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钢铁集团在英国上市的可行性分析

2016-01-05 05:49陈利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可行性

A钢铁集团在英国上市的可行性分析*

陈利香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逐渐升温,对于A钢铁集团这种优质企业也可以考虑海外上市。2012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经历一场退市风波后,美国市场上市受阻,但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这老牌资本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还是有吸引力的。A集团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优质企业是英国上市比较受欢迎的行业,同时也符合英国挂牌上市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英国上市有可行性,但也存在成本风险、财务准则风险和法律监管风险等。所以,在公司上市前做好上市准备和风险控制是明智的。

[关键词]海外上市;A钢铁集团;可行性

[收稿日期]2015-03-09

[作者简介]陈利香(1980-),女,山西文水人,太原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5.017

[中图分类号]F279.23

一、公司基本情况

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集团)始建于1934年,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其产品有不锈钢和普碳钢两大系列,近千余种品种。主要产品有冷轧不锈薄板、其他不锈钢、热轧普通中卷板、普通钢坯及其他钢铁产品。公司不锈钢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在不锈钢行业处于龙头地位。

从表1中看出,在2009—2013年期间,A集团钢产量稳步增长,从945.61万吨到998.93万吨,增长1.05倍;其中不锈钢产量从247.97万吨到322.56万吨,增长1.3倍;营业收入从1013.65亿元到1459.23亿元,增长1.45倍;利润总额从10.41亿元到5.02亿元,减少52%,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减缓,钢铁行业低迷,成本上升,整体进入微利润时期都是相关的。但在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环境下,A集团积极[CM(22]调整结构,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延伸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不锈钢产业链。

表1 2009—2013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A集团2010-2013年报并整理得出

二、海外上市的动因分析

(一)融资需求

钢铁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上半年大中企业负债率同比去年提高1.37个百分点,达到69.47%。有的企业达到80%以上,个别甚至超过100%,而十年前资产负债率平均50%。说明钢铁行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但仍维持生产。所以银行把钢铁行业视为高危行业,贷款非常困难。A集团董事长李晓波介绍,2012年钢铁全行业的吨钢利息支出高达123元,企业借贷利率高达5.95%,比国外高数倍。从表2中可以看出,“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非常大,多数依靠银行贷款和国家投资。在目前整体经济环境下行压力下,钢铁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低迷,投资环境不容乐观。所以,大中型企业要想降低[CM(22]费用,扩大融资,更多选择海外上市或发行债券,融资成本更低。

表2 截止2014年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工程情况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A集团2013年报

(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近年来国内外钢铁企业不断抢占我国市场,先是我国的宝钢和沙钢等钢铁企业,在不锈钢生产领域分一杯羹;随后国外钢铁企业采用合作、联盟等方式也纷纷抢滩不锈钢市场。如全球跨国公司韩国浦项、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采用合资方式在我国建厂生产不锈钢,促使不锈钢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激烈。从不锈钢行业竞争格局来看,2013年国内不锈钢企业主要是A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广州联众不锈钢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前10 家企业集中度60%左右,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三)稀有金属资源短缺造成成本上升

镍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是重要战略资源。A集团不锈钢已形成年产400万吨不锈钢规模,镍需求量每年有十几万吨左右,2013年镍采购量约14万吨,已经成为最大的镍消费用户。但原料成本一直持续上升,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较大。

(四)提高知名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需要

A集团虽在国内不锈钢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化经营和综合实力方面与世界500强的钢铁企业相比差距还是较大。A集团处于内陆城市,受地域影响,相对偏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往往都是不锈钢消费的大市场),另外也远离海外资源市场。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技术合作、跨国并购等方面核心竞争力不强。通过海外上市,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市这种免费广告,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更有利于A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拓展海外资源。

三、在英国上市的条件分析

(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及特点

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缩写:LSE,简称“伦敦证交所”)是世界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伦敦不仅是欧洲债券及外汇交易领域的全球领先者,还受理超过2/3的国际股票承销业务。进入伦敦市场意味着投资者进入了欧洲的门户。伦敦证交所在伦敦市场扮演着中心角色,它运作世界上最强的股票市场,其外国股票交易超过其他证交所。

伦敦证交所的特点是:(1)上市证券种类最多,除股票外,有政府债券、国有化工业债券、英联邦及其他外国政府债券,还有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其中外国证券占50%左右;(2)拥有数量庞大的投资于国际证券的基金,对于公司而言,在伦敦上市就意味着自身开始同国际金融界建立起重要联系;(3)它运作着四个独立的交易市场。

(二)伦敦证交所上市的要求

海外上市途径,主要通过股票、存股证、债券上市。通常股票发行是首选,虽然发行条件比较高(主要取决于发行人的经营表现),但融资能力强,不需要支付利息。发行债券一般指通过伦敦证交所发行欧洲债券,其要求明显低于股票发行要求。因为债券的市场行情变化一般不取决于发行人的经营表现,而更多的是受利率和通货变动的影响。为了探讨A集团在英国股票上市发行的可行性,我们需要重点介绍伦敦证交所股票发行的要求(详见表3)。

可以看出,主板市场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较适合,而二板市场(AIM)则更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特点,对于高科技企业则是适合在techmark市场发行,相当于国内的创业板但条件更优。

