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岑巩傩戏剧本内容的特点

2016-01-11 14:06
山花 2015年20期
关键词:阿弥陀佛傩戏文化

蒋 华

论岑巩傩戏剧本内容的特点

蒋 华

岑巩傩文化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融合体,是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国界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也是传统文化中的宠儿。岑巩傩文化的载体——岑巩傩戏剧本,它承载着古老民族苗、汉和侗等族的原始记忆,是仍然“活着的化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

对中国傩文化,欧美和日韩不少学者调查和研究过,如田仲一成的《中国戏剧的起源与产生》、广田律子的《“鬼”之来路:中国的假面与祭仪》、德国儒道夫·布朗德尔的《安徽贵池刘街乡姚姓家族永兴大社的傩及其社会心理学功能》和韩国学者朴广浚的《中国傩戏与韩国假面剧比较研究:安徽省缟溪与庆尚北道河回村的田野考察》等。国内学者对傩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戏剧、民俗和艺术等角度,大多关注傩、傩面具的类型、来源和作用等;他们写出了许多富于学术价值的著作、调查报告和论文,如庹修明、顾朴光和潘朝霖编的《傩戏论文选》,喻帮林的《傩戏与铜仁旅游》,田维跃、吴应仕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德江傩文化》,王秋桂、庹修明的《贵州省德江县稳坪乡黄土村土家族冲寿傩调查报告》,杨德铭的《贵州省德江县傩堂戏及其面具文化考察报告》和陈婷婷的《贵州滚塘寨红苗还傩愿仪式中的傩戏表演》;但对傩戏剧本内容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尽管如此,先哲和时贤对傩文化的研究仍给我们以良好的启发。我们以为,岑巩傩文化能留传至今,这与岑巩傩文化资源的广泛存在是分不开的,更与傩文化资源中那丰富的傩戏剧本内容是分不开的。傩戏剧本内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的趣味性、现实性和传承性三个方面。

傩戏剧本内容的趣味性

岑巩傩戏剧本内容有的人情味浓、趣味十足,能让观赏它的人们心情放松,并于轻松中一乐。如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傩戏剧本《毛鸡打铁》中一和尚出场念白:

当当的锣鼓,请动的神哟喂,请动天神与地神,请动天神哪个玉帝神,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有个和尚不正派,招手招手就拢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回做事出了拐,这回要着棒棒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和尚原来不吃劳,三铺旋网二铺罾,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鱼鳅虾子都打尽,只有黄鳝钻得深。……和尚原来河上混,和尚原来无老婆。我原来永兴(贵州湄潭县的一个乡场)说(娶)一个,转来难过角口河(湄潭县的一个河流汇合处……)。

此段是一和尚出场时的介绍,非常有趣。其中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多次重复,但却重复得十分真诚,重复得十分生动和有趣,引人发笑。显然“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对自己这个不正经和尚的调侃,插科打诨,幽默风趣,十分滑稽。

又如傩戏剧本《出杨泗一宗》和《出柳三、杨泗》中的一段:

柳三:出门撞见羊相公,打不了一头又一头,出门撞见牛相公,打不了一场又一场。

杨泗:要得来,不得来,只等柳毅传书来,行上一里又一里,走上一程又一程,行程不觉来得快,傩堂就在面前存。

柳三:杨相公,十文铜钱丢了一文。

杨泗:九文、九文。

柳三:十个团鱼掉了一鳖。

杨泗:九别、九别。

柳三:三月麦子。

杨泗:起杆、起杆。(岂敢)

柳三:有此,请问杨相公“矮”姓。

杨泗:沿河两岸,春柳相公。

……

王小二:三日不开店,锅底上青苔,昨日才打开,今日两个干儿子进来。请问二位相公,喜欢弹唱,我们中间有个唱唱客最会弹唱,我去帮你请来。(作烟花女子状)

杨泗:王小二我有个对子,你拿去贴在粉白墙上,这边贴个老不老,那边贴个小不小,有个休不休,有个好不好。若还对得着请进来,若还对不着,两个山字请出去……

剧中主要有三人,分别为:替主人斩除妖魔的杨泗、传书请神的柳三,还有一个开店的王小二。人们一般见面时会打招呼,但是不会有这样的话语“杨相公,十文铜钱丢了一文”、“九文、九文”;“九文”与“久闻”相谐音,意即“久闻大名”,相互聊天时也不会有这样的话语“十个团鱼掉了一鳖”、“九别、九别”;“九别”与“久别”相谐音,意即“长久地分别、长久地别离”。相互客气时不会存在这样的话语“三月麦子”、“起杆、起杆”;“起杆”与“岂敢”相谐音,表示谦虚。这些在人们见面相互寒暄时不可能出现的话语但在这儿却真实地出现了,虽然有悖于生活常理,但却又存在某种合理性,形成了喜剧的气氛,十分滑稽。

再如《骑龙下海》中柳毅与算命婆的一段对话:

算命婆:相公,你的年庚生月呢?

