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2016-01-14 08:19彭素近王英姿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品管圈

彭素近,甘 婷,王英姿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Peng Sujin,Gan Ting,Wang Yingzi

(Huizho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6001 China)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彭素近,甘婷,王英姿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Peng Sujin,Gan Ting,Wang Yingzi

(Huizho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6001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例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留置导尿相关性感染、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及误吸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小儿重症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7.023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09C-3390-02

基金项目惠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Y008。

作者简介彭素近,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甘婷、王英姿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4-10-30;修回日期:2015-08-25)

随着小儿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已成为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1]。PICU是集中救治急危重症儿童的科室,由于患儿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完全无自理及表达能力,护理工作难度大,给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护理行业普遍存在着被动工作模式,工作效率低,且不会主动发现问题,使许多临床护理问题被护理人员所忽视,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造成病人满意度差,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2]。品管圈是通过使工作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自下而上地开展群众性的小圈团体,以共同努力、集思广益的方式,有效、活泼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品管圈活动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国内也有少数护理管理工作者应用品管圈进行护理工作,但尚无将其应用于小儿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报道[3,4]。本研究通过在PICU 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小儿重症护理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价值,旨在为提高小儿重症护理质量提供有力的护理管理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儿童重症病区收治的200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岁~14岁(6.2岁±2.4岁);重症手足口病30例,重度化脓性脑炎11例,重症肺炎32例,病毒性脑炎21例,呼吸窘迫症6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岁~14岁(6.1岁±2.7岁);重症手足口病29例,重度化脓性脑炎10例,重症肺炎33例,病毒性脑炎21例,呼吸窘迫症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依据重症小儿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学习培训,了解掌握品管圈应用方法,并进行考核,使每位圈员均熟练掌握品管圈的活动理念、程序和方法,掌握品管手法的使用技巧,对患儿进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设立品管圈,定期召开圈会。每2个月~4个月进行1次圈活动主题会议,并以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文件为指导,确定圈内会议主题,并评价圈能力。②设定主要提升目标,如提升小儿重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的住院日及经济消耗。③圈内人员采取临床调查的方式,分析可能影响主要提升目标的因素,并利用柏拉图80/20 的方法,得出影响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同时为护理方面的可提高因素),为本周期品管圈活动的主题。④确立活动主题后每位圈员围绕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及见解,由圈长秘书记录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拟定活动计划表,从“4W1H”(“4W”为What、When、Who、Where,“1H”为How)方面考虑,合理安排,画出计划线,之后分阶段绘制实施线,1周~2 周召开圈内活动计划实施会议。⑤绘制“鱼骨图”,将讨论后的原因结果按照鱼骨图绘制要求填写在相应位置上,按照问题的大小明确主要问题,讨论此种问题的发生原因,并通过圈内讨论、文献查阅等方式确立问题的解决方案,于之后的4 个月内实施,并于下次品管圈活动中总结效果,实施戴明环质量控制(PDCA),总结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1.2.2观察指标①患儿家长满意度:通过发放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②不良事件:观察患儿住院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留置导尿相关性感染、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及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③临床指标: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2.2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比较±s)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小儿急救医学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PICU,并在降低危重病儿病死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已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由于PICU护理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对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6]。我国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缺陷,多采取上级护理人员进行分配,基础护理人员执行医嘱的工作模式,其工作模式被动,长期工作后易导致基础护理人员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由于习惯被管理化,导致基础护理人员没有自主管理意识。这也使许多临床护理问题被护理人员所忽视,造成病人满意度低。加之国内护理工作量大,尤其PICU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稍有闪失,都会引起患儿家长不满,甚至发生医疗纠纷[7]。且重症患儿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完全无自理及表达能力,许多看似与护理无关的问题都会被家长责怪到护士头上来。所以如何提高PICU护理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难题[8]。

开展品管圈目的在于巧妙地结合人性管理的激励措施,并使用简易的统计手法,激发最基层的员工对其工作上的要求及挑战,不仅能协助企业达成营运目标,更能带来参与人员工作上的丰富化,达到整体鼓舞士气的效果[9]。品管圈活动被开发出来后迅速被应用于日本各个领域,其开发智慧、开发人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作用也逐渐得到证实。有报道称,已将品管圈设计应用于护理和护理管理中来,主要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10]。唐洪钦等[11]将品管圈设计应用于提高骨科基础护理质量,不但改善了骨科病人各时段的护理水平,且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留置导尿相关性感染、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及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PICU不良事件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圈内积极分析并解决可能影响主要提升目标相关因素有关,通过减少可能诱导不良事件的潜在因素更有利于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住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有关,不良事件的减少对改善患儿预后及降低医疗费用等均有积极意义。此外,品管圈活动还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可能与品管圈活动积极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关,通过强调圈内人员自主性、参与性和管理性,可有效激发其工作热情,增强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从而获得更多的病人及其家长肯定[12-15]。

综上所述,应用品管圈对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小儿重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Kesici S,Kendirli T,Kalkan G,etal.Evaluation report of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urkey(preliminary study for organization of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J].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4,15(4):207-208.

[2]Miller MR,Griswold M,Harris JM,etal.Decreasing PICU 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NACHRI’s quality transformation efforts[J].Pediatrics,2010,125(2):206-213.

[3]皋文君,叶旭春,吴菁,等.品管圈活动及其在国内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26-28.

[4]李琼,王富兰,高建琼,等.品管圈对妇科护士及患者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3,24(46):4390-4392.

[5]张文燕,柏振江,朱碧琳,等.PICU 家长对住院患儿护理风险知情度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103-104.

[6]徐颖,张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9(7A):1752-1753.

[7]施春柳,王燕平,罗会结,等.程序化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36):4434-4436.

[8]闵筱兰,颜云盈,范志华,等.优质护理服务在 PICU 的开展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3,11(3C):841-842.

[9]钟蕊忆,梁凤,曾柳芳,等.品管圈在急诊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77-78.

[10]李斌,曾艳,吴伟.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病人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24-1925.

[11]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病人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12]王瑞云,陈林,田云珍.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57-1159.

[13]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4C):1089-1090.

[14]高元芝.品管圈在医院优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8):100-102.

[15]夏家爱,单春剑,李培培.“品管圈”活动在提升产科健康教育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0(29):7086.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品管圈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