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与开放
——草间弥生艺术元素中的精神秘密

2015-12-23 05:26吴宇杉
艺术评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波点草间画作

吴宇杉

封闭与开放
——草间弥生艺术元素中的精神秘密

吴宇杉

草间弥生是日本具有国际声誉的国宝级现代派艺术家,是纽约前卫艺术潮流的重要成员,以“圆点艺术”著称于世,其创作被归结到很多艺术派别,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女权主义等等。这一次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的艺术作品,可以说基本囊括了草间弥生的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创作。

关于草间弥生艺术创作的解读已有很多,但大多是孤立的、零碎的。笔者尝试按照结构主义方法把这些创意进行一番系统的解读,寻找创意之间的共时性结构,从而进一步揭示草间弥生的艺术创意与其精神世界之间的关联和奥秘。本文的主题是“封闭与开放”,因此在文中笔者将首先对“封闭”系元素和“开放”系元素进行分别论述,再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前文已经提到,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被归结为很多派别,但我认为,草间的艺术首先是表现主义的。草间的艺术创作和她本人的精神世界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草间弥生1929年生于日本长野县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经营种子生意的富裕家庭。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家庭虽然富裕却并不美满。草间的父亲原是这个家族的养子,与其母成婚后却频频出轨。其母原是这个家族的大小姐,经商能力出色,但个性却十分强悍,控制欲极为强烈,受其父出轨刺激患上歇斯底里症。小草间一次又一次被其母指使去跟踪父亲找情人,尽管她很不情愿。幼年的经历埋下了日后草间罹患精神疾病的种子。10岁左右,她开始出现综合性视听失调症,幻视、幻听包围着她,甚至让她有了自杀的冲动。这种病症一直折磨着草间,却也成了她的艺术才华的来源。然而,草间的母亲坚决反对草间走上艺术道路,为此不惜撕毁草间的作品。这使得草间最终同她母亲决裂,独自来到美国纽约继续她的艺术生涯。在美国,草间虽也经历过一段困顿时期,但终于获得当时前卫艺术界的接纳和认可,与许多前卫艺术家成为了朋友,共同成为当时美国前卫艺术潮流的推动者。草间的艺术才华也在这一段时间到充分绽放。

草间弥生艺术语言内容元素的第一个方面,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草间的诸多艺术符号中可以发现一条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顺序,按照这一顺序,我选取了三个典型符号(闭锁式结构、眼睛、波点)加以阐明。

草间弥生的画作从整体到局部都喜欢使用“闭锁式结构”。首先从整体来看,草间的构图往往是四边封闭,向心发展的,这在图2中表现得非常典型。其次,在局部,草间也很喜欢使用闭锁的细胞式结构,这以图1为典型。在闭锁式结构中出现的具体内容并不丰富,大多可以看作是花草、昆虫的变形。这样的闭锁式结构一方面有一些童趣,花草、昆虫都是儿童喜好的观察对象;另一方面又有一点诡异,主要反映在人脸和眼睛(及其变形)这样的符号上。这样一幅一幅具有闭锁式结构的画作,可以看作是草间关于童年生活记忆的一幅一幅变形了的照片。花草、昆虫是幼年草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记忆,而人脸和眼睛则反映了草间关于那个无孔不入、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的痛苦记忆。草间作品的具体内容并不丰富,又大量使用闭锁式空间,这里其实已经反映出她的整个精神世界的“退行性”特点。闭锁意味着聚焦,聚焦的内容又是幼年的记忆,可以说草间的精神是不断试图回到幼年去修补那时候的创伤。

草间画作中“眼睛”这一元素(图1)具有一定的具象性,又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恰好作为其创作从具象向抽象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此外,从封闭性的程度来看,“闭锁式结构”中还有敞开的空间,空间中还容得下少许如花鸟、昆虫这样的变形物。“波点”则是完全闭合的、密实的,中间已无容纳任何其他物象的余地。“眼睛”的封闭性则恰好处在“闭锁式结构”和“波点”之间:一方面,“眼睛”中还有容纳其他物象的余地,另一方面,这一余地又是非常狭小的,仅容一眼珠(点)而已。

在草间的画作中出现的“眼睛”这一元素,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气质。“眼睛”意味着窥视,意味着监控,意味着“他者即地狱”式的压力。因此才说,这一意象首先来自于草间幼年时那个歇斯底里、无孔不入、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这一元素搭配以草间喜用的重复手法,造成一种令人窒息的牢笼般的效果,这种感受体现了幼年草间并不情愿又一再被母亲迫使去跟踪偷情父亲,以及一再被母亲干涉、反对艺术理想时的窒息感。

