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

  • 南部傩戏,在徘徊中传承
    中国戏曲活化石”傩戏的表现形式之一。“傩”意为“惊驱疫厉之鬼”,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将其分为四个系列:傩祭(即傩仪)、傩俗、傩艺和傩技。傩戏在过去具有宗教和艺术的双重色彩,后受戏曲影响逐渐独立出来。四川南部傩戏、四川芦山庆坛、贵州安顺地戏、贵州德江傩堂戏、安徽贵池傩舞等都属此范畴。傩戏在清朝雍正年间传入四川南部县双峰乡,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部傩戏随着第七代传人杜南楼走出川北,走向国际,在20多个

    廉政瞭望 2023年9期2023-09-23

  • 诚斋杂剧中的泛戏剧形态探究
    斋杂剧中的歌舞、傩戏、说唱、院本等表演艺术的具体特征。关键词:诚斋杂剧  歌舞  说唱  院本  傩戏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5-0153-04对于朱有燉及其诚斋杂剧,21世纪以来学者们展开了多维度、多角度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关于诚斋乐府属于杂剧集或属于散曲集,学术界争论不休。对于朱有燉杂剧的研究,学术界基本从宫廷戏剧来说明杂剧自身的特点。同时,学术界多关注于单类题材的研究,几乎没有

    艺术评鉴 2023年5期2023-06-21

  • 傩·傩戏·傩文化 ——仡佬族傩文化媒体化研究
    间信仰文化之中。傩戏就是傩文化中的一种构成,是为了实践“愿信”而演示给各种神灵看的“戏剧”。傩作为一种文化被人们关注和研究,最初是对傩戏的开始研究。在此我们将把其界定在仡佬族从傩、傩戏到傩文化的实践中来探讨与其他民族傩文化比较的特定意义。一、从傩戏到傩文化贵州傩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再发现”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认为贵州傩和傩戏有多种类型,如傩堂戏[1]、地戏[2]、阳戏[3]、撮泰吉[4]、哑面[5]等。其中傩堂戏影响最大,流布最广,涉及的民族最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30

  • 毛南族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路径*
    等专科学校 莫冠傩戏是毛南族的族宝,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和发展遭遇瓶颈。因此,探索毛南族傩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毛南族傩戏文化的内涵毛南族傩戏是毛南族做还愿的祭祀仪式,毛南语音译为“肥套”。“肥”是做的意思,“套”指的是还愿,直译为—做还愿。毛南族人认为,做一件事情想要顺利达成目标,避免过程中的灾祸和麻烦,就需要事先诚恳地许愿,才能够逢凶化吉。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2022-12-27

  • The Changing Face of YinggeDance
    opera (傩戏) performed in various parts of southern China to welcome the spring, dispel evil spirits, and pray for good fortune.While ancient Nuo opera consisted of religious masks, shamans, and scenes from various folk tales,Yingg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1年5期2021-10-28

  • 溯“傩” 之源, 讨“戏” 之流
    【摘要】 “傩戏”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余绪的“瑰宝”,是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图腾崇拜的遗址,其独具特色的戏剧文化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当追溯“傩戏”的起源时,可从面具谈起。面具是中国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自新石器时期便被赋予神秘、狞厉的艺术色彩和图腾崇拜等象征的艺术形式。上古时期人们在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思潮及意识形态中创造出面具,自此来纵观“傩”之源到“戏”之流,历经文化形式演变,内容遵从不同的主题历程而发展。“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2021-09-22

  • 贵州傩戏音乐研究现状综述
    任余温不减。贵州傩戏资源丰富,研究硕果累累,音乐是傩戏艺术的重要组成之一,整合前期傩戏音乐成果,对后期完善傩戏研究和促进傩戏传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贵州、傩戏傩戏音乐傩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指出:“(傩)也叫‘驱傩’、‘大傩’。古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 此概念是将傩看作一种古代仪式。关于傩戏,曲六乙先生認为“傩戏的起源与产生,不同于南宋戏文和元杂剧,也不同于参军戏、滑稽戏,甚至不同于一般的歌舞剧,而是宗教歌舞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2021-09-10

