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015-12-19 16:51黑平生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高职教育

黑平生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职业教育职能,围绕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未来职业技能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未来职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行业的一线技术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对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行业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各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不同行业高新技术的融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手段还相对落后,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工作能力还远远不能胜任岗位需求,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传统高职教育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缺乏先进的应用技能培养而不能很好地胜任行业岗位,往往需要就业再培训;高职教育中教学知识更替新较慢,缺乏对行业了解和先进技术的传授,导致学生专业技能的低下;缺乏对学生的行业教育和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引导,导致高职生普遍缺乏职业感知能力,对自身事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高职生较少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导致高职生在行业认知、集体协作、敬业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高职教育对职业教育内涵缺乏正确理解,对所服务的行业特征及高新技能缺乏深入了解,师资教学能力、教学创新理念和教学实训设施等都存在不足,致使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能力。

2 职业能力的内涵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综合术语来使用的,它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外,还涉及学习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与职业有关的技术和知识,以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力和知识”,“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

由此可知,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习者对所从事职业的职业认知和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自身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应把能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行业技能、学习态度、职业素质和自我认知等要素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特征和素质的总和”,职业能力要求不仅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自主获取新知识技能以及在行业中的交往、合作和沟通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等。

3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又具有其自身教育特点,表现为相关行业的“实用技能”教育,即“对专业技术和与之有关的学科的学习,以及为获得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它是遵循未来行业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能,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等行业需要的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其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应贴近行业的实际技术水平。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较好的技术应用与技术实践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集体协作能力与敬业精神、具备社会交往与社会服务能力和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总之,职业教育应具有职业的指向性即职业能力的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4 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

高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改革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前提。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行业认同感,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

1. 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人们进行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更需要具备符合社会道德、价值观要求的人文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高职教育工作的新要求2。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适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健康的心态、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素养能促使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激发其奋发的动力,挖掘技术潜能,促进自身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2. 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意识等。基本的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也是职业素质的体现,是促使高职生较快融入行业工作的保证。

把职业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训的始终,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把课堂拓展到生产一线,建立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教学和实践相辅相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感性的职业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岗位的认同感,在学习和实践中潜移默化提升职业素质。

3.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断细化、升级的行业结构和不断更新的行业技术要求从业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高职教育受人才培养周期的限制,其专业技能教育往往滞后于社会行业新技术的更新周期。因此,高职生应具备对未來行业新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高职教学中,注重扩大专业知识教学面,打破各专业壁垒,对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技能进行渗透式教学,吸收和传播行业最前沿科技知识,激发学生汲取不同学科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专业新技术的自主学习动力,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较快地适应未来职业技能要求的自身素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4. 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术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在职业教育中应积极延深跨行业的技能教学。制定符合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特色和社会职业能力标准的教学体系,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贴近行业实践要求,与行业发展接轨;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教学的前瞻性和专业知识的先进性,保持专业建设同步于行业发展;让企业走进校园,让专家走进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训活动;建立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引入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专业学习需求,实行灵活的专业选择政策,实行跨学科的学分制教育,允许学生跨专业或跨院系选择学习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层次,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贴近社会行业技能需要、服务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善康. 刍议高职生职业能力构成. [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年(4):59-61

[2]杨金土. 职业教育卷. 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5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通义》

[4]戴翔东,李名梁. 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问题及解决路径. [J] 教育与职业 2007(4):31-33

[5]国务院善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 10- 28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7]管德明. 创新办学理念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J] 江苏高教 2005 (1):19-21

[8]王联翔, 韩德静.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动力与运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高职教育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