草间弥生画作中的另一元素“波点”(图3)则是其封闭系元素发展的顶点。一方面,从内部空间来看,“点”已无容纳任何余物的余地;另一方面,从具象抽象的角度看,点是抽象的顶点,消弭了一切差异性。草间弥生把“波点”作为自己的标志性艺术符号并非偶然。对此通常的解读是“点”来自于草间的综合性视听失调症,但我的解读有些不同。我认为从“闭锁式结构”到“点”的所体现出的“封闭性”的进化,正说明了草间精神中的“退行性”特点。所谓“退行”,就是说“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当然草间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不是某一特定挫折所引起的现实性“退行”行为,而是一种“退行”的愿望。无论她的年岁多大,她的灵魂都停留在了幼年时期,那里有她的快乐和创伤,她一遍又一遍回到过去,试图重复幼年的快乐,并收获缺失的安全和爱。“封闭”是一种拥抱,是一种安全感的体现,那作为封闭之极致的无数“波点”,正可以看作草间灵魂对安全和爱的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草间把她的平面画作命名为“永恒的爱”和“我的永恒灵魂”。

草间弥生艺术语言内容元素的第二个方面,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这类元素大多以“触手”(图4)为其基础衍生而来。

其实“触手”这一元素脱胎自“阳具”,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菲勒斯船》(图5)和《千舟连翩》两件作品就可以看出来。阳具也好,触手也罢,按照草间自己的解释,这是为了克服她自己从小对“性”的恐惧而有意为之,她认为重复再现阳具能够帮助自己克服对性的恐惧。然而我却在此读出一些不一样的意义。触手代表着一种接触外界的意欲,然而这接触的意欲不是迅猛的、强硬的,而是小心翼翼的、柔软的、随时准备缩回的。这里可以看出草间精神世界有着和“封闭”相反的一面,即“开放”。这位“怪婆婆”在她那封闭着的、紧紧攥着安全和爱的内心世界中,还藏着一些对外界的好奇、一点触碰外界的欲望。

“南瓜”也是草间标志性的艺术符号,通常认为这是草间幼时喜欢的一种植物,但我认为这其实是“触手”的一种变形,只要我们注意一下图6就可以发现。南瓜可以看作一簇触角的合抱形态。可以说南瓜这一意既有开放性又有封闭性意味,是一种向外探索之后又囊括回来的意愿。

草间的“触手”既然体现了一种探索、触碰的意愿,那么究竟草间想要触碰什么呢?我认为“天堂之梯”(图7)揭示了这个答案。“天堂之梯”同样也是表达了一种探索、触碰的意愿,可以看作是“触手”的一种变形姿态,然而这一姿态一反触手原本小心柔软的性格,变得挺拔执着,这一装置艺术的命名提示了它的内涵——“天堂之梯”。这是一种向着彼岸世界进行超越的意愿,是生命向归宿发出的终极追问。这样一来,整个触手意象系列的内涵也得到了揭示。

当我们结合“天堂之梯”发现触手的内涵之后,再回过来看《菲勒斯船》,就不难体会到这一装置艺术的意味所在了。船是一种漂泊的意象,徘徊在此岸和彼岸之间,船上布满触手,触手又是对终极的追问。可以说,这艘船是草间在现世生活的灵魂感受,充满着终极追问的焦灼,却又悬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浮沉漂荡,茫然无措。草间是个饱受精神病折磨的病人,常人拥有的许多生活乐趣她是体会不到的,但同样的疾病又给予了她艺术的天赋,让她能体会到一个常人不能体会到的世界,这使她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漂泊,彷徨中追问着生命的流向。

就“超越意象”而言,“封闭元素”与“开放元素”最终其实殊途同归,看看图8《灵魂波光》,单个的波点虽然是封闭的,但无数闪闪发亮的波点却造成了一种宇宙意象,按照草间的解释,她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个亮点,在无数的亮点中,每个单独的个体解体,消融在一种超越性的宇宙全体意象中。也就是说,虽然单个的“点”是内向的、封闭的,但无数的点却呈现出一种超越的、追问的姿态。正是在超越性的意义上,“封闭元素”和“开放元素”消除了对立,走向了统一。

草间对安全和爱有着强烈的渴求,这种渴求可以追溯到她幼年的心理创伤,在成年以后,她依然不断回溯到幼年的记忆里试图修复这些创伤,这种对安全和爱的渴求导致了她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封闭”的倾向。然而,草间依然还保有着某种探索、触碰外界的意愿。这种意愿一般是柔软的、小心翼翼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指向生命终极的追问,草间对于安全和爱的渴望和她的终极追问最终在宇宙和天堂这样的超越世界中得到了统一。

1. [日]草间弥生著.郑衍伟译.无限的网.台湾:木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1.

吴宇杉: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艺术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 瑜

猜你喜欢
波点草间画作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草间情话
学生画作欣赏
波点新玩法早秋变奏
让注意力到你身上来 波点的世界怎能错过
波点,接地气的艺术感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走进草间弥生圆点万花筒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