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颅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5-12-25 02:21吴莉娅秦文军王子军
微创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脑细胞植入术达拉

吴莉娅 秦文军 李 通 王子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宁市 530031)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因脑血管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0%。既往研究发现,常规抗动脉硬化及抗栓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1,2]。近年来,颅内支架植入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颅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依然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题之一[3]。我科对颅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显示该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5年在我院行颅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使用依达拉奉治疗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相匹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脑血管狭窄率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TIA或非严重致残性脑梗死者;②血管狭窄率≥50.0%;③术前评估预测球囊及支架能顺利到达靶病变处。排除标准:①30 d内发生过颅内出血或出血性梗死或大面积脑梗死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痴呆者;④对依达拉奉注射液过敏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颅内支架植入 患者在局麻下行一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术中经静脉注射肝素3 000~4 000 U,使患者全身肝素化。在支架植入前,先对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适合病变部位狭窄长度和直径的球囊及支架,再插入引导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缓慢地将支架通过狭窄部位。支架释放后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张开良好,即残余狭窄率<20.0%,且远端血流良好。术毕撤出保护伞、导管和导丝,局部加压包扎回病房,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立即行头颅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后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继续治疗。

1.4 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改善疏通血管、营养脑细胞、调节血压、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用法:患者在术前即开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2周。

1.5 观察指标 脑血管狭窄率计算方法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NASCET)标准,即: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对比患者术前、术后脑血管狭窄改变情况、对比患者手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2周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狭窄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管均较术前显著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术后血管扩张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狭窄程度比较

2.2 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后 NIHS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后第2周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支架植入术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与依达拉奉相关的并发症。

3 讨论

颅内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此类患者,尤其是重度脑动脉狭窄患者,其脑部靶血管供应区域的脑细胞因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相应的脑细胞功能下降,但尚未完全凋亡坏死,处于可逆状态。如果能够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则这部分脑细胞的功能能够部分恢复,从而改善相应的神经功能。

3.1 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的作用 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通过放置颅内支架,可以扩张狭窄的脑血管,改善血管狭窄程度,提高脑组织血流灌注水平,也可以防止斑块脱落引起的继发性脑梗死[4]。本研究结果表明,不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颅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原先狭窄的脑血管均得到明显的扩张,表明该技术改善脑血管狭窄效果显著。

3.2 依达拉奉的作用 然而,尽管放置颅内支架可以改善脑缺血症状,但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后期的脑细胞功能保护和营养改善同样重要,且颅内支架放置后也可能会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改变了膜结构,降低了膜的流动性,促使膜受体、膜蛋白酶、离子通道、膜转运功能障碍,对脑细胞产生明显的损伤,影响脑神经功能恢复[5]。因此,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对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能够清除占位压迫、水肿组织压迫、缺血损伤、再通损伤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从而发挥对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依达拉奉进入人体后变成依达拉奉阴离子,提供一个电子给氧自由基使其变成不带活性的分子,从而抑制膜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减轻羟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毒性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起到保护效果[6]。周蓉靖等[7]研究发现,对于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仅为2.7%,而未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其发生率高达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猛等[8]对依达拉奉减轻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患者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进行观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和多项神经功能评分,且在随访过程中,患者的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比例显著高于未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梅斌等[9]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够显著降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清S100B的水平,而S100B是造成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从术后第1周开始,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这与李清等[10]报道相似,说明依达拉奉能够较好地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此外,观察组患者也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表明依达拉奉的安全性较高。

总之,颅内支架植入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脑血管狭窄情况,而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支架术后的再灌注损伤。二者互为补充互为协同,既较快恢复脑细胞血供,也较好地保护脑细胞,更好地促进了脑细胞再生,使患者更早更好地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 Cruz-Flores S,Diamond AL.Angioplasty for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6,(3):CD004133.

[2] 曹炳华,胡新星,秦 超,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3,8(1):8-10.

[3] Marks MP,Wojak JC,Al-Ali F,et al.Angioplasty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stenosis:clinical outcome[J].Stroke,2006,37(4):1 016-1 020.

[4] 冀翔宇,刘 然,王世端,等.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2):352 -355.

[5] Kikuchi K,Tanaka E,Murai Y,et al.Clinical trial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CNS Drugs,2014,28(10):929 -938.

[6] Onodera H,Arito M,Sato T,et al.Novel effects of edaravone on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revealed by a proteomic approach[J].Brain Res,2013,1534:87-94.

[7] 周蓉靖,徐雄鹰,蔡美琴,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预防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灌注损伤[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62 -63.

[8] 张 猛,方云亮,杜小鹏.依达拉奉减轻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老年患者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18):1680 -1682.

[9] 梅 斌,刘煜敏,李华刚.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S100B的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干预作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17(6):360 -362.

[10]李 清,朱青峰,王国芳.神经节苷脂和依达拉奉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7):29 -31.

猜你喜欢
脑细胞植入术达拉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谁决定你的智商
脑细胞消失记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