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6-01-14 07:10乔安花沈谢冬刘晓涵卢根娣
护理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肺栓塞

乔安花,沈谢冬,刘晓涵,卢根娣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Qiao Anhua,Shen Xiedong,Liu Xiaohan,et 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nghai 200003 China)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乔安花,沈谢冬,刘晓涵,卢根娣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Qiao Anhua,Shen Xiedong,Liu Xiaohan,et 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nghai 200003 China)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6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病人的临床资料,发现影响VTE发生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年龄在40岁以上、卧床时间>72 h、外科大手术(>45 min)、恶性肿瘤和吸烟;对外科住院病人而言,Autar量表筛查VTE高危病人正确率高于Caprini量表。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危险因素;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识码: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9.032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10B-3672-02

基金项目长征医院第七届护理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141104。

作者简介乔安花,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0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沈谢冬、刘晓涵、卢根娣(通讯作者)单位:20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收稿日期:(2014-12-30;修回日期:2015-07-15)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全身静脉系统的血栓性疾病,它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DVT和PE被认为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1]。VTE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医务人员忽视,我国VTE的发病率为18.1%~64.0%,院内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已构成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成为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了解VTE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对住院病人实施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VTE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60例住院期间发生症状性VTE病人的临床特点,旨在提升护理人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及早识别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防治策略,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满足病人及家属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方法采用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资料,检索2010年1月—2014年6月入院/出院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下肢深静脉栓塞”或“肺栓塞”的病例。排除标准:入院首次诊断为DVT或PE者、深静脉血栓后遗症者、下肢静脉曲张者、下肢以外其他部位血栓发生者。逐一调出原始病案核查。原始病案核查与资料收集由两人完成,一人负责录入,另一人负责核对,最终确定合格病例60例。下肢DVT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PE应用多排螺旋CT下肺动脉造影确诊。诊断标准参考2001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2]、2008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3]。应用Autar量表[4]和Caprini量表[5]对VTE病人进行危险因素评估,评估时间为入科12 h内及术后6 h内,比较两种量表的阳性筛查率。Aurar量表包括年龄、体质指数、活动受限度、特殊危险因素、外伤、手术、高危疾病共7项评估项目,其中“外伤”仅为手术前评估项目,“手术”为手术后评估项目。评估时取病人每个项目所评最高分数计分,总分≤10分为低度危险;总分11分~14分为中度危险;总分≥15分为高度危险。Caprini量表采用修订版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包含了住院病人发生VTE的约40个不同的危险因素,每个危险因素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赋予1分~5分不同的分数,最后根据得到的累积分数将病人的VTE发生风险分为低危(0分~1分)、中危(2分)、高危(3分~4分)、极高危(≥5分)。本研究中将高危和极高危数据合并处理。

2结果

2.1一般资料60例病人中,男32例,女28例;58例为下肢DVT,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2例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60例病人住院时间4 d~120 d(27.38 d±19.37 d);发生部位:1例DVT发生在双下肢,59例DVT发生在单侧下肢,其中左侧37例,右侧22例;年龄24岁~95岁(59.17岁±13.12岁),其中≤40岁3例(5.0%),41岁~60岁31例(51.7%),>60岁26例(43.3%);15例病人有吸烟史,吸烟年限3年~50年,男14例,女1例;单一疾病诊断者32例,合并2种以上疾病2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3例,肺部疾病9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2例;27例住院手术病人VTE发生的时间在术后2 d~60 d(11.0 d±11.9 d),非手术病人VTE的发生时间在入院后3 d~62 d(15.3 d±9.2 d)。

2.2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见表1)

表1 60例VTE病人的高危因素情况  例(%)

2.3科室分布60例病人中来自内科31例,外科29例,住院期间发生1例VTE的科室有感染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风湿科、肿瘤科、消化内科;住院期间发生2例以上VTE的科室有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内科、肝移植科、心内科、妇科,住院期间发生3例以上VTE的科室见表2。

表2 住院期间发生3例以上VTE

2.4外科VTE病人应用两种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测评结果比较应用Autar量表和Caprini两种量表对外科29例发生VTE病人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结果见表3。

表3 29例外科VTE病人应用两种量表对危险因素测评结果比较 例

3讨论

3.1住院病人预防VTE的必要性VTE以其高发生率、高致死率和高病死率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VTE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受到遗传、环境、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生、发展涉及临床诸多学科,贯穿于各科室的医疗护理活动中。治疗非致命性的症状性VTE和相关疾病需花费较大的成本。而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为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加剧了医患矛盾。个别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理论知识陈旧,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相适应,造成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由于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对缺乏,使得此类病人的护理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和盲点。因此,针对VTE形成的因素及早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极为重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VTE的发生,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2住院病人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60例VTE病人中,发病年龄为(59.17±13.12)岁,40岁以上病人发病率占9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27例手术病人VTE发生时间在术后2 d~60 d(11.0 d±11.9 d),非手术病人VTE发生在入院后3 d~62 d(15.3 d±9.2 d),说明随着卧床时间的增长,VTE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本次文献回顾中,外科大手术(>45 min)也是影响VTE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手术操作是发生 VTE的重要危险因素,手术对组织、血管壁的损伤可以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凝血酶原释放,血小板数量增加,并增加血小板黏附性;麻醉等造成血流缓慢,输血等引起血黏度增高,均可诱发血栓的发生[6]。本研究显示有21例病人患有恶性肿瘤,肿瘤类型包括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胃癌、直肠癌、膀胱癌等。

3.3外科围术期病人VTE评估对29例外科VTE病人采用两种量表进行血栓危险因素回顾性评分,结果显示入科12 h以内和术后6 h以内Autar量表筛查VTE高危病人数均高于Caprini量表,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tar量表涵盖了常见的高龄、肥胖、制动、创伤、手术、心脏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生VTE的危险因素,骨盆及下肢创伤、骨盆及腰部以下部位手术、卧床等为高分值项目,体现外科大手术发生VTE的高风险,对外科手术病人具有较强针对性。

综上所述,及早识别住院病人发生VT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VT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乐民,魏林.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259-264.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2):235-238.

[4]罗翱翔,张广清,付秀珍.香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35-36.

[5]Pannucci CJ,Bailey SH,Dreszer G,etal.Validation of the 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 i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patients[J].J Am Coll Surg,2011,212(1):105-112.

[6]费建文,姜军艳,唐燕,等.烟台山医院骨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2,6(2):58.

(本文编辑张建华)

猜你喜欢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肺栓塞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