  •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
    【摘要】 傩戏是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最传统的戏剧之一。傩戏起源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了原始、质朴的风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戏剧。从中国傩戏中诞生的日本能剧逐渐发展成为在日本上流社会中流行的高级艺术。日本能剧保持了最初的精神内核,成为日本代表性的传统戏剧之一。文章從面具、舞台、剧目、装束等方面对中国傩戏和日本能剧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国傩戏和日本能剧的异同,以增加人们对中国傩戏和日本能剧的理解,为此后的研究提供

    今古文创 2021年22期2021-09-10

  • 连续与断裂
    北方现存的最古老傩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固义村民口中,村内举行的“捉黄鬼”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实际上,此项活动并未有任何档案资料的记载,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曾因政治运动一度被中止,直至80年代末期方才恢复,这背后反映出的变化值得深思。考察固义村元宵节期间“捉黄鬼”活动所展现的延续性与断裂性,可以看出清末到当代中国华北一个普通乡村内宗教活动的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民间宗教活动与权力变迁之间的关系。〔关键词〕 “捉黄鬼”;华北乡村;傩戏;黄河文化;乡土社

    社会科学研究 2021年2期2021-06-06

  • 恩施土家族傩戏面具中的美学探析
    )1 土家族傩与傩戏面具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历史之中,巫傩文化流传至今,仍然广泛的分布于民间。而在傩文化中,面具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符号,成了人与神之间沟通的桥梁。傩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属于巫文化。我国傩文化传统历史悠久,主要传播于南方农耕为主的民族。据资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比较大规模和比较完整的傩祭、傩仪活动体系。傩是一种以面具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活动。6000多年前,在阴山岩画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以鬼神为表现特征的岩画。而南方的良渚文化

    卷宗 2021年12期2021-04-14

  • 变革与坚守:新媒体时代池州傩戏的生存发展研究
    50091)池州傩戏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傩戏流传于安徽池州九华山周围的贵池、青阳和石台等县,主要集中于贵池刘街、梅街、茅坦、棠溪、解放、墩上、里山等山村和圩区的姚、刘、章、唐、金、曹、吴、韩等几十个家族。其原先是驱鬼祭神、逐疫驱邪、消灾纳吉的宗教性祭祀活动,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池州傩戏功能发生变化,由祭祀功能向娱乐功能转变。池州傩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研究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1-16

  • 贵州傩戏的传承与法律保护
    摘要:傩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傩戏作为贵州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以贵州的傩戏文化为基础,探讨当今贵州傩戏面临的新发展困境与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探寻一条适合贵州地区傩戏保护发展的新道路。关键词:傩戏;发展困境;法律保护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21 贵州傩戏的概况傩戏又称为地戏,作为一种贵州地方戏曲,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傩”是一种古老的驱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2020-12-23

  • 文旅融合背景下宁都傩戏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策略
    文化。这也是宁都傩戏的当代发展路径。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背景对宁都傩戏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进行分析。傩戏作为江西省宁都县的重要传统文化,对当地的文旅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宁都傩戏概述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其风格古朴,具有非常浓厚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特点。傩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仪式性的活动来保求当地风调雨顺,保佑当地人民的生活富足。宁都傩戏已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非遗”的带动下,傩戏的传承与保护迎来了新的发

    艺术家 2020年12期2020-12-07

  •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里的传承之宝非遗傩戏的坚守与窥探中国“戏曲活化石”傩戏,被称为千年之“舞”,已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记载,从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傩祭的活动,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傩祭已经非常盛行,每逢新春佳节,当地都会请傩神、跳傩舞,祈盼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前,记者前往江西省婺源县采访,用镜头记录了“非遗”傩戏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开戏的罗鼓点响起千年“非遗”傩戏后继有人

    北广人物 2020年43期2020-11-08

  • 赣南傩戏音乐特征及美学价值
    摘要:赣南傩戏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期,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变化而来,动作原始而又优美,被称为“活化石”的傩戏像树根一样盘根错节地深深扎根在赣南这片富饶之地。本文重点分析赣南傩戏音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带来的美学价值,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领略到它的艺术魅力。关键词:傩戏 音乐 特征 美学价值一、引言傩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初形态其实是祭祀神灵、驱鬼逐疫的巫傩法事,随着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由最初的巫傩法事变为带有戏曲色彩的仪式戏剧—

