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校企共建平台

2015-12-26 08:18夏德洲夏东雨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三段式课程体系校企

夏德洲,夏东雨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2.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校企共建平台

夏德洲1,夏东雨2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2.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就业是校企合作的较高形式,核心是校企双方联合构建课程体系、联合开发课程。本文通过总结湖北工业职院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联合构建课程体系和联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探索了“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人才培养的组织及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思路。

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要坚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推进“校社联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实施“理实一体、学训并重、双师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完善“内外协同、双向评价、质量监控”的管理体制机制。

计算机应用专业为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之一,2011年与省内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签订了联合共建共管专业协议,几年来完善了体制机制,构建与实施了“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对口率、起薪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及沿海地区,服务软件开发、高级软件开发与软件运维及各类相关行业(企业),培养适应软件市场需求项目软件生产、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及软件测试技术服务第一线需要,并掌握大型软件开发的开发流程和开发规范,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进行软件开发和项目组织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主要从事软件编码、运维、测试、实施及项目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定位

毕业生可以胜任大型IT公司的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数据库工程师、高级游戏开发工程师、高级实施工程师、高级系统培训工程师、企业高级ERP、CRM、BRP等项目管理人员。

(三)人才规格

1.知识要求

了解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数据库应用技术、JAVA、.NET三大技术;掌握ERP、CRM、OA等大型项目的开发流程;掌握程序设计基础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软件开发规范、软件开发环境及工具应用和项目组织基础;掌握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软件开发与设计等基础知识;掌握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软件编程技术;掌握桌面、Web(互联网)软件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能力要求

会用Java语言及J2EE规范,完成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三层架构的Java Web项目开发的工作任务;会用C#语言、.Net开发技术,完成.NET平台的项目开发的工作任务;会用需求设计工具完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工作任务;会用Web架构设计,完成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三层架构的系统设计工作任务;会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完成数据库设计的工作任务。

3.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具备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政治素质。

(2)职业素质。具备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素质;具备品行端正,积极上进,吃苦耐劳的素质;具备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素质;具备较强的业务技术,不断创新的素质。

二、“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构建

(一)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面向汽车、旅游等支柱产业的生产、管理和流通领域,分析IT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融合软件开发职业岗位行业企业标准,构建专业“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

(二)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法与步骤

按照市场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学习领域确定、课程体系构建的流程构建课程体系。

1.市场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

在进行对市场、“订单式培养”合作企业及专业毕业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包括:程序员、软件测试和PHP程序员三个岗位,并对每个职业岗位进行描述。

2.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通过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与关键事件调查,汇总主要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描述。

3.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将职业生涯五个阶段的能力要求进行融合,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引导,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描述。根据复杂程度,按照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学习难度范围。在对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提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4.学习领域课程确定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认知规律,结合难度范围,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并对每个学习领域进行设计:包括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业评价等。

(三)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公共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子体系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图1)。公共平台课程主要为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重点培养学习领域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领域由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体现了“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由相近或相关领域课程构建的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渠道。

图1 课程体系结构图

三、“技术技能三段式”人才培养组织与实施

(一)学段的划分与衔接

校企共建“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是依靠校企紧密联合共建共管专业的体制机制,按照现代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对信息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将专业课程分为G1、G2、G3三个阶段组织实施,G1阶段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习惯及掌握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习惯+基础),G2阶段强化学生软件开发的技术、提升编程思想、培养企业项目设计理念(技术+理念),G3阶段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应用企业项目开发技术进行项目实训、弥补应届毕业生项目开发零经验的缺失(项目+经验)。构建符合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上手快)又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后劲足)要求的课程体系,达到培优补差,人人参与项目,培养高素质、强技能、项目经验全覆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ITX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

I:素质过硬,有理想、有信心。

T:技术扎实,有广度、有深度。

X:经验丰富,有机会、有空间。

2.“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逆向工程式课程研发思路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为了准确把握课程内容,必须对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再进行企业调研和院校调研。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进一步确定和细化课程目标,尤其是对不同技能方向目标技能进行细分;通过院校调研,确定课程阶段目标和阶段定位,将G1、G2、G3学段科学划分,有机衔接,尤其是技能点的衔接。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3.以项目驱动+任务贯穿为主线的“双核”内容组织思路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采取以项目案例为主线+以任务模块为主线的“双核”内容组织思路。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采取以任务模块为主线,加深对原理和思想的理解和升华;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采取以项目驱动的内容组织思路,重点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以项目经验为保障的实践实训思路

在校的2年时间里,累计完成10大热门行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旅游餐饮、电力、物流生产、移动通讯、互联网应用、金融电信、游戏娱乐、协调办公)、36个项目、72 000行代码的学习,拥有相当于软件企业2年项目经验;G3阶段开设PMP(项目管理训练)课程,强化训练各行业业务需求分析、项目组织管理、过程控制、版本控制;实践实训强调项目经验的两大前提条件:强调项目案例的系统性,强调项目案例的真实性。

5.以综合素质为突破的进阶培养模式

课程设计根据课程开设所处的阶段,进行系统综合素质进阶培养设计。具体包括自信、阳光、感恩、行动、进取、共赢6种职业心态,适应、沟通、抗压、表达、时间管理、协作6种职业能力,仪表端庄、持续学习、格尽职守、踏实守信、追求卓越、全面发展6种职业准则,帮助学生实现由合格大学生,向优秀大学生,到职业新人的转换。

四、结束语

“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实施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毕业。毕业生的就业率96.49%、协议就业率89.82%,尤其是专业对口率达到98.8%、高薪率80%,毕业生上手快、项目经验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符合企业要求的核心课程开发,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是确保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摆在面前的又一研究课题。

“Three Stages Skill and Technology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

XIA De⁃zhou1,XIA Dong⁃yu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2.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int enrollment,joint training and joint employment become the higher for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and the core is the joint efforts in construct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urse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joint efforts in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curriculum in the key specialty(group)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a national backbone vocational college,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talent training organ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Three Stages Skill and Technology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Three Stages Skill and Technology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G712

:A

:2095⁃8153(2015)05⁃0086⁃03

2015⁃09⁃28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校企共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改革研究”(2014JA02)。

夏德洲(1963-),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与管理;夏东雨(1991-),男,西安医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内科学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三段式课程体系校企
论宋杂剧结构并无三段式
三段式后桥壳环焊工艺分析及改进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