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效果

2015-12-22 23:51梁瑜萍李超英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腔品管圈器械

梁瑜萍 李超英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医院供应室,广东湛江524057)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等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1]。器械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灭菌效果。正确的清洗方法、规范的清洗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器械洁净,并为灭菌器械提供无菌保障。目前,医院有创手术治疗中所用的医疗器械均需要再生处理后反复使用[2,3]。但目前器械清洗质量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组建品管圈小组,找出问题,分析器械洗涤质量问题,应用品管圈理念,改进器械洗涤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参与人员

圈员11人,均为自愿参加,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2名、消毒员2名。平均年龄40.1岁;大专2名、中专9人。1人有手术室工作经验,3人有供应室专业知识培训经历。由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副主任护师担任圈长。

1.2 人员培训

科内护理人员与技术工人均经过专业培训,人人考核过关,有培训计划、教学记录,并存档。每年分批参加省、市级举办的医院供应室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院感专业知识培训讲座及各种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1.3 清洗过程控制

1.3.1 清洗方法 常规清洗过程:(1)保湿运送,在去污区进行器械、物品、器具的集中清点并记录物品的名称、数量、科室。手术结束后立即用纱布擦去器械表面污物,经水冲洗预处理,打开关节,放入配制好的多酶液的密封箱中,盖好封盖保湿运送至供应中心,取出器械在流动水下冲洗,冲洗过程中将各部件拆卸,各关节、阀门打开,钳夹部位张开用小毛刷刷洗[2]。有管腔者用高压水枪彻底消洗,去除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2)酶洗和刷洗:将器械放置于1∶270多酶清洗液中浸泡5~10 min,用注射器将含酶液体注入各管腔,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活检钳等不规则部分及配件用软毛刷彻底刷洗,管腔用腔镜刷刷洗。(3)超声清洗:将盛装器械的专用不锈钢网筐放入超声清洗槽中部,使其完全浸泡在清洗液面以下,启动超声清洗机进入操作程序。操作过程包括预洗6 min→酶洗5 min→漂洗10 min→清洗上油16 min(93℃热力消毒+润滑剂器械保养)→110℃干燥16 min。(4)管腔类器械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助干燥处理。

1.3.2 检测方法 (1)目测和放大镜检测:肉眼观察器械表面、关节轴、轴节螺旋处、齿槽有无血渍、污渍、水污等残留物和锈斑;用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关节轴、管械腔道,轴节缝隙等处清洁情况;用白纱布擦拭清洗后的关节、缝隙、齿槽等部位,观察是否有印迹,管腔器械使用白通条检测观察纱条上印迹。(2)隐血试验检测:在清洗后器械不同部位先滴联苯胺2~3滴,然后滴3%双氧水2~3滴,一边反复松动关节,一边观察结果,规定时间内查看加入试剂后颜色变化情况。

1.3.3 结果判断标准 (1)目测和放大镜检测合格标准:清洗后器械表面、关节轴、轴节螺旋处、齿槽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擦拭白纱布和管腔白通条无任何印迹判定为合格。反之,不合格。(2)隐血检测方法判断标准:各采样品在加入试剂后,在规定时间内不变色即为阴性,判定为清洗合格;加入试剂后只要一点出现蓝色为阳性,表明存在未洗干净的血渍,判定为清洗质量不合格。

2 结 果

研究时间段内,质控人员每天从清洗完的器械中抽取10件,共3 000件。经上述清洗处理后,金属器械要光亮清洁、无锈、无污、无血迹;镊、剪、钳等器械电镀完整、轴节灵活、齿口紧密;盘、碗、盆、盒等物品清洗后,确保无锈、无漏、无变形、清洁光滑。经目测、借助放大镜,利用白纱布擦拭检测,清洗效果达到清洗质量标准,合格率从实施前的90.74%提高到 98.46%(P<0.05)。

每月抽取10件清洗好的复杂器械,共300件。在清洗器械的咬合面、关节轴、齿槽部、轴节螺旋处、管腔器械腔道等不同部位分别作潜血试验,查看不同部位血迹清洗效果,合格率从90.24%提高到97.98%(P<0.05)。

实施品管圈后,消毒器械完善率、手术室和各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实施品管圈前后消毒器械完善率、手术室和临床科室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医院医疗器材、物品、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工作,在预防和控制感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证人力、物力的前提下,清洗是保证医疗器械清毒成功的前提。大量研究证明,通过高质量的清洗就完全可将器械上残留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降至安全范围[4]。目前,手术器械在功能上越来越先进,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超过90%的器械均有关节、齿槽、缝隙或管腔,这些部位容易附着污染物,也不易清洗。如果这些部位污染物干涸后形成有机生物膜,不管是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还是机械喷淋清洗方法都较难将其彻底去除[5]。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应立即用纱布去除器械表面污物,经水冲起,预处理,保湿运送至供应中心,供应中心人员先用手工彻底清洗,再进行超声消洗机加多酶清洗剂操作,同时从多角度检测判断器械清洗质量,且根据不同器械、不同部位选择适宜清洗方法,清洗质量可取得满意效果。在手工彻底清洗阶段,根据器械结构情况选择质优匹配的清洁工具,如软硬度适宜的毛刷刷洗管腔内面;清洁管腔内血污用专用高压水枪。器械分类清洗,充分拆卸,酶洗和刷洗。拆卸时拆到最小组成单位,并保护好器械功能端,小配件妥善保管防丢失。刷洗时注意轴节部、弯曲部、开口等不规则部分;配件用软毛刷彻底刷洗;管腔用腔镜刷刷洗。合理选择多酶清洗剂,宜现配现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配置浓度;保证足够的酶液浸泡清洗时间;掌握好适宜水温,使其达到最佳去污状态。酶泡和酶洗时水温应控制在30℃~40℃,接近40℃清洗效果最好,水温>45℃则酶洗活性反而下降,导致细菌蛋白质凝固,降低清洗效果[6]。在93℃热力消毒时,能够将附着在器械上的酶分解干净。

本研究中,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组建品管圈小组,找出问题,分析器械洗涤质量问题,应用品管圈理念,改进器械洗涤方法,结果显示,消毒器械完善率、手术室和各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责任心,真正掌握和遵循清洗过程的要领和原则,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清洗后灭菌前的器械进行常规监测,从而把好清洗灭菌质量关,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控制感染。品管圈管理方法可提高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1]朱 丹,周 力.手术室护理学[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

[2]王华生,孙雪莹,梁树森,等.影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7(5):553-554.

[3]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4(12):1398-1399.

[4]李元亿,巩玉秀,武迎宏,等.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3(10):901-903.

[5]邵卫东,楼 敏,李珍珍,等.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5(3):272-274.

[6]王 方.内镜超声清洗环节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0,43(2):107-172.

猜你喜欢
管腔品管圈器械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健身器械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