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扶贫”:农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探索与实践

2015-12-19 16:51程远清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农业

摘 要: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在农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提出创业扶贫的“113服务模式”,即:一个统一,即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与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的目标统一;一个机制,即为职业院校助推“创业扶贫”深入开展的工作机制;三条途径,即为通过农业产业服务、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研究三条途径,大力培养能支撑和带动农民创业脱贫的合格科技特派员。此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为引领库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乃至科技创业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扶贫;社会服务;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集成示范计划项目“万州区猕猴桃科技创业示范村建设”,项目编号:cstc2013jcsf-kjfp80011。

“万州区科技创业扶贫试验区”项目是重庆市“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虽然重庆市万州区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相对贫困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且在个别地方还有进一步加剧趋势。我们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帮扶绩效。开展科技扶贫,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致富中的作用,是今天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决议和《重庆市万州区“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精神的体现。万州区尚有一百多个贫困村,14万多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重庆市唯一农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高举“立足三峡库区,服务现代农业”的开放办学理念,注重促进地方经济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重庆市市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积极参与重庆市“创业扶贫”研究与实践,通过承担重庆市“万州区科技创业扶贫试点区”项目,形成了体现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

1 创业扶贫:农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价值体现

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使命主要有: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知识传承与创新、农业社会服务等。特别是社会服务功能,它是高职院校创立的基础和办学的宗旨,是高职院校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综合体现与历史使命。

创业扶贫研究与实践,是根据三峡库区乃至重庆市“三农”问题需求的具体情况,经过专家论证而设立的,旨在通过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带动自主创业的农民或者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开展种养殖方向的创业与就业,带动创业农民周边的其他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农业高职院校集中了种养殖及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农业经济、农村信息技术、生态旅游等专门人才,农业高职院校也只有紧密联系当前“三农”问题及农民创业与就业的实际需求,才能整体促进办学质量、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等的全面提高。

2 创业扶贫: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近三年深度参与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研究与工作,累积派出专业教师50余人参与相关工作,帮扶三峡库区种专大户300家,农业企业120个,农村合作社40个,涉及三峡库区区县7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合实际工作,农业类高等职业学院在参与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事业中应注重一个统一、一个机制和三条途径。

(一)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与“创业扶贫”目标的统一

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中的重点,就是服务地方农业、农村和农民,帮助他们在现代农业企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解决技术难题,形成技术支撑。而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的目标主要就是发挥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带领起步阶段的种专大户或者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产业,发挥就业示范等带领、辐射作用。

重庆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应主动将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纳入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不断创新使用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平台,将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作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考核指标,推动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与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目标的真正统一和协调。学院在科研考核中,将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扶贫”工作作为双师型教师同等对待和认证,就有力地将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成功转化为了农业类专业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初步形成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助推“创业扶贫”深化的灵活机制

重庆市从2007年開始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2009年开始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2012年对相关工作形成了制度和更为严格的考核机制。学院也初步形成了相关的奖励制度和实施办法,但是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在相关工作机制上还不能完全跟上农民创业扶贫及后续产业发展的需要。

重庆市相关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特派员可以享有创业分红、技术入股所占比例大小双方议定;鼓励科技特派员创办示范园和农业企业。并在专业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在资金奖励、职称晋升和工作环境改善等三方面制定了激励措施。

重庆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也还要加大力度促进专业教师从单纯的职业教育、纯理论的科技研发向服务地方农业企业和产业转变,从而切实地体现地方农业类职业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农业产业的办学思想和实践。

(三)培养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合格科技特派员的三条途径

“三农”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缺乏必要的科技智力支撑和发展现代农业必要的综合素质。而选派科技特派员就是针对这个核心问题而产生和推广的,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选派科技特派员的成败关键就是培养和锻炼合格科技特派员队伍和人才。不是每个专业技术工作者都能成为适合指导农民创业与就业的关键人才。

所以,合格科技特派员的培养就成了创业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的关键和重点,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培养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培养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转化成合格科技特派员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如图)。一是农业产业服务,二是农业职业教育,三是农业科技研究。这三者缺一不可,是相互关联的三个重要途径和环节。农业产业服务能直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素质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业职业教育能推动专业教师深入探讨专业理论的深度与广度;而农业科技研究能促进专业教师将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系统化地总结和提升,从而实现农业技术服务与指导、农业产业理论研究创新和不断提高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等综合效应。