    参花(上) 2020年11期2020-11-02

  • 梅山傩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  要:梅山傩戏,是湖南省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为梅山文化的组成部分,2011 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显示,傩文化体系中,梅山傩戏是唯一一个以蚩尤为傩祖、在湖南中部延续上千年的地方原始剧种,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扩展)的项目。但是当今梅山傩戏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笔者结合前人的建议和实践,就梅山傩戏文创产品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关键词:梅山文化;傩戏;文创产品;非遗一、梅山傩戏概况梅山文化最早是通过傩祭方式以达到通神的目的。梅山傩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2020-10-28

  • 仡佬族傩戏舞蹈文化现状浅谈
    结合,研究仡佬族傩戏舞蹈与仡佬族人民的生活关系。概述务川县仡佬族傩戏舞蹈概况;傩戏舞蹈的分类,对仡佬族的傩戏舞蹈进行舞蹈形态、特征分析;整理仡佬族傩戏舞蹈的伴奏音乐;介绍仡佬族傩戏的文化体现;梳理务川县仡佬族傩戏舞蹈现状。关键词:仡佬族;傩戏;舞蹈文化;舞蹈形态;动律特征一、务川县仡佬族傩戏舞蹈概况仡佬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各个省份,其中96.43%的仡佬族人居住在贵州省,剩下的少数仡佬族民众散居于云南和广西等地。贵州仡佬族人民主要聚居地为遵义务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2020-10-20

  • 重构、构建、创新:池州傩戏传承发展策略探析 ——基于费孝通“文化自觉”视角的考察
    定生存方式。池州傩戏流传于池州①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9年,全市辖1个区、3个县: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九华山周围的贵池、青阳和石台等县,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地方民俗文化,池州傩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具有原始自然崇拜,而且深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10-12

  • 彭水木蜡庄傩戏的历史、现状与价值
    化遗产彭水木蜡庄傩戏是西南地区巫傩文化遗存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木蜡庄傩戏融合了本土俗信与多种宗教文化。彭水地区木蜡庄傩戏不仅保留了完整的傩戏班子,完整的傩面具、服饰和道具,更是当地民间信仰和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关键词:傩戏;历史传承;文化价值一、木蜡庄傩戏的历史起源“傩”是中国古代驱鬼祈福的仪式,傩戏则是随傩礼、傩祭不断发展而成的。关于傩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文,西周时期,开始有了对于傩的文献记载,《周礼·夏官》:“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欧疫”[1]

    百花 2020年4期2020-09-10

  • 浅谈江西傩戏的发展和文化内涵
    源自于《周礼》。傩戏发源自傩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感谢神的保佑并祈祷健康幸福,演出者往往来自于同一宗族,他们在表演时会佩戴面具,这项古老的戏曲仪式具有数千年历史,在宋元时期进入发展高峰。现代戏曲从傩戏中吸取了大量积极元素,这为戏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另外傩戏中蕴含了民俗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大量内容,这也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江西是古时的楚地,这里巫傩盛行,傩戏的发展离不开江西的文化土壤,围绕江西傩戏的发展与文化内涵展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傩戏并感受江西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2020-07-20

  • 戏剧人类学视域下的贵州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作为我国傩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贵州安顺地戏的简单介绍,分析安顺地戏的表演、音乐特征以及面具特色,重点基于戏剧人类学视域下法分析贵州安顺地戏,探寻安顺地戏与傩戏的共性与差异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关键词〕戏剧人类学;安顺地戏;傩戏贵州安顺地戏是以酬神驱魔为目的的原始剧种,来源于原始的舞蹈形式与仪式,目前在贵州省西南部的安顺一带广为流传。安顺地戏又称为“地戏脸子”,是面具表演艺术,从明朝发展至今已经有六百多

    艺海 2020年6期2020-07-17

  • 江西傩戏面谱系整理和数字化研究
    创新。【关键词】傩戏;设计风格;傩面具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15-02一、研究现状江西的傩文化,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赣傩文化作为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原始朴素和奔放的艺术形式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后,对傩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赣傩文化的研究成为热门,其中部分成果还为赣傩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戏剧之家 2020年19期2020-07-04