柳毅:插篱笆点刀豆。

算命婆:乃是戊申年。

柳毅:睡到半夜朝天一脚。

算命婆:乃是十月生人。

柳毅:老母猪不吃乘寡糠。

算命婆:乃是初九日生。

柳毅:烂田头插立桩。

算命婆:乃是申时生。

柳毅:哦,先生娘,不是的,我屋的八字是拿要你的。

算命婆:场街市上,莫要咚样,好生说,好生说。

柳毅:捧头年。

算命婆:乃是申子年。

柳毅:犁渊月。

算命婆:乃是九月。

柳毅:公羊爬母羊。

算命婆:乃是重阳日。

柳毅:点灯去上床,

算命婆:乃是戌时……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算命人与被算命人的对话绝不是这样,但这些话语却十分幽默,不按常规套路出牌,趣味性十足,让围观的观众于会心中一笑。

傩戏剧本内容的现实性

岑巩傩戏剧本有的则对黑暗社会现实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抨击,让观赏者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傩戏剧本《李龙》中的一段唱词:

正月讨饭是新年,火炮连天是新年。

有钱之人年宵会,无钱之人吃不成。

新房新屋灯笼挂,父子一家酒肉全。

只我李龙生命苦,初一十五走街坊。

场头讨碗米汤喝,场尾讨口残饭吃。

这段唱词真真切切地写出了“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脚基”的李龙,它以真实生活阅历来震撼人们的心灵,描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社会现实,并对黑暗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强有力的抨击。

又如傩戏剧本《八姑》中的一段唱词:

娘呵娘呵莫怨我,

女儿遭祸有原因。

只因为娘逼我嫁,

硬要把花丢粪坑。

郎小公婆又打骂,

石板栽花怎能生?

因为不甘受虐待,

才逃出来把亲寻。

逃出虎口心欢快,

谁知苦海又来临。

在这段剧本唱词中,母亲逼我嫁,正如“把花丢粪坑”,于是给剧本主角八姑带来了无限的痛楚,“郎小公婆又打骂”,在夫家的生活正如“石板栽花”,八姑受尽了虐待,因此选择逃离;这段唱词感情真挚而又强烈,催人泪下,显示了封建买办婚姻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危害与痛楚。

再如在傩戏《勾簿判官》中,判官有这样一段话语:

本判坐堂……地方一切人等,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放火烧山、牛吃田、马吃地、大斗小秤、明瞒暗骗,本判坐堂,三榜告示,告状请进!

在封建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的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这段话语中,不难发现,有些人的田地被姓牛的财主、姓马的财主强制性占有,而有的人则是没办法借债度日遭大斗勒索。总之,社会底层的人物在面对权贵阶层的凌辱时往往是喊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因此他们借傩戏剧本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傩戏剧本内容的传承性

岑巩傩戏剧本剧目大多来自于历史故事《三国》《四马投唐》《罗通扫北》《三下河东》《杨家将》等,这些历史故事对岑巩傩戏剧本内容的充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傩戏《芦花荡》中周瑜与黄忠,四将在交战中的一段表演:

周瑜:周瑜来到公安地,

黄忠:黄忠挡住不放行,

四将:四将提枪来挡住,

黄忠:刀枪相架起火星。

周瑜:周瑜勉强来交战,

黄忠:黄忠举刀劈面轮。(周败下)

黄忠也不将他赶,

收转儿郎马和兵。

显然,这段傩戏内容与《三国》的故事情节是分不开的。

又如傩戏剧本《打虎结拜》:

唐朝九宗李适登基后,鞑靼国造反,罗成奉旨平番,因误中奸计被围困流沙。罗成的两位公子——罗灿、罗坤在家不见父亲的消息,心中十分纳闷。一日弟兄二人外出打猎散心,偶遇一只神虎,被罗灿射中头部而逃,二人追入林中,于古庙前遇一僧人,话不投机而相斗,经几个回答而不分胜负。问清来历,方知此僧人乃是唐朝之帅胡俊德之子胡奎,胡奎也弄清了罗坤兄弟乃唐朝大将罗成之后。都是大唐忠良之后,当下结为生死兄弟,继承父辈遗志,共为朝廷效忠。

这段傩戏内容与《罗通扫北》的故事情节是存在渊源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三国》《四马投唐》《罗通扫北》《三下河东》《杨家将》等与岑巩傩戏剧本内容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也是一种传承关系。

总之,如果从傩戏剧本内容来看,有的有悖于生活常理,引人发笑,极具观赏性;有的则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显示出社会底层人群的呼声;还有的是来源于历史故事,汲取了传统文学的丰富营养。

[1]田仲一成.中国戏剧的起源与产生[J].民族艺术,1997(3).

[2]广田律子."鬼"之来路——中国的假面与祭仪[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儒道夫·布朗德尔.安徽贵池刘街乡姚姓家族永兴大社的傩及其社会心理学功能[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4]朴广浚.中国傩戏与韩国假面剧比较研究——安徽省缟溪曹村傩戏与庆尚北道河回村的田野考察[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庹修明,顾朴光,潘朝霖.傩戏论文选[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

[6]喻帮林.傩戏与铜仁旅游[J].铜仁职业学院学报,2003(2).

[7]田维跃,吴应仕.保护与开发利用德江傩文化[J].铜仁职业学院学报,2008(3).

[8]王秋桂,庹修明.贵州省德江县稳坪乡黄土村土家族冲寿傩调查报告[M].台湾:施合郑基金会,2009.

[9]杨德铭.贵州省德江县傩堂戏及其面具文化考察报告[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3).

[10]陈婷婷.贵州滚塘寨红苗还傩愿仪式中的傩戏表演[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1(3).

本文系贵州省2013年度省科技厅、黔东南科技局、凯里学院科技联合基金计划项目《岑巩傩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项目编号为黔科合J字LKK[2013]34号);凯里学院博士基金项目课题项目《傩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为BS201317)。

蒋 华(1973— ),男,博士,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阿弥陀佛傩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谁远谁近?
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阿弥陀佛》、《毗卢舍那佛》与《天藏菩萨》的图像内容研究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致我越来越小的母亲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