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路径*

2022-12-27 18:45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莫冠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毛南族傩戏文化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莫冠

傩戏是毛南族的族宝,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和发展遭遇瓶颈。因此,探索毛南族傩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毛南族傩戏文化的内涵

毛南族傩戏是毛南族做还愿的祭祀仪式,毛南语音译为“肥套”。“肥”是做的意思,“套”指的是还愿,直译为—做还愿。毛南族人认为,做一件事情想要顺利达成目标,避免过程中的灾祸和麻烦,就需要事先诚恳地许愿,才能够逢凶化吉。还愿就是愿望达成之后必须以物质的方式还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毛南族围绕着许愿、还愿逐渐形成了傩戏这一文化习俗。但并不是所有的还愿活动都叫傩戏。许愿有大小之分,还愿亦有大小之别。只有偿还万岁娘娘送子之情和雷王保健康平安之恩的大型还愿仪式才属于傩戏。毛南族傩戏承载着毛南人期望民族人丁兴旺、家人平安健康、来年粮食丰收的美好期待。在表现形式上,它凝聚着毛南族特色的民族习俗,还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面具、绘画等多元素的艺术形态,因此成为毛南族文化的荟萃。

二、当前毛南族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的变迁,毛南族傩戏文化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导致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社会变迁的生存环境挑战

毛南族傩戏文化的盛行与过去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环境越恶劣,人们对傩戏的心理依赖程度越高。毛南山乡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和九万大山丘陵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属于喀斯特地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只能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高,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地一直处于深度贫困之中。毛南族的祖先在山多地少的生存环境中面临着经济压力、意外伤害压力、疾病压力、生殖抚育压力以及情感压力等,生产和生活极为不易。因此,毛南族崇仰自然、崇尚先人的原始宗教观念深刻而普遍。即便物资极度匮乏,但为了保佑家族人丁兴旺和平安健康,毛南族人依然想方设法坚持每家每代都举行傩戏仪式。

如今,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人畜用水问题得以改善,改变了过去人们艰难地从贫瘠的土地和石头缝里刨食的境况,因而动摇了人们靠天吃饭、人祈于天的传统观念。现代化生产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被动依赖状况。此外,当地的医疗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毛南山乡的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根治,产妇和婴幼儿的平安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这大大缓解了毛南族人期盼子孙繁衍、子女健康的心理压力。随着教育的普及,毛南族人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科学意识增强,传统宗教意识逐渐被淡化。而现代娱乐方式的丰富多样,使得毛南族傩戏的文艺娱乐功能逐渐弱化。受汉族、壮族文化的影响,毛南族人在语言和生活习俗上已高度汉化,大多数毛南族青年已不使用毛南语,许多毛南族家庭已基本上不行傩戏仪式。这些变化导致了毛南族人对傩戏文化的情感淡化,其影响力不断减小,甚至面临消亡的境地。

(二)艺术局限的创新发展挑战

毛南族傩戏文化由原始宗教祭祀仪式演变而来,能够流传至今足以见其独特性。而如今面临消亡的境地,除了社会环境变化的因素,还有其本身的艺术局限性。其一,作为一种多元素的混合仪式艺术形态,毛南族傩戏有着浓厚的仪式性特质,而缺乏艺术门类的组合规律。虽然毛南族傩戏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雕刻、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但这些艺术元素并不能够形成完全独立的艺术表演体系。它既没有按照戏剧的角色行当体制,也没有依照舞蹈的表演体系,更没有依据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而是结构较为松散的、依据自身的仪式体制综合而成的。可以说,毛南族傩戏是一种民间艺术,而不是舞台艺术,它与舞台戏剧有着很大区别。舞台剧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强调矛盾的对立及解决。而毛南族傩戏注重的是仪式的效果,以神之口吻教诲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不注重表现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这一特点在艺术审美上的不足在于其中的人物故事未做精雕细琢,故事情节松散,逻辑性不强。而且,毛南族傩戏的表演场地就是在愿主家的客厅,表演者与观众处于同一情境之中,期间会有大量自由而灵活的对话。这是毛南族傩戏独具魅力之处,也有利于师公个体创作才能的发挥。但即兴发挥片段的缺点是带有随意性,唱词和舞蹈锤炼不足。其二,毛南族傩戏的语言使用毛南语,这是它受众范围小、传播面狭窄的重要原因。其三,举行一次傩戏仪式通常需三天三夜,耗时又耗力。因此,毛南族傩戏要在艺术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就需要在主题、情节、唱词、语言、舞蹈、音乐、程序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吸取原有精华的基础上,适当采取新型的、与时代共进步的艺术元素进行再创作。