  • 傩戏研究现状
    戴红霞 陈忠猛傩戏面具服饰一、傩戏研究概览中国傩戏研究经历了从属于戏剧学到成立傩戏学的独立过程。1988 年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傩戏学科的独立,因为这不仅说明了中国傩戏研究团队的管理规范的确立,也表明了傩戏学研究自身规律认识的一个提高。傩戏专家曲六乙系统阐述了傩戏与宗教戏剧和戏曲的区别与联系,傩戏的宗旨在于祭祀,围绕此旨意衍生出来的各种戏剧表演形式。傩戏的地方内容的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完全正式的傩祭中心,而与本土的知识经验、神

    新疆艺术 2020年3期2020-07-02

  • 小学纸艺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策略与意义
    和《纸艺诠释别样傩戏面具》入手,解读纸艺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策略与意义。【关键词】纸艺;傩戏;剪窗一、现状解读(一)传统文化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一颗颗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如何将其娓娓道来,讲给我们的孩子听,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祖先原来这么聪明,生活得如此美好,这么有趣。拿傩戏为例,像一种舞蹈,有着千年的历史,是古代用来驱鬼逐疫的宗教仪式。但是反观教师,大多都不知道傩戏。教师都不知,如何将其介绍给我们的孩子。(二)纸艺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06-23

  • 梅山祭祀乐舞
    梅山祭祀乐舞——傩戏,是古梅山人与神灵对话的特殊方式和重要工具,亦是记录湘中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演化过程的活性载体。梅山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梅山傩戏的渊源、内涵和独特性,使之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关键词:梅山   祭祀乐舞   傩戏   特征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53-03梅山祭祀乐舞是流传在湘中梅山地区

    艺术评鉴 2020年6期2020-05-06

  • 秀山少数民族图腾文化初探
    特征;图腾文化;傩戏中国少数民族图腾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其图腾文化中的图腾崇拜、图腾艺术和各种仪式等等,伴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在逐渐变化或者消亡。“无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形式、一种意识形态、图腾或图腾崇拜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县)地处重庆市的东南方向,因主要居住土家族和苗族而命名。秀山县坐拥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四省(市)交界之地, 其宜居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使秀山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商贸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2020-05-03

  •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演一出地道的侗族傩戏“咚咚推”。天井寨,怀化境内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因侗族傩戏而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侗族傩戏流行于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故又名“咚咚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侗族农耕文明的产物。2006年,侗族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民间生活的戏剧“活化石”傩,是一种以驱瘟避疫为目的的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最初是为了驱鬼逐疫。由于举行仪式时,巫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04-27

  • 在法治思维视域下探究铜仁地区傩文化保护路径
    摘要:“中国傩戏看贵州,贵州傩戏看铜仁”,傩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其现在却面临着断代的危险。本文首先通过对铜仁地区傩文化的元素,包括傩戏、傩面具、傩法师的介绍描绘傩文化的丰富色彩,然后对当前傩文化保护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最后针对问题,在法治思维视域下探讨傩文化的保护举措。关键词:傩文化保护;傩戏;傩面具;傩法师;法治思维1 铜仁地区傩文化概述1.1 傩文化简介“中国傩戏看贵州,贵州傩戏看铜仁”,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的东部,享有黔东门户

    艺术科技 2020年24期2020-03-11

  • 铜仁傩文化研究
    意义。【关键词】傩戏;傩面具;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214-02一、傩文化简介与重庆、湖南等地相连,位于武陵山腹地的贵州铜仁市,是全国著名的傩文化宝藏区,傩文化精湛丰富,是全国至今还传承着古老傩文化的地区之一,有“傩的海洋”的美称。傩文化作为铜仁地区的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被我们重视、保护和开发。铜仁傩文化,传承于何时多有争论,笔者更倾向其诞生于我国先秦时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2020-02-18

