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观察

2015-12-21 02:39吕麦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非手术肌无力胸腺

吕麦扣

陕西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科 宝鸡 721000

·诊治体验·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观察

吕麦扣

陕西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科 宝鸡 721000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胸腺切除术治疗患者52例为手术组,胸腺未切除患者32例为非手术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胸腺切除手术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非手术组患者外周血AchRab水平(2.02±0.2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58±0.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外周血AchRab水平(1.72±0.28)ng/L高于对照组,同时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切除术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8%,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免疫功能变化观察,重症肌无力与胸腺密切相关,术前MG患者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手术切除胸腺后免疫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和改善。

重症肌无力;胸腺;手术治疗;疗效;免疫球蛋白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肌肉颤动、软弱及容易疲劳。MG与自身抗体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竞争性抑制有关,研究发现,90%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测出独特的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AchR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转变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AchR抗体(AchRab)[2]。MG与胸腺密切相关,胸腺切除术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去除了抗原的持续刺激,阻断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调节作用[3]。本次研究通过检测胸腺未切除与胸腺切除MG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探讨MG患者胸腺切除后体液免疫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3—2014-03在我院门诊、住院或随访的重症肌无力患者84例,接受胸腺切除术52例(手术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8~65岁,平均(36.5±4.3)岁;胸腺未切除患者32例(非手术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7~68岁,平均(37.5±3.6)岁。症状为咀嚼无力、颈肌无力、面肌无力、全身无力、复视、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眼睑下垂等。同时询问患者病史,进行新斯的明试验,血清AchRab水平检查,剔除近3个月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手术组52例按Osserman分类,眼肌型(Ⅰ型)14例,轻度全身型(ⅡA型)23例,中度全身型(ⅡB型)8例,慢性严重型(Ⅲ型)7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符合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0~66岁,平均(38.5±3.3)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非手术组行一般常规治疗。手术组实施胸腺切除,术前根据患者情况酌情服用吡啶斯的明,口服强的松等,待症状稳定进行手术;术后停止局麻,根据情况辅助呼吸,出现肌无力危象及时作相关处理,待患者术后功能稳定,切口愈合后即可出院。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随访或复诊,适当调整药物,作免疫检测。对照组根据需要做相关检测。

1.3 免疫检测 采集血样标本: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10mL,离心处理,血清分离后测定。外周血AchRab检测使用金标免疫斑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以IgG、IgM、IgA、AchRab变化为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随访依据患者肌力改善情况,评价疗效[4]:缓解:不用药物或少量服药的情况下,症状和体征消失,完全恢复劳动力,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能自理生活、坚持轻工作;或症状分型由Ⅱ型改善至Ⅰ型,或由Ⅲ型改善至Ⅱ型或Ⅰ型,或同型自觉症状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甚至恶化,或因肌无力危象而死亡。以临床缓解和改善计算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非手术组患者外周血Ach-R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外周血AchR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免疫功能变化比较

2.2 临床疗效观察 随访手术切除患者共计44例,随访率为84.6%。随访胸腺未切除患者28例,随访率87.5%。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1.8%,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3 安全性评估 MG胸腺切除术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发生危象,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访手术组2例(3.85%)出现肌无力危象,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非手术患者病情加重5例(15.6%),效果不满意。故采用手术治疗患者满意,安全性好。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其特点是抗体对抗自身的蛋白,表现为受累的骨骼肌在反复活动中容易疲劳,经过休息或使用药物又恢复到一定程度。正常疲劳是肌肉连续释放出Ach数量递减,MG患者的肌无力或肌肉病态则是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明显缺乏以及抗体竞争作用[5]。Ach与AchR结合后产生足以使肌纤维收缩的终板电位,MG的神经肌肉接头由于AchR减少,使终板电位不能有效扩大为肌纤维电位,运动中板传递受阻使肌肉收缩力减弱,此变化首先反映在运动频率最高、AchR最少的眼肌和脑神经支配肌肉。AChR的功能数目减少使去极化削弱了肌肉收缩[6]。

胸腺在T淋巴细胞的生长担当重要的角色,临床研究表明,75%以上患者的胸腺出现异常[7]。MG患者胸腺中的生发中心有对AchR特异的T细胞,产生了对自身抗原决定簇的交叉反应,产生的AchR抗体与神经肌接头处的RchR结合阻断了RchR的离子通道,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破坏RchR;抗体通常会直接共同对抗烟碱酸的乙酰胆素感受体(nAChR),那些运动终板的感受体刺激神经传送素乙酰胆素来刺激肌肉的收缩。抗体以某种形式削弱乙酰胆素的能力来约束感受体。其他导致感受体的破坏,由血清中的补体固定方法或诱导肌肉细胞通过endocytosis去消灭感受体,使引起肌无力[8]。胸腺切除术(thymectomy)以外科手术移除胸腺,可通过以下机制产生作用[9-10]:(1)切除了自身抗体产生部位;(2)减少抑制性T细胞群产生;(3)减少致敏T辅助细胞;(4)减少产生RchR抗体的B细胞;(5)阻止溶解受体。临床表明大多数患者在切除胸后保持稳定,所以胸腺切除术成为治疗MG的有效方法。

本文手术组患者外周血AchRab水平比对照组高,比非手术组低。说明胸腺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有密切关联,手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水平,手术组患者外周血AchRab水平明显保持稳定。同时3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变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MG患者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手术切除胸腺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和改善。本文随防结果显示,胸腺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81.8%,疗效显著。手术出现的肌无力危象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合并胸肿瘤或有肌无力危象发病史所致。

综上所述,手术切除胸腺可有效治疗MG,改善免疫紊乱状态,减少患者长期服药,值得临床推广。

[1]林志潮,叶敏,伍硕允,等.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42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5):508-510.

[2]郑维红,王文杰,林晓芳,等.血清可溶性CTLA-4表达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7):513-517.

[3]陈玉萍,王卫,王中魁,等.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7):567-569.

[4]谭雅娟,汪双双,陈嘉文,等.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11):1 677-1 679.

[5]牛耀东,王铁栓,赵松,等.重症肌无力术后早期危象的预测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 362-2 364.

[6]于磊,张晓君,景筠,等.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500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5):290-293.

[7]张捷,王东信.影响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9):1 442-1 444.

[8]李玮浩,赵松,焦淑洁,等.行胸腺切除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58-59.

[9]姜功前,吉庆春,陈占军,等.2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28-29.

[10]Ambrogi V,Mineo TC.Active ectopic thymus predicts poor outcome after thymectomy in classⅢmyasthenia gravi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2,143(3):601-606.

(收稿2014-05-06)

R746.1

B

1673-5110(2015)04-0081-02

猜你喜欢
非手术肌无力胸腺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