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2016-01-14 08:18查丽俊鲍美娟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培训

董 宁,张 林,查丽俊,鲍美娟

Effect evaluation on AIDS knowledge training for nursing personnel i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ong Ning,Zhang Lin,Zha Lijun,et al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Shanghai 201508 China)

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董宁,张林,查丽俊,鲍美娟

Effect evaluation on AIDS knowledge training for nursing personnel i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ong Ning,Zhang Lin,Zha Lijun,et al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Shanghai 201508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艾滋病知识培训需求及培训方法。[方法]对我院感染科11名护士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其培训需求,结合专家意见确定4个培训主题,运用自学、专家讲座、小组讨论、个案学习、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3个月对干预内容、方法、对护士的影响召开小组讨论,同时发放病人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对象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认同度高,84.82%病人对责任护士健康教育质量表示满意,13.39%病人对护士的心理支持方式及内容表示不满意。[结论]根据护士的需求制订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充分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训对护士工作行为影响的评价。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专业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7.024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09C-3392-03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编号:20124Y056。

作者简介董宁,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张林、查丽俊、鲍美娟单位: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收稿日期:(2014-11-26;修回日期:2015-06-28)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改变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自然史,使艾滋病(AIDS)从“不治之症”变为一个慢性、可控制的疾病,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心理支持、社会支持、信息支持等方面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强,给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AIDS知识水平还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1,2]。护理人员经过系统的AIDS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才能在AIDS诊疗一线发挥应有的作用[3]。通过对我院感染科护理人员AIDS护理培训需求状况的调查,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课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感染科11名护士。纳入标准:拥有护士执业证书,在感染科护理AIDS病人满6个月。排除病假、产假、外出学习等非在岗及研究期间调出科室的人员。其中女10名,男1名;年龄23岁~44岁(29.00岁±5.73岁);工作年限3年~24年(8.09年±6.16年);从事AIDS护理工作年限1年~11年(4.46年±3.07年);专科6名,本科5名。

1.2培训方法

1.2.1评估AIDS护理知识需求2013年12月召开小组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目前AIDS护理工作中自我不能胜任、需要提高的方面。访谈发现多数护士希望在抗病毒药物知识及提高病人依从性方面加强培训。护士反映:“有时候抗病毒药是医生直接给病人的,很多抗病毒药的形状护士都不知道,希望了解抗病毒一线、二线、三线药有哪些;评估病人的依从性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病人如何识别和处理药物的副反应,既能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也能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但因为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完全是凭经验(对病人进行指导) ”。此外护士反映在病人的症状护理及健康宣教方面自信心不足,对病人各种症状(发热、腹泻、皮疹、真菌感染)的护理及宣教希望有详细的护理规范;希望加强沟通能力培训,认为与病人“谈的技巧”需要提高。

1.2.2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对培训对象访谈的结果和专家意见确定培训的主题。然后参考相关资料[4]制订培训手册。①抗病毒药物管理: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的介绍、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②常见症状管理流程:腹泻、皮肤黏膜损害、疲乏。③沟通技巧:如何使用有帮助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行为、如何避免使用无帮助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④依从性教育:依从性与HIV/AIDS的关系、如何评估影响病人依从性的因素、如何指导病人正确认识依从的好处与坏处、如何与病人共同制订个体化的依从性方案。此外,为了便于对抗病毒药物的掌握,制作了抗病毒药物卡片(包括药物模型、常见抗病毒用药组合、服药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反应)。

1.2.3培训方法2014年3月—2014年5月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采取隔周五下午进行培训,每次1 h,共8次,每个培训主题分2次进行。每次培训结束时征求培训对象关于下次培训方式的意见,培训方法有培训手册和抗病毒药物卡片自学、专家讲座、小组讨论、观看关于HIV感染者患病经历的录像片、个案学习、角色扮演等。如邀请2名AIDS临床主任医师分别讲解抗病毒治疗的入选标准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小组讨论AIDS病人症状管理流程和经验,寻找典型个案小组讨论病人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训练如何与HIV感染者进行沟通和依从性教育