  • 傩戏的文化样式演变研究
    邓爱芹摘 要:傩戏是一种源自酬鬼媚神并为人求得“安身立命”的戏剧形态,有“戏剧的活化石”之称。本文从傩戏“美”的形式和“宗教”的内容视角来揭示傩戏本身的文化样式演变历程,同时认为傩戏的文化样式演变经历了从形式与内容原始的、直接的融合到形式与内容的疏离最终达到形式超脱于内容而实现“美”的过程。关键词:傩戏 文化样式 演变傩戏脱胎于对鬼神的敬畏和对自然的“不可说”的一种戏剧形态,并有“戏剧活化石”的美誉。古往今来,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关于“傩”的记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安徽池州傩面具的创意发展的可行性
    :安徽池州作为“傩戏之乡”,自古就有“有傩必有村,无傩不成村”的说法。但池州傩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界和自身发展机制、产业、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传承发展从不同程度上都遭到破坏。本文主要从池州傩戏的历史、民俗文化内涵、视觉形象等角度分析归纳池州傩面具的艺术价值;分析总结池州傩戏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从现代审美理念、消费需求挖掘池州傩面具更多的艺术价值,旨在通过乡村文化与文创设计相结合,为安徽池州傩面具的创意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2020-01-28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傩戏的传承与发展
    今在我国曲艺之中傩戏较为独特,广泛分布在湖南、安徽、贵州等地区。在傩戏中不仅有历史传承而来的传统艺术,还在各个地区吸收很多当地特点,能生动、直接反映出时代变迁。傩戏自身具备诸多历史文化,对研究我国历史、时代革新、音乐发展等方面有一定帮助作用。但由于傩戏独特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传承问题较为关键,如今对傩戏相关研究十分稀少。一、傩戏形成的历史辰州傩戏起源于沅陵县七甲坪镇。沅陵县七甲坪镇位于我国湖南省沅陵县东北部,东与桃园相邻,南与五强溪镇、清浪乡交界,北邻张家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8期2020-01-18

  • 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的保护现状与对策
    王蓓羽摘要:贵池傩戏是流行于安徽省贵池一代的古老稀有的传统戏剧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有一定价值。2006年收录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贵池傩戏无职业班社和专业传承人,如不加以保护不仅后继乏人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韩国江陵地区的重要文化财官奴假面剧有完整的传承教育体系,保护宣传到位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起步较晚,经验匮乏,但是我相信在充分借鉴借鉴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大对

    北方文学 2019年27期2019-10-30

  • 杨云霞:傩戏面具雕刻师
    北有萨满,南有傩戏,流传于贵州省沿河县的傩堂戏是傩戏的一个重要分支,表演的核心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围绕神、鬼、人这一轴心来开展。萨满在乌拉街的张家已传了七代,傩戏在沿河县的杨家同样传到了第七代,这像是冥冥中的巧合,而不同的是,乌拉街张家从事萨满的男丁兴旺,而沿河杨家,却只有杨云霞一个“弱女子”传承了老父亲杨承香傩戏面具雕刻的衣钵。这是一门很耗体力的手艺,在她之前,杨家都是传男不传女。 “到我这代已经是第七代了,我们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父亲从三十几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9期2019-09-10

  • 西南傩戏艺术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研究
    胡李柱摘 要:傩戏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态,随着当下经济、技术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传承与发展疲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从本雅明的“灵韵”“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这几个概念出发,研究傩戏作为一种有“灵韵”的艺术在当下的存在状态,对傩戏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傩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放在别现代视域下,从观众角度出发,分析观众的评价如何使得傩戏艺术中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裂变。同时,技术媒介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使得傩戏展示价值与膜拜价值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3期2019-09-10

  •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研究
    可能。当今学者对傩戏、能剧的研究大多偏向于单独研究或从人类学、文化学等角度进行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这两种戏剧进行归纳、概括,是认识、区别和确定这两种古老艺术“活化石”异同关系的重要手段,将为全面认识这两种古老艺术提供客观、现实的科学依据。关键词:傩戏;能剧;中日比较文学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2-0084-05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2.013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新时代任庄扇鼓傩戏传承人培育路径与更新策略研究
    舞、傩祭、傩仪、傩戏等,是一种综合多种因素的文化现象,可以是一种信仰、一种祭祀礼仪,也可以是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傩戏以其复杂的文化基因、神秘的宗教内容、悠久的历史渊源、自成体系的表现形式一直备受关注。中国傩戏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逐渐消逝,任庄扇鼓傩戏作为傩戏的一种,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本文以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傩戏为研究对象,以当今的新时代为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任庄扇鼓傩戏传承人的培育路径与更新策略。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促进人们对任

