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2016-01-05 18:58郁娥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思想政治课原则

郁娥

摘要: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重要桥梁。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文章从思想政治课优化问题设计的重要意义出发,以一堂新授课《企业的经营》为例,着重分析了在问题设计中应坚持的几项原则,并简要指出有效提问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问题设计;原则

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承、方法传授与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的重要桥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一、优化问题,提升思维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并成为推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不过,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问题过难或过易时,学习动机会变弱;问题难易适中,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时,其学习动机就会变得较强,求知欲、挑战欲和表现欲得到充分调动,有意注意、记忆能力、思维状态都会达到比较活跃的程度。

(二)提高有效思维

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要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功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应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问在思维的激荡处,问在质疑的关键处,问在规律的探寻处。巧妙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将学生的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若辅以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三)积极建构知识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知识不能从一个头脑直接植入另一个头脑,即教师不能将已有的知识植入学生的头脑,而是需要学生能动地将知识移入自己的头脑。教师在课堂上理性精彩的提问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起到了纽带作用。学生会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激活认知结构,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解剖问题,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坚持原则,问得精彩

笔者结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企业的经营》一课,来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优化问题设计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情境性原则

问题的起点是“疑”。从何处生“疑”呢?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恰当选择素材,巧妙地设置情境,让问题有据可依。

情景材料从哪里来呢?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因此,情境创设要选用感性直观、符合生活逻辑的生动素材,缩小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其有感而发、有话可讲,增强课堂探究的主动性。

在讲授《企业的经营》一课时,结合学生关心的校园食堂问题,设计了“学校餐厅经营项目(模拟)推介会”这一主题活动,由学生分组选择常州本地3家知名的餐饮企业,模拟他们来校做企业品牌和餐饮项目的推介活动,接受校长室和学生代表的综合考评,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餐饮企业。

在热闹的活动之后,我引导学生反思了几组与企业相关的问题,如:“三组企业代表的推介风格各异,但其中又有很多共性。你能概括出来吗?”在前面小组汇报推介自己选择的餐厅经营项目的特点和优势之后,学生的思维有了强有力的载体,他们能比较准确地归纳出“企业成功经营的三要素”。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在情景探究中得以巧妙化解。

(二)探究性原则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法国作家左拉一语道出了探究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持学生思维的温度与质量,教师的问题设计也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从而引导学生寻求多渠道、多维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还应留下生活化、又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空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感悟知识的真谛。

根据规则,每个小组为了能够在课上顺利地推销自己“代言”的餐饮企业,需要在课前制作一个精美的PPT演示文稿,并由组长上台展示。学生在筹备过程中一直困惑的是:“我们做这个与课本知识是什么关系呢?”为此,笔者做了一份《课前探究操作建议》,对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角色任务、具体要求和理论思考作出说明和要求(下表仅为其中一个流程)。

基于这一设计,学生在准备课堂展示材料的过程中,就踏上了“自学——实践——探究——归纳——反思”的奇妙学习之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实践、课堂展示,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组反思与点拨,顿觉豁然开朗。

本节课尾声时,笔者还出示了一组问题:

(1)欧洲私募巨头CVC公司于2013年12月完成对“大娘水饺”的收购,成为其控股股东。CVC未来考虑将“大娘水饺”作为中式快餐整合平台,在3至5年内推动大娘水饺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请问,这一收购行为属于( )。

A企业兼并 B企业破产

(2) 未来“大娘水饺”准备进一步发展壮大,除了上市募股集资,还可以作何打算?

第一问指向企业发展中出现优胜劣汰出现“兼并”或者“破产”等现象的理解与运用,难度不大。第二问则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为学生拓展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学习第六课的《投资理财的选择》相关内容做了一定的铺垫。

(三)科学性原则

德国有句谚语:严谨慎重,智慧之母。问题设计的科学性至关重要。科学设问既要教师吃透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与深刻内涵,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结构和脉络,也要充分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还要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本课中,我为了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正确的经营战略对企业至关重要”,设置了一个问题:在丽华快餐、银丝面馆、福记大酒店、菜根香、大娘水饺等餐饮企业中,你认为哪家企业一定不会参与食堂经营?为什么?在我的预设中,学生应该普遍选择“福记大酒店”。因为该酒店为“高档酒店”,主要面向高端客户,提供相对豪华的商务或家庭宴请,与校园食堂的“中低端消费”“日常”“快捷”等特点不符,这一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经过反思,我认为,在反对“四风”的背景下,高档酒楼也存在着转战中低端市场的可能性。因此,我将问题改成:“你认为参与食堂经营的可能性最小的是哪家?”这个问题更加科学合理。

(四)主体性原则

问题设计既可以是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兴趣状态、思维能力基础上进行的提问,也可以包含学生向教师提问。一定意义上讲,“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并构建知识,运用既有经验和能力批判性地检视、质疑学习内容的过程。因此,鼓励学生提问是我们优化问题设计的目的之一。

在本节课中,扮演“校长室成员”学生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他们需要自主设计一张《餐饮项目综合考评表》。期间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校方对企业的考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其中哪些方面是校方观察和评价的重点?经过一番思考与争论,他们从经营理念、管理水平、食品安全与卫生、菜式份量与价格、服务水平、企业综合实力等角度设计了详细的评价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理论结合实际,把静态的知识灵动活用到实际生活中,主体性作用得到了较大的发挥。

(五)内容性原则

“有效问题”首先要指向课堂教学任务。因此,设计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设问要不拘泥于教材但要紧扣教材,突出重难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复杂难懂、书本知识和情理逻辑易产生冲突的问题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便于学生深入思考。不同课型问题设计亦有不同,新授课上的问题更多指向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复习课的问题则更多指向运用知识的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归纳、综合、推理、演绎、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都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时做到清晰有效、指向明确、有的放矢。

在本课的知识点中,学生往往在辨别“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点上“大费周章”。因此,结合学生所选择餐饮企业大娘水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菜根香有限责任公司,我设计了一个“连连看”环节,精选了“未来可以像阿里巴巴那样上市经营”等易混易错的知识选项。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两种公司比较表,经过分析推断作出判断并连线,这一灵活高效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化解了难点。

(六)启发性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的有效问题应面向多数学生,难易适中,有一定的启发性,把个别问题设计成充满悬念、趣味或挑战性的形式,让问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能触动学生思维,引发更深的思考与探究。

在课堂活动第三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我的食堂我作主”一环,让学生为3家“企业代表”进行投票,同时思考:在外来企业经营校园餐厅的过程中,校方主要担任什么角色?在校园餐厅消费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树立哪些意识?另外,借着本次课堂探究的契机,请学生联系实际,向校长室写一封信,为推动我校食堂的改革提一些中肯的建议。

这样一来,学生受到启发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将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避免误区,提高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师通过巧妙的设问,为学生作思维的向导,实现由单一到多元,变僵化为灵活,转低效为高效的飞跃。实现质变,需要教师在设问中杜绝以下错误倾向:一问一答,过于容易,华而不实;指向不明,措辞不清,难以理解;随心所欲,求偏求怪,启而难发;只重结果,忽视过程性的探索;提问只求标准答案,不容求异性思维,等等。

对于一线政治教师来说,问题设计的优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极观察,认真钻研,主动实践,归纳,进一步提升个人问题设计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如何提问,提升其思维品质。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思想政治课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精设计,巧提问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