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体育社会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5-12-28 08:28徐畅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社会化创设知识点

徐畅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2)

创设情境在“体育社会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徐畅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2)

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适应新要求、探索新教法、研究新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爱学”、“会学”、“学会”,情境教学正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以及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以此了解学生对创设情境教学的态度,通过资料为论文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结合“体育社会化”这一知识的特点,从而研究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方法,最终达到既定的课堂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情境教学 体育社会化 学生 课堂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事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1]。

体育社会化是人们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当今社会,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主流,在日常生活中,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的谈资,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这一知识点是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这个社会,这一知识点在社会体育学这本书中很重要,同时也是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教师认为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担任本科目的教师很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由于体育类学生偏向于实践,无法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恰恰该知识点理论性过强,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希望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便今后更好的应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情境教学在体育社会化课堂中的应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文献,了解中小学课堂创设情境的过程与方法,为论文设计、调研和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拟发问卷160份,回收率96%,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3 访谈法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与问卷部分填答者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本知识点课堂情况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2.4 观察法

认真观察了解近年来学生在“体育社会化”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和积极性,为论文的顺利展开提供第一手资料。

1.2.5 数理统计法

在计算机上对所获信息进行常规统计。

表1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课堂创设情境教学的态度调查分析

表2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体育社会化”课堂使用情境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社会化的内涵

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科学体系占有重要的学科地位,作为社会学分支和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并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形态去考察它的结构、功能,以及研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而其中体育社会化是人们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体育群体需求的反映,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体育社会化现状。

2.2 创设情境教学的特点

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趋于生活化、形象化,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了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准确的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如果教师一味的将现成的理论灌输给我们,学习氛围会显得较刻板,理解内容也会带来障碍,不利于思维的开拓,当学生在应用时回忆起当时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进一步认知的欲望。

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要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我们的情感互动,学习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创设情境教学的分类

经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多年的学习经验和观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应用现代技术创设情境教学,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模式越来越多的运用先进科技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2]。如:多媒体教学、视频语音教学等。

(2)通过锤炼语言,创设情境教学,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经验和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通过演讲、辩论赛、讲故事等形式让我们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相互进步[4]。

(3)亲自实践,创设情境教学,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5]。”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采取表演、手工操作、游戏、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4)借助背景创设情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在课堂上根据知识相应的补充时代信息、社会百态、经典案例以及名人事迹和典故,以此提高课堂内容的充实性和说服力。

(5)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境,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6],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观察力,如:实物演示、漫画、出示图片视频等。

2.4 创设情境教学与“体育社会化”相结合的互益性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利用情境来创造教学的氛围,往往能开启学生想象之门[7],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同情境的引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体育社会化”这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知识的认知,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最大限度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创造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正是“体育社会化”教学优势所在,也是展示“体育社会化”魅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积极探索[8],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我们能够更清晰的理解体育社会化,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2.5 “体育社会化”创设情境教学的应用手段

在本次调查的160名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中,其中有70%的同学对创设情境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认为在社会化课堂上已经存在了一定情境教学,而也仅仅是简单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图片的形式,所以我觉得目前在体育社会化课堂创设情境教学只是一个初期尝试阶段,另外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72%的同学很支持并渴望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启发思维。同时也有16%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方法有利有弊,一方面达到了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觉得课堂过于花哨,缺少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仅仅只有12%的学生持可有可无的态度,结合调查中与同学们的交谈和讨论,以及剖析教材特点,作者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将建议采取不同的情境进行教学。

(1)适时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能够把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了基础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2)巧用多媒体,发挥影像的作用,让学生耳目一新,全方位的接受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大学生来说略显单调枯燥,我们本身对课堂教学就缺乏兴趣,老师们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利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有新鲜感,看到了教学方式的新颖变化。

(3)用案例创设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理论课教学中,关键是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如果一味的按照教科书上的知识讲解,课堂气氛容易枯燥乏味,实践证明,拉进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距离,让学生融入到实际中,从中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举例教学也是我们所向往的,在调查中学生们一致认为知识点较难理解时,应结合案例可以促进我们加快理解知识点。

(4)亲自实践,在过程中理解知识,感悟真理。

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操作技能,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通过调查大多数同学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其中40%的同学认为该方法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开展情境教学。

2.6 “体育社会化”应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任何教学方法都存在利弊,希望教师可以提高其利用价值,减少它的弊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需要教师展开更多的思考,针对“体育社会化”创设情境教学这一过程,作者预想了如下结果,首先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但是由于创设情境使得教学进度变慢,无法完成完整的教学任务;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努力探索,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高昂的学习热情;最后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根本无法将情境和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反而适得其反。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提出几点建议:(1)教师要科学地、灵活地、合理地创设情境,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进行多方考量;(2)学生要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3)教师要提高自身能力,包括驾驭课堂的能力、自身专业技能等,同时要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4)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等认知情况;(5)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在课堂上一定要投入感情,永远以一颗热情饱满的心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

3 结语

情境教学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一定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帮助我们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运用得当,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并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在课堂上引用该方法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反响也很好,希望可以展现知识魅力,突显“体育社会化”特点,当然也希望该学科的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并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高昂的学习热情。

[1]李轩.论创设情境教学打造有效课堂[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34-135.

[2]杨建国.建构主义与多媒体课件情境的创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10):42-43.

[3]许睦农.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0 (8):131-134.

[4]陈晓亚.开阔学生思维优化情境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5):153-155.

[5]苏彩芬.尝试情境教学提高课堂质量[J].考试周刊,2011(6): 167-168.

[6]丁学廉.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技能[J].兰州课堂内外,2011 (2):61-62.

[7]高红.创设有效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新课改下政治课情境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6):54-5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0:3-5.

G80-32

:A

:2095-2813(2015)10(b)-00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09

猜你喜欢
社会化创设知识点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