图1:科技特派员培养与使用模式图

(四)创业扶贫工作实践成效分析

科技特派员是重庆市创业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截止2014年底,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已经形成了公益型、创业型、农村流通型、信息型四型科技特派员队伍,在30多个区县开展了科技示范、创业就业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并在种植、养殖等领域转化了1238项科技成果,带动重庆市83万农民增收。

1、重庆市万州区创业扶贫成效

截止2014年底,重庆市政府向重庆市万州区选派了3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见下表),重庆市万州区也组建了31名的区级科技特派员。他们累计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技术培训50次以,培训返乡创业人员1000人以上,组织农村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农村移民12000人以上。创业扶持种养殖项目15项,实施后规模或效益扩大一倍以上,已经登记为企业。扶贫帮扶对象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家庭260户以上创业,新增就业岗位200个以上。创业扶贫试点村整村脱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且以点带面,试验区范围三年内实现22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形成产值20——50万元的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5——8个,50万元以上的示范基地2——3个,100万元以上的示范基地1个。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庆市万州区在全市要实现率先脱贫的目标,力争2016年前,全区117个贫困村将全面实现“七有四通三解决”脱贫目标,为重庆市“万州区科技创业扶贫试点区”交上一份亮丽的答卷。

2、学院科技创业扶贫工作成效

学院在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扶贫”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截止2014年底,派出了6个农业专家组共计24名专业教师服务了18个农业企业、19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和57个种专大户,培训农民和农村移民4000人以上,辐射农村42个行政村和近10万人口,直接使用资金超过200万元。学院对创业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投入,获得了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也极大地促进了学院专业建设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建立了科技创业帮扶模式

在科技创业扶贫的实践中,学院建立了“科技创业帮扶模式”,该模式是指充分利用和整合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资源,以行政村为基础,以帮扶农业产业业主为单位,科学规划布局,突出1-2个示范产业业主带动一村一品,重点转化2-3项科技成果,从品种、技术、加工、流通等方面全方位服务,根据业主的农业产业项目,在市级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组建区级农业科研项目专家团队提供就近服务,帮扶业主生产出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发展品牌,占领市场,造就成为农业优势主导特色产业,从而真正形成用具体的产业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户增收,通过2年的努力,使示范项目所在的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为万州区11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2)创立了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及产业项目帮扶机制

学院根据模式的主导方向,创建了“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及产业项目帮扶机制”。该机制是指根据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在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管理下,依据各相关主体、相关要素及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运作,从而实现业主增收、整村脱贫及技术分红等共赢的局面;在创业帮扶的过程中,万州区科技管理部门利用农业科研项目组建地方专家团队提供就近技术服务,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和水平的提升。从系统学的观点看,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及产业项目帮扶机制包括以下基本功能:l)整合功能。该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将万州区地方党委政府、行政村、科研机构、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农户等相关主体与法律、技术、信息、资金、项目等因素综合起来,在相互协调及相互作用中实现有机地整合。2)激励功能。根据万州区创业帮扶项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推出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努力解决两级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兼顾科技特派员与帮扶产业主体之间的经济及社会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3)发展及辐射带动功能。该机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特别是与重庆市场乃至西部大市场进行着不断的知识和信息交流,当市场、信息等环境因素变化时,该机制也会通过调整不断完善。该系统可以为三峡库区其他区县的农业产业及贫困村整村脱贫提供理论及科技力量支撑。

3 结论及建议

1、科技特派员参与地方“创业扶贫”工作的提出与研究,符合了当前重庆市“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探索解决重庆“三农问题”的建设性方案和有益尝试,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2、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平台,找到了一条校政结合服务“三农”的广阔途径,在实施相关科技智力支撑和推动农业产业形成与发展、帮助农民创业与就业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社会服务功能、农业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等高校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成长与提升、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完善。

3、进一步完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从事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工作的激励与奖励政策,相关院校应在配套资金支持、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明确的界定。

4、总结前面几年的实践,参与重庆市万州区创业扶贫工作的市级科技特派员10名和区级科技特派员31名多集中在种养殖业,今后,还可结合旅游业在三峡库区及重庆市的主导产业地位,更多选派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指导区县乃至整个三峡库区旅游业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文鹃.“科特派”的创业式扶贫[J].中国农村科技,2011,(05).

[2]谢德体. 浅议高校科技扶贫与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培养模式[C].新农村人才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8.

[3]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变“扶贫解困”为“创业致富”[J].老区建设,2011,(21).

[4]刘清海,朱晶敏. “一帮一”扶贫创业工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0,(19).

作者简介

程远清(1971-),女,汉族,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管理学。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