(三)师公老龄的传承人断层挑战

毛南族傩戏在20世纪60年代曾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遭受打压,许多书籍、面具、服饰、道具等被烧毁,傩戏仪式因此中断了许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老一辈毛南族手艺人的抢救下重获新生,但傩戏的全部舞蹈动作、音乐、情节等已无法全部复原。而且,现存的接班人也越来越少,已严重老龄化,毛南族傩戏面临着技艺无人继承的困境。目前,毛南山乡的主要师公班子仅有5个,能演出的师公仅20人左右,平均年龄60岁[1]。而掌握傩面具雕刻技艺的师傅更是寥寥无几,目前仅有3人,平均年龄62岁。随着老一辈师公相继离去,毛南族傩戏遇到了接班人断层的挑战。此外,毛南族傩戏传统的两种传承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种是家族世袭制,另一种是一对一师徒制。这两种传承方式都不注重社会选拔,选择范围狭窄,授受过程更是带有封闭性,从而加剧了该门技艺的神秘色彩。这在客观上并不利于对毛南族傩戏艺术规律的探讨和发扬,也不利于选拔更优秀的师公后备人才。另一方面,毛南族傩戏还有一项重要的传承规矩,即“儿女双全”“妻子健在”。能担任参演师公的前提条件是师公本人有儿有女,有女无儿或者有儿无女的均不能担任。而担任班首的条件更加严格,除了具备儿有女的条件之外,还要求妻子健在。妻子过世的师公不能担任班首,只能作为成员参演。这一项传承规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毛南族傩戏的原生态面貌,保持其在毛南族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但也限制了对传承人的筛选和培养工作。如今,毛南山乡的年轻人大多外流大城市读书或工作,许多人甚至移居到城镇居住,乡村已留不住青壮年,更留不住精英。如今,不仅愿意举办傩戏的人数在减少,对傩戏感兴趣且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独特的毛南族傩戏文化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消亡的境遇。

(四)经费不足的活力延续挑战

财政资金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对毛南族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在硬件设施方面,环江县目前已建成毛南族博物馆和“盛世祥傩”文化广场,但尚未建立傩戏文化专门的展示馆和传习馆。对于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级别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津贴,相关部门均出台了文件。国家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津贴为每人每年2万元,自治区级和市级为2000元,县级为1500元。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有效保障。然而,国家级与其他级别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津贴相差较大。毛南族傩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仅有一人即谭三岗,其他传承人则是区级或以下级别。每年几千元的经费不足以支撑其开展传承活动,因此,传承人的日常生活依然以务农和打零工为主,跳傩戏只作为业余兼职工作,无精力追求傩戏在艺术上的创新和完善,更无暇磨炼表演功力。由于传承人大多住在乡下,往返县城出席活动还需车费和住宿费等,烦琐的报销程序以及耽误劳作时间等原因也降低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因此,毛南族傩戏文化的传承工作还需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入。

三、毛南族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实路径

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探索毛南族傩戏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其蕴含的核心价值。

(一)促进毛南族傩戏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

我国领导人指出,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2]。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环江县应促进毛南族傩戏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助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17年,毛南族傩戏中的傩面具雕刻技艺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毛南族傩戏文化与产业融合搭建了平台。可见,毛南族傩面具雕刻技艺是一项有市场潜力、具备规模化生产潜力的传统工艺。开创毛南族傩戏文化创意产业,将其中的傩面具、祥鼓、小鼓、花楼等物品制作成精致且富有创意的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出售。在传播毛南族傩戏文化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从文化形态向经济资源的转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还应深度探索“非遗+乡村振兴”模式,围绕毛南族傩戏文化设立乡村振兴就业工坊,招募当地愿意学习民族传统工艺的群众进行培训,不仅可以促进傩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而且可以让当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增加经济收入。

