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通识类公选课的调查与研究

2015-12-21 03:27朱涛崔英健赵前进
关键词:缺勤章节课程内容

朱涛,崔英健,赵前进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通识类公选课的调查与研究

朱涛,崔英健,赵前进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通过对522名接受医学通识类公选课教育的大学生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目的与兴趣、课程内容评价、教师授课评价、学习感兴趣内容、预期开设其他医学通识类公选课等五个方面整理与分析反馈的信息,了解医学通识类公选课开设的基本状况,掌握学生对该类公选课的满意度,充实和优化授课内容,更有效地开设其他医学通识类公选课。

医学通识类;公选课;效果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代大学教育的主题[1],在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他们生理与行为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发挥资源共享,提高高校健康教育,构建合理的高校公选课程体系[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13年、2014年四个学期选择《人体结构学》、《日常用药安全》两门医学通识公选课的522名非医学类在校本科大学生,其中填写前者问卷调查表的学生总数为284人,后者为238人。调查对象中二、三、四年级分别占33%、41%、26%。

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目的与兴趣、课程内容评价、教师授课评价、学习感兴趣内容、预期开设其他医学类公选课等几个方面[3]。采用学生填写不记名,仅记录年级的方式,选项分单选与多选,考试前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率100%。回收资料整理后,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 果

1.学生选课原因及对课程了解程度的调查。学生选课前对课程内容了解程度不高,了解的仅达到15.5%,可见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较大,选课前学生对医学通识类公选课授课内容了解较少;学生对公选课的选择多数源于个人兴趣,达到54.0%,处于自身知识结构拓展。其次,完成学分为目的较少,仅占13.6%,表明该类公选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学生有兴趣主动学习该类课程。具体见表1。

表1 选课前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与选课原因调查 (n,%)

2.学生出勤与缺勤情况调查。学生全勤率达到39.1%,经常旷课达6.1%,出勤率90%以上,符合上课真实情况。由于学校的公选课集中安排于晚上与周末时段,对学生的学习与作息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与其他实践类课程上课时间存在部分冲突,导致学生有缺勤。在缺勤原因调查中发现“其他”选项占75.8%,经教师事后调查发现多是由于课程冲突或是学期内课程考试导致。另外,课程考试成绩统计中,发现参加测评学生中不及格人数12人, 经核对,全部因为上课缺勤太多。具体见表2。

表2 学生出勤情况与缺勤原因调查 (n,%)

3.学生教学评价的调查。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态度满意度达到 93.3%,教师授课吸引度达到83.3%,学到知识认可度达95.6%,表明医学通识类公选课任课教师备课认真,准备充足,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达到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认可,注重因材施教,教学中兼备科学性与趣味性,力求达到通俗化方面做得比较好。对比学校教务主管部门的网上评教成绩,任课教师平均分93.6,表明本次调查所反馈信息切实、可靠;学生在对课程的预期值,认为“基本达到”以上的占98.5%,超出预期的达到9.8%,表明医学通识类公选课受到选课学生的欢迎,有开设的必要。具体见表3。

表3 学生对教师授课评价与学习预期值调查 (n,%)

4.学生对于已开课程偏好章节的调查。对于选修《人体结构学》的学生,选择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选项较多,分别占选择总数的26.8%和23.8%;选择上述章节的学生人数分别占学生总数(284人)的85.2%和75.7%。显示学习过该课程的大学生对运动系统中人体重要关节构成与特点、肌肉的名称及位置、常见骨折部位与原因、关节损伤、骨骼肌与体育锻炼关系有兴趣;对复杂奥秘的神经系统及其支配功能,以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充满好奇。

对于选修《日常用药安全》的学生,选择抗高血压药、抗菌药和降糖药的选项较多,分别占选择总数的27.8%、26.3%和23.5%;选择上述章节的学生人数分别占到学生总数(238人)的87.4%、82.8%和73.9%。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非处方药消费增加,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人们已逐步开展自我药疗,虽然一些非处方药比较安全,但使用不当仍然会带来很多弊端,甚至出现药物耐药和依赖性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4],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步认识与了解非处方药的药理作用与使用特点,医学知识更贴近生活,很实用,受到学生青睐。

表4 《人体结构学》与《日常用药安全》课程学生偏好章节调查 (n,%)

5.对今后开设何种医学通识类公选课的调查。在“是否有兴趣将来选择其他医学通识类课程”的调查中,522名学生中有9名学生放弃,表明98.3%的学生支持医学通识公选课继续开设。513名学生中共1747次选择拟开设的医学通识类公选课,其中选择急救医学和临床常见病的选项较多,分别占选择总数的28.0%和20.2%;选择这两门课程的学生数分别占学生总数的95.3%和68.6%,而选择病原生物学的仅达到选择总数2.4%,仅8.2%的学生选择该课程。可见,大学生对这两门课程开设的预期值最高,建议开设;而病原生物学的选择率太低,则暂时没有开设的必要。调查结果为后续开设何种医学类公选课提供依据。具体见表5。

表5 对今后开设何种医学通识类公选课的调查

三、讨 论

1.加强医学通识类公选课宣传,注重指导学生选课。从调查结果可见,由于选课前关于此类课程的内容介绍较少,学生对医学通识类公选课所涉及内容,主要依靠课程名进行简单判断,课程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知识需求的兴趣,学生较为盲目,因此,需要在此方面加强对课程内容的介绍,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与便利,减少盲目选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把握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开设相关课程。医学知识复杂而严谨,对非专业学生来说,教师授课必须做到通俗易懂,应偏重科普教育,突出解决或阐释常见医学问题,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中须注重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应与兴趣,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期望开设的医学课程是急救医学,学生选择率高达到95.3%,高比例的选择出乎调查研究人员的预期,表明大学生逐步重视急救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的学习,对此方面的知识需求迫切,为后续开设其他医学类通识课程提供指导性意见。

3.注重课程评价与调查,及时优化与调整授课内容。课程结束后,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尤其是哪些知识章节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武断。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已开《人体结构学》、《日常用药安全》公选课程,通过学生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学生感兴趣的章节,如前者为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后者为抗高血压药和抗菌药,教师可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热点,及时有效地调整授课重点,丰富重点章节的知识信息量,满足学生需求,使得所开的医学通识公选课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切实有效的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张阳.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2):21-25.

[2]朱涛,崔英健.人体结构学公选课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11-112.

[3]戚肖肖,夏国园,潘传德.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反馈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57-59.

[4]李海欣,汪培山.自我药疗的意义与潜在危害[J].中国药师,2004,7(2):138-140.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of General Medical Science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Zhu Tao&Cui Yingjian&Zhao Qianji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232001)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received by 522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about 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ofgeneralmedicalscience,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about the purpose and interest of learning,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teaching,content of interest and othermedical general elective courses expected,then learn about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of generalmed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ents'satisfaction of the course.The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enrich and optimize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supply basis foropeningothermedicalgeneralelective coursesmoreeffectively.

generalmedical science,public elective course,effect

G647

A

1674-0416(2015)04-0076-03

[责任编辑:刘 芳]

2015-06-04

本文系安徽理工大学教研项目“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通识类公选课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4zdxm025)的研究成果。

朱涛,男,1979年生,安徽淮南人,讲师,基础医学硕士。

猜你喜欢
缺勤章节课程内容
国外中小学教师缺勤现象述评与启示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护理人员隐性缺勤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什么类型的员工更易缺勤?
——从企业员工档案的角度分析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