    戏友 2019年4期2019-07-13

  • 如何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
    要】黔北仡佬族傩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戏曲的瑰宝,被称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发展和传承傩戏不仅能研究古代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等,同时对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黔北仡佬族傩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把拉班舞谱运用到黔北仡佬族傩戏中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黔北仡佬族傩戏。【关键字】黔北仡佬族;傩戏;拉班舞谱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2019-03-28

  • 宁都中村客家傩戏文化特质田野考察
    的综合性客家祭祀傩戏文化,因其在赣南地区唯一现存,传承至今约600 多年,前后共记载有32 位传人,也就成了目前学术界研究了解赣南地区客家先民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的“活化石”。2006年,宁都客家中村傩戏被成功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曾多次深入中村进行傩戏田野考察,对宁都中村傩戏班子成员及中村傩戏的亲历者、见证者进行了大量口述史访谈。本文拟以中村傩戏田野调查的材料为依据,结合口述史研究方法,试将音乐、舞蹈、历史、民俗、文化等几方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9期2019-03-20

  • 黔南州荔波县尧古寨布依傩戏的社会功能研究
    人记忆深刻的布依傩戏。就荔波县境内来说,傩戏可以分为汉傩和布依傩两种,其中以布依傩最为盛行和独具特色。荔波布依傩戏源于唐宋年间,即傩师们带着猛兽和神的面具跳着驱邪酬神、消灾祈福的舞蹈,是布依儿女生活的真实写照。布依群众把行傩活动称为“做桥”。“小桥”一般在1-3天,“大桥”在3-13天,傩戏唱本全部用布依话唱念,一般富贵人家做“大桥”比较多,反映出布依人对自然、图腾、祖先、神灵以及生命的崇拜,在唐宋时期,许多移民和军队进入贵州之后带来了江南和中原地区流行的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2018-11-15

  • 用活态传承理念保护传承湘西土家族傩戏
    16000)一、傩戏概况傩戏,中国戏曲剧种,被称之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后演变为一种祭祀仪式,并吸取民间歌舞和说唱,逐渐成为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二、湘西土家族傩戏概况(一)湘西地区概况湘西地区又称大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苗族是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据了总人口数的77.2%。湘西地区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等民族艺术更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很多关注。而湘西土

    大众文艺 2018年11期2018-01-27

  • 湘西土家族傩戏演出中的器乐研究
    16000)一、傩戏整体概况傩戏,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大概在商周时期演变成为一种用来驱鬼辟邪的祭祀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民间祭祀活动基础上又逐渐吸取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成为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我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市。无论从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各方面而言,傩戏都是非常值得作深刻调查研究的。二、湘西土家族傩戏概况(一)湘西地区概况: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和苗族是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据了总人口的77.

    大众文艺 2018年11期2018-01-27

  • 看古戏崛起 探戏服创新
    职业技术学院池州傩戏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特征表达,更浓缩了千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对其古服饰以及古服饰的创新进行研究,相信能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从而关注到这一文化,促使其复兴燎原。一、了解池州傩戏池州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了戏剧、美术、历史、宗教,等等。它的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并且保存完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典戏曲之一。池州傩戏通常都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靠着世代

    艺术家 2018年2期2018-01-24

  • 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何东旭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何东旭德江傩戏文化的历史渊源渊源。傩是跳傩﹑傩戏﹑傩舞的总称,它是以驱鬼﹑逐疫﹑酬神等为目的。傩戏最早源于远古傩仪,是一种民族仪式,逐步发展以一种舞蹈的形式存在,称为傩舞,慢慢演变为具有戏剧的色彩,即现在傩戏的初始状态。傩戏从产生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了,它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更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文化事象,其文化底蕴和内涵相当丰富。从古到今,历代王朝对傩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文字记载。商周时期的《周礼·夏官·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6期2017-12-18

  • 浅析湘西土家族傩戏的艺术价值及其传承
    )浅析湘西土家族傩戏的艺术价值及其传承张晓阳(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根据史书记载,傩戏最早起源于远古夏商时代,它被视作中国戏曲的源头、活化石,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傩戏这门古老而传统艺术的发展步伐滞缓,对它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湘西土家族傩戏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大量书籍查阅,对其艺术价值简要总结,并对其传承与保护提出建议,希望为家乡的傩戏发展提供微薄之力。湘西土家族;傩戏;艺术价值;传承一、傩戏的艺术价值湘西土家族傩戏在长期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6期2017-01-30