(二)推进毛南族傩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当前,人类正处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的时代,尤其是5G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即使在偏远的山区,也已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这为毛南族傩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前提条件。运用文字、图像、数字、语音、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毛南族傩戏独特的文化形态,这对于毛南族傩戏文化的活态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健全毛南族傩戏文化保护资料数据库。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毛南族傩戏文化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材料,按照毛南族傩戏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艺术形式、特点、核心价值、传承发展的框架进行整合,实现数字化、可视化,以便于查询和传播。其次,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传播。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论坛、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以漫画、微电影、动画、网络直播的方式讲述毛南族傩戏的神话传说、介绍傩面具的特征、展示傩戏仪式中精彩的表演片段等。目前,环江县对毛南族分龙节的宣传方式和力度、范围都比较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电影《傩面》也于2017年成功开机,该片将是对毛南族傩戏文化的全面展示。其三,研发毛南山乡“智慧文旅”。如今,游客对智能化旅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当地旅游局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研发多彩毛南智能导游APP等,集成景点、民俗、地图、交通、食宿、特产、文创纪念品推荐等功能,满足游客各类需求。在景点分布和民俗介绍板块宣传和展示毛南族傩戏文化。

(三)注重毛南族傩戏文化的校园传承保护

青少年是毛南山乡的未来,也是毛南族傩戏文化存续发展的新生力量。毛南族傩戏文化的传承,要注重对毛南族青少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使他们明确自身肩负的继承和弘扬毛南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树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观念。因此,要在当地的中小学校设立毛南族傩戏文化讲习教育基地,编写相应的课外读物,将傩戏文化融入中小学各类课程之中。推进傩戏文化的教育性保护,使毛南族青年一代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从傩戏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精髓中汲取培育自身高尚品格和民族精神的营养。首先,要培育热爱毛南族傩戏文化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培育学生保护和传承毛南族傩戏文化的意识和行为。其次,编写毛南族傩戏文化课外读物。免费发放给学生作为课外读物,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其三,把毛南族傩戏文化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中。可将毛南族傩戏文化作为教学案例和素材,融入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之中,既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育学生热爱和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在艺术类课程中融入毛南族傩戏文化的艺术元素,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目前,环江县的下南中学、环江高中、环江二高等学校对毛南族傩戏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开设课程、组建傩戏文化艺术团、邀请傩戏传承人进校讲学、自编自排“傩舞”节目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加大毛南族傩戏文化传承人培养力度

我国领导人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3]针对目前毛南族傩戏文化存在的传承人断层问题,要创立傩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支持和扶持傩戏传承人成立工作室,开办培训班收徒传艺。其一,在传承人的选拔方面,要打破傩戏的家族世袭制、一对一师徒制的传承方式,以及“儿女双全”“妻子健在”的传承规矩,更加注重社会选拔,扩宽传承人选择的范围。其二,在全社会营造尊敬和学习非遗传承人的氛围。以毛南族分龙节为契机,表彰和宣传傩戏传承人的先进事迹,提升传承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三,要加强对毛南族傩戏文化传承人的培训。一方面,要多方关注上级组织安排的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项目,积极争取名额,尽可能让所有的传承人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建立毛南族傩戏文化传承人培训基地。设立专项经费,成立傩戏文化传承人工作室。组建授课教师团队,邀请国内著名的非遗专家、傩戏师公、傩面具雕刻艺人、其他地区的傩戏传承人等担任授课教师。由工作室定期开展传承人选拔工作,并分期承办培训班,开拓学员的眼界和知识面。其四,要形成传承人监督机制。由于现有的传承人大多住在乡下,且常年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时间一长难免对技艺生疏。因此,要让传承人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定期汇报其参与展览展演、打磨代表性作品、培养后续人才、参加研讨和宣传等工作情况。并根据传承人的表现予以考核和重新认定。

猜你喜欢
毛南族傩戏文化
乡村振兴视域下环江毛南族傩文化保护与利用探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文旅融合背景下宁都傩戏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策略
软陶傩戏面具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