈雪芳,等.手术前强化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2):190-193.

[9]李晓,程晓光,卢占兴.CT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2(9):503-505.

[10]褚志刚,杨志刚,欧阳羽.低剂量多层螺旋CT肺癌检出的影像学特点[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2):1850-1854.

[11]贾国楠,赵卫东,韩巧林.增强CT联合CT引导下肺部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92-95.

[12]李长寒,贾春双,刘永华.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取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医药,2013,25(5):60-62.

[13]路融,董进文,严志刚.CT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价值研究[J].人民军医,2015,58(2):168-169.

[14]陈众.CT及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60-63.

2015-05-14)

10.3969/j.issn.1672-0512.2015.06.021

李基臣,E-mail:ljc0803@163.com。

猜你喜欢
占位性支气管镜敏感度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