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5-12-23 02:57刘谋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
关键词:侧脑室脑积水脑室

刘谋君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400)

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刘谋君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400)

目的对比观察实施侧脑室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基础上,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减少急性脑积水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脑脊液置换;临床疗效

脑室出血是临床脑外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属于自发性脑出血的一种,多因非外伤原因而造成颅内血管出现破裂,导致血流进入脑室后使脑脊液循环被阻塞而颅内压快速升高,容易出现急性脑积水影响脑干功能,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形成脑疝而在短时间内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尽快降低颅内压,恢复脑脊液循环、保持循环通路顺畅,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并尽量避免脑积水的出现[1]。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脑室出血患者在侧脑室引流的基础上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共43例,其中24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21~63岁,平均为(43.85±7.16)岁;对照组患者43例,其中22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20~64岁,平均为(44.19± 8.0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以及颅脑影像学辅助检查等证实,均已确诊为脑室出血,发病距离入院时间未超过24 h;排除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超过30 mL或小脑、脑干出血患者,已经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衰竭征象或全身性、颅内感染患者,心肝肾等主要器官带有严重疾病或功能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或血液性疾病患者等[2]。患者入选后均已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所有病例入院后进行积极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血、稳定血压等生命体征、脱水降低颅内压、调节酸碱与水电解质平衡、抗血管痉挛、抗感染等,注意对患者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主要器官功能进行密切监护。对照组患者实施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在积血较多侧的额角作为穿刺点,成功穿刺后将直径2 mm硅胶引流管送入其中,并将其固定高度超过额角15 cm,通过生理盐水对流出的血性脑脊液反复冲洗,并使用稀释后尿激酶向脑室内灌注以促进引流、避免积血凝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进行治疗,以配有10 mg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50 mL置换同等量脑脊液,隔天进行1次,直到影像学结果显示脑室内没有积血为止。引流管拔除指证为脑室引流出清凉透明液体,颅脑CT显示高密度灶已经消失。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脑积水发生情况,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使用统计学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数据。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3]:治愈,病残级别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超过9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肌力恢复超过2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肌力恢复达到1级;无效,未达上述要求或病情加重。显效率为治愈+显效病例数所占百分比,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病例数所占百分比。

1.4 数据处理:通过18.0版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3 讨 论

脑室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病程发展极快,严重者对脑组织的损伤为不可逆性,临床上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脑室出血。原发性出血多源自于室管膜下动脉以及脉络丛血管等,而继发性出血则多因脑实质出血突破进入脑室所致。临床上多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4]。

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对患者脑部组织损伤极大,因脑室出血导致脑脊液循环受到阻塞而形成障碍,进而形成梗阻性脑积水,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颅内压,对脑组织形成压迫而破坏深部的脑组织,继发产生中枢神经性高热、呼吸与循环功能衰竭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较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救治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出血并快速引流,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积水的形成,改善脑室内状况以减少对于神经功能的损伤。

侧脑室引流术操作简单快捷,对患者脑部创伤较小,需要时间短,能够快速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通过侧脑室引流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但单纯被动引流无法保证对血凝块的完全清除,尤其位于深处的体积较大血块容易出现残留。因此在引流过程中应用尿激酶可以使纤溶活性受到激发而促进血块的消融、避免积血凝集,加速引流效率,提高引流效果,亦可以降低感染可能[5-7]。

在进行侧脑室引流的同时实施腰穿脑脊液置换,通过加入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将血性脑脊液快速置换出来,可以排出毒性物质,并有效的降低血细胞等相关因素对于室管膜的干扰[8-10],亦可以促进脑室循环系统通常,减少阻塞的发生,对侧脑室引流效果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脑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积水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实施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基础上,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减少急性脑积水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1]郭海军,韩德清,陈玉光,等.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16-217.

[2]崔元良,陈霞.侧脑室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65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78-79.

[3]马俊.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3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85-286.

[4]杨仕光,魏林平,杨志雄,等.双侧脑室引流灌洗加脑脊液置换疗法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 15-16.

[5]王绪虎,杜丽,段大磊,等.侧脑室引流术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4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36):109-110.

[6]沈小琴.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对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78-2579.

[7]李世学,张芳.微创侧脑室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31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154.

[8]曹守明,李亚非,高鸿,等.双侧脑室引流与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2,7(3):294-295.

[9]钟丽清,曾丽春,曾雪君,等.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6):42-43.

[10]黄志浩,徐建民,陈云峰,等.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穿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3):362-365.

R743.34

B

1671-8194(2015)01-0140-02

猜你喜欢
侧脑室脑积水脑室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侧脑室不对称妊娠结局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