四、A集团在英国主板上市的条件对比分析

(一)A集团要海外上市,符合国家“456”要求

表3 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的标准

A集团不锈是A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后,于1998年6月在国内发行的A股上市股票。2006年6月,A集团不锈向A集团新增发行13.69 亿流通A 股,主要目的是收购A集团钢铁主业资产,这样A集团不锈拥有了从事不锈钢生产与经营业务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整环节的公司。

在我国,对于中资企业尤其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募集资金这方面管理非常严格。中国企业赴海外上主板,需要先满足中国证监会1999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上市门槛要求,即要求上市企业需“净资产不少于4亿人民币,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人民币”,俗称“456”上市要求。A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情况(见表4),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可以申请海外上市融资。

表4 A集团2010—2012年财务数据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A钢铁(集团)公司2012、2011年报

(二)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可行性

由上文分析可知,伦敦证交所经营有主板市场、高增长市场(AIM)和其他专业市场。上市的途径可以选择股票、存股证和债券。对于成熟型或成长型的企业是比较适合主板上市的,而且主板上市的标准也最严格。能满足主板上市的条件,那么其他市场板块就都可以上。上市的途径,股票是首选,不仅因为发行股票融资量大且不支付利息,又提高公司知名度,在伦敦交易所还可快速实现再融资。另外,股票的发行要求最严格,如果能满足股票发行要求,对于债券和存股证都可以实现。基于此,我们结合A集团的情况分析对比在伦敦证交所主板市场发行股票的条件,来确定其上市的可行性。

表5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要求

注:数据来源A集团提供资料整理

首先,主板市场的上市是可行的。从表5对比分析看出,A集团是基本满足条件的,只是在财务报告的编制准则方面与英国存在差异,但这一点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其次,AIM市场上市的可行性。英国伦敦证交所对于AIM上市的条件较为宽松,除了对财务报表按照英美规则或国际规则制定外,基本没有硬性要求,特别是英国市场看好行业,只要保荐人愿意推荐就有申请资格。

综合来看,A钢铁集团公司基本符合伦敦证交所挂牌上市的标准,尚未完全满足的条件可以努力实现。A集团在英国上市是可行的。

五、在英国上市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控制

(一)在英国上市可能存在的风险

1.成本风险。英国主板上市的成本要占到募集金额的10%左右,主要包括上市运营的中介机构费用、股票承销发行费、印刷费、准入费和年费等。其中准入费根据上市后市值确定,从5320英镑(市值小于500英镑)到265988英镑(市值大于20亿英镑)不等。另外,年费以公司每上一年的市值为基础,采用直线法计算,最低5125英镑,最高15375英镑。这些成本都是无法忽视的成本压力。

2.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风险。海外上市一般要求依照上市属地的会计准则,准备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在英国上市可以适用英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IAS)。 欧洲从2005年开始,在编制公司合并报表规定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AS)。由于财务会计准则处理不当造成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变,进而影响上市进程的风险。

3.市场监管及法律风险。伦敦证交所与其他海外证券市场同样,上市要求看似不高,但监管非常严格。假如企业存在过度包装、失真的财务数据或披露信息不充分及时等问题时,就很容易遭遇诉讼。面对诉讼,不仅需支付巨额诉讼费,而且严重损害公司形象,股价走跌。

(二)做好风险防控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英国上市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前做好风险的防控。首先,公司法人治理机构要规范。在英国证交所及相应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其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充分性。海外市场特别重视信息披露程度,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出现虚假信息,对上市公司处罚严厉。这也会影响到国内企业能否上市成功、时间进度及股价等。不成功的例子是2012年3月,稀土开发公司稀土国际在英国AIM市场“破发”,融资额1000万英镑为预期的融资额的1/4。2012年山东清洁能源(奥华)公司在AIM上也表现不好。分析这些企业在英国上市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问题。这必然要求企业有规范的符合国际要求的公司治理体系,独立董事制度、风险监管、内部制度规范等,不断满足英国上市的要求。试想如果企业能成功在英国上市,也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持续盈利模式。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成功上市只是一个更高起点不是终点,能支撑股票价格和市场形象的还是公司持续盈利。这个过程涉及到技术、产品、市场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企业要保持持续盈利,就得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顾纪生,朱萍,朱玲.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分层效应解析.商业时代,2012(6):70-7.

[2] 王晓滨, 陈石.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指南.2版.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 牛芳.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及模式选择分析.现代工业与信息化,2013(9):5-7.

[4] 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http://www.tisco.com.cn/.

The Feasibility of Iron and Steel Group A Getting

Listed in the UK Stock Market

Chen Lixiang

(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a enterprises intending to get listed overseas, so Iron and Steel Group A, among other 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s (AEO), is considering becoming listed overseas. In 2012, Chinese enterprises experienced a storm of delisting in the US market. Though frustrated in the US market, London Stock Exchange, the old capital market, is still of great fascination to Chinese enterprises. Group A, as an AEO of manufacturers in China, is popular in the UK listed industry, and it is in line with the UK listing conditions; that is to say, it is feasible to become a listed enterprise in the UK. However, it will likely to face the risks concerning cost, financial criteria and legal supervision. In this situation, it is fairly wise for the enterprises to well prepare for listing and risk control.

[Key words] overseas listing;iron and steel groups;feasibility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与业务集成研究——基于山西煤炭上市公司实证研究”(201304102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超声滚压处理提高30CrNiMo8钢疲劳性能可行性的研究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预见“小盒子空间”与其可行性的探讨
我国批准2005年海牙公约可行性问题的思考
基于ETC卡的“多卡合一”可行性探析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