  • 五溪流域傩戏文献文物挖掘整理与研究
    学院一、五溪流域傩戏的现代文献傩戏内涵丰富,萧冰先生在《傩蜡之风》中提出,傩戏是一种与古代傩仪有内在联系的娱神乐人的戏剧,多戴面具演出。傩戏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主要流传于湘西与黔东北一代的土家、苗家等少数民族地区。湖南傩戏源远流长,战国时期,屈原流放于沅湘地区,模仿民间祭歌创造了《九歌》,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竹枝词》中曾有描述:昔屈原沅湘间,其民迎神……乃作《九歌》……荆楚鼓舞之。《荆楚岁时记》中:十二月八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

    艺术家 2017年9期2017-01-29

  • 民族传统体育视野下黔北傩戏发展研究①
    统体育视野下黔北傩戏发展研究①王宗枝(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2)黔北傩戏是盛行于黔北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它具有较高的宗教价值和艺术价值,还有一定的体育价值,从民族传统体育的角度对傩戏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索其中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对策。民族传统体育 傩戏 发展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5期2016-11-28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傩戏
    化遗产 ——乡村傩戏傩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池州傩戏,起于明代、盛于清朝,主要流布在九华山麓方圆百里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每年正月,九华山下的乡村都要上演这种原始的傩戏,山湖村便是其中之一,然而,自古以来,山湖村的“傩戏”没有职业班社,表演的内容唱腔完全靠口传心授历经千年。傩戏的传承局面尴尬,希望就寄托在了那些少年身上。(摄影/王钰江雨)01自古以来,山湖村的“傩戏”没有职业班社,也没有专业艺人,表演的内容唱腔完全靠

    文史博览 2016年5期2016-05-17

  • 五溪流域傩戏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000)五溪流域傩戏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张文华(怀化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傩戏是我国戏曲种类之一,它的形成基础民间的祭祀仪式,是在祭祀仪式之上融合了民间的戏剧和歌舞。傩戏是一种傩文化,就是一种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老文化。傩戏的历史悠久,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五溪流域的傩戏保留了传统的特色。但是随着娱乐方式的现代化和多元化,五溪流域傩戏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五溪流域;傩戏;文化传承五溪流域地域覆盖黔东、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2016-02-05

  • 高校在辰州傩戏传承教学及地方产业建构研究的思考
    00)高校在辰州傩戏传承教学及地方产业建构研究的思考李燕 (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傩文化是我国一种非常神秘、古老的文化形态,属于原生态文化活动。辰州傩戏也被看成是辰州傩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论述了高校在辰州傩戏的传承价值,提出了构建地方产业的若干设想,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辰州傩戏;传承;地方产业建构一、辰州傩戏的传承价值(一)民俗学价值。辰州傩文化的最初形式就是傩祭。如今傩堂戏演出是一项民俗活动。五溪沉陵地区的辰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湖南梅山傩戏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开发
    5000 年前。傩戏是民间祭祀仪式与民间戏曲相融合的产物,它源于早期人类对于天地鬼神的信仰和原始图腾的崇拜,是远古先民借助魔力表达愿望的一种戏曲。傩戏从湘西沅水出发经长江向全国各地发展,最后广泛流行于川、贵、湘、鄂、赣、徽、陕等省,并衍生出多种流派,还传播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其中,湖南梅山傩戏是众多傩戏品类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原始瑰丽的一种。一 梅山傩戏的流变及其特点(一)梅山傩戏及其演变梅山傩戏,顾名思义是在梅山地区中广为流传的的地方戏。何谓梅山,据《宋史·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07

  • 人文环境对傩戏音乐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地处西南的贵州,傩戏文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不仅引来国内诸多傩戏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而且也吸引了国外学者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相关学者的关注,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行详细、周密的田野分析、调查、研究及整理,可以说在近六十年的傩戏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可谓成果斐然。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一方面是学者(包括外国学者)、民族音乐工作者,在撰写大量的论文、专著,对傩戏音乐积极地加以整理、发掘、保护;另一方面是傩戏音乐的人文环境基础、人文环境的广度却完全呈相反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