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诗歌鉴赏中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分值

2015-12-24 12:04宋国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50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古诗词诗词

宋国平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解读诗歌时,如果教师仅仅是参照教材、解析、教学参考书等进行评说,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教师没有感情,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谈不上审美体验了。诚如梁启超所言:“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铁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激情澎湃的演讲家,他需要把自己所了解的,通过适合所面对的学生的方式,来讲述给学生听,而不是如机器一般地读字而已。而所谓的感情充沛,则源于教师对这首诗词的了解与热爱。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主要是为了应对高考,而忽视了学生对诗歌的内涵是否真正理解。主要表现在:(1)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而忽略了学生对诗歌是否产生兴趣和真正掌握诗歌的内涵。特别是在高考前阶段,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向学生传授解题技巧。(2)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总是寻找一些接近高考题型的题,针对这些题向学生传授解题技巧。这种急于求成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而学生不懂得诗歌的真正含义,当然就达不到诗歌鉴赏的目的。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古诗鉴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呢?

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营造一种氛围,用诗意的语言,启发学生进入联想想象的空间,在特有的氛围中,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另外,除了语言外,还可以配合绘画和音乐,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与诗词的优美,强化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诗歌鉴赏是一个有情感、有理智的个性化审美过程,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尊重诗歌鉴赏的规律,把握诗歌鉴赏的根本目的,多一些吟诵,少一些分析,多一些快乐,少一些严肃。

一、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诵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带有感情地去诵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富有感情地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良好的诵读习惯,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例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暮春时节繁花迷人眼的绮丽景色描绘得细腻而生动,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更是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即使帆影渐渐远去,可诗人仍然伫立在江边,翘首凝望。这首诗蕴涵的感情深厚却不伤悲,甚至诗中的色彩也是明快的,这是一场富有诗意的离别。因此,朗诵时的语调不宜太过沉痛,而应带着几分洒脱。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诗词的情感美

高中阶段的古诗词都是经过教育部门的专家精心挑选的,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古典诗词要进行详细地剖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对作者当时的情感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享受古典诗词的精神内涵。这时,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展示的画面描述一番。比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作者远游时的见闻和观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做诗歌鉴赏的题目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关注”,从中获取一些对答题有用的信息:1.关注“标题”。2.关注“作者”。3.关注诗歌下面的“注释”。4.关注诗歌的内容。在关注以上几个内容的同时,还要掌握答题技巧。

总之。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学生诗歌鉴赏的分值肯定会大大增加。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