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5-12-24 12:03占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50期
关键词:凡卡想象力想象

占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自我美读中鼓励学生想象

小学语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鼓励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用“美读”的方式阅读课文,通过想象领会作品的意境和主旨,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手段。如,阅读《林海》时,可鼓励学生熟读全文后,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大兴安岭蕴藏的美——山名反差美、自然动态美、内在价值美、内涵意蕴美。真切地体验那种“亲切、舒服”之感受。在想象中诵读,在美读中展开想象,反复品味,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基调,领会作者的主旨。

二、在精讲课文中引导学生想象

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我常常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又能培养想象能力。所以,教师在精讲课文要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找到激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即课文中所呈现的美的事物,如美的人、事、景、物等。“触发点”选得好,学生想象的阀门就会打开。如在教学叶圣陶的《瀑布》一文时,让学生大胆想象“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融入到一种如梦如幻、似神似仙的美妙虚幻境界。通过这样的揣测想象,使孩子们的情感受到了熏陶,在潜移默 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此外,我还适时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增加体验。

三、在依文配画中激发学生想象

边学文边想象,边想象边绘画,这也是激发学生想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上课时,可以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如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和杨万里的《小池》,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绘出图画来,再按照自己的想象把图画设计得更美丽,具有特色,富有个性。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深厚的诗情画意,还能充分挖掘学生想象的潜能,培养审美情趣。

四、在延伸文本中培养学生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凡卡》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怀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

五、在文中空白中丰富学生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 “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小鸭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六、在写作练笔中指导学生想象

作文亦被称为“锻炼思维,培养艺术想象力的头脑体操”,是我们小学阶段习作的重要部分,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如何帮助他们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写成像模像样的想象作文呢?这就离不开想象。例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等习作,都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然绝不止上述几种方法,但是,不管在何时何地,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都要特别注意保护想象的火花。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 。

猜你喜欢
凡卡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