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分析

2015-12-25 02:21农桂青
微创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阴式肌瘤体温

农桂青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人民医院妇科,扶绥县 532100)

子宫肌瘤多为良性肿瘤,因患者在生育功能的保留及子宫器官的完整性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备创伤小、医疗费用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安全可行。我院对24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探讨其微创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为(35.6±10.6)岁,子宫体积 <16孕周,肌瘤直径≤10 cm,活动度良好;无盆腔严重粘连,均要求保留子宫;全部符合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黏膜下肌瘤在肌壁间及浆膜下≥5 cm。排除标准为:肌瘤直径>10 cm;严重盆腔粘连;肌瘤在子宫底部位置及子宫>16孕周,肿瘤为恶性;阴道较紧,生殖道有急性炎症;子宫腺肌瘤可能性者。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6 ±10.6)岁,病程 4.3 年,孕周 12.5 孕周,活动度良好;观察组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4.8±11.2)岁,病程4.5年,孕周13.4孕周,活动度良好。对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方面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全麻。两组患者的肌瘤位置、大小、数目,需要借助B超进行定位,并在术前3 d对阴道行冲洗,用肥皂水灌肠,完善术前准备工作[1]。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体位为膀胱截石位,铺手术孔巾,进行常规消毒,切口位置则根据肌瘤位置的不同来选取,并在阴道前穹窿处取前壁肌瘤横切口,在阴道后穹窿处取后壁肌瘤横切口,针对子宫体积大于12孕周的患者,基于肌瘤在子宫外翻的条件下暴露方面的考虑,同时切开了前、后穹窿,在此基础上,纵行切开子宫肌壁到瘤体组织,这样即可实现对肌壁与瘤体界线清楚显示,继而进行钝性剥离,直至完成肌瘤剥除;对于肌瘤较大者,因阴道完整剥除较为困难,在对肌瘤进行剥离时同时行楔形切开,在此前提下,经阴道分块取出,接下来再进行缝合止血,闭合瘤腔,完成此步骤后,置引流管并将子宫还纳腹腔,手术完成[2,3]。对照组采用常规子宫肌瘤开腹剔除术。

1.3 术后随访 及时记录术中出血、术后恢复以及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临床检查进行随访。随诊检查包括体格检查以及盆腔超声检查和妇科检查。随访内容包括可能的不适、妊娠结局、肿瘤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剥除肌瘤重量及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肿,无膀胱、肠管及输尿管等损伤情况,恢复良好。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平均住院天数(d) 剥除肌瘤重量(g)<0.001 0.002 <0.001 0.005 120 78.41 ±30.45 51.35 ±12.83 7.6 ±0.5 286 ±187观察组 120 43.32 ±11.24 56.26 ±11.25 4.8 ±0.7 361 ±223 t值 11.843 3.152 35.656 2.828 P值对照组

2.2 术后体温及排气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为38.8℃,并于69.5 h后体温恢复至正常,观察组术中体温为39.3℃,75.7 h后恢复至正常体温;术后排气时间对照组为21.3 h,观察组为18.2 h;下床活动时间,对照组为22 h,观察组为24 h。两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输尿管、膀胱及肠管的损伤。

3 讨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发展迅速,已在妇科医疗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具备以下优势:①利用阴道的天然通道,使手术创伤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缓解,无腹壁瘢痕,对腹腔的影响较小,利于术后康复;②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术中出血少,不会发生相应的感染情况[4]。就本次的治疗情况来看,术后观察组的恢复时间较快,住院天数更少,且术中出血量也更少(P<0.05),患者的体温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且无发生感染者。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基于空间小的原因,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这点在对邻近脏器探查中显现的较为明显,使手术进行较为困难,易造成损伤。基于此,在手术实施前,需要仔细对肌瘤大小、个数、位置及子宫活动度进行认证评估,对患者的阴道条件进行探查,对涉及到的适应证进行及时详细的掌握,并确保整个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在手术接近尾声的时候,严密缝合子宫,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手术过程中,针对多发肌瘤的患者,在对其剥除大肌瘤时,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相比,不具备直接触诊探查方面的方便性,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直接触诊探查,手术器械要求简单,且有着较为简单的取肌瘤方式,可作为手术方式上的一种创新和补充[5,6]。相比于常规手术治疗,阴式手术操作空间小,所以应当掌握手术指征,注意剔除多发肌瘤,并要进行术前B超肌瘤定位。此外,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应当对小的肌瘤进行尽可能的剔除,对子宫进行严密的缝合,有效地避免创面渗血及血肿形成。另外,在实施手术完毕1~2 d后,应当进行引流,将管拔除的条件是引流液在50 mL以下,并要注意术后的引流量,对子宫创面出血进行有效地预判,并对其术后的体温情况进行及时严密的观察,一旦术后体温超过了38℃,势必会加大子宫创面感染或血肿的可能,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虽然优势众多,但也存在适应证方面的局限。综合看来,其适应的肌瘤结节较小,且能治疗的肌瘤数目较少,以≤2个为宜等等[7]。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虽具备了微创价值,但其成功与医师技术与熟练程度关系较大,更是与特殊器械的配备息息相关,所以目前仍然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在妇科治疗中,对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应当结合病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作为高年资医师,更是要不断地熟练掌握手术的技巧,使患者能得到良好有效地治疗。

[1] 郭凤琴,游颜杰.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9):42 -43.

[2] 于 昕,朱 兰,郎景和,等.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4):288-290.

[3] 刘丽萍,许燕丽,武孟香.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6 -28.

[4] Wei FH,Zhao XD,Zhang Y.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vaginal myomectomy:analysis of 90 cases[J].Chin Med J(Engl),2006,119(21):1790 -1793.

[5] 张 英,汤桂英,冯建军,等.合并剖宫产术史患者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技巧探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4):248 -250.

[6] 袁 媛.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D].南昌: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

[7] 张丽君,屠杰梅,王利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微创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959 -960.

猜你喜欢
阴式肌瘤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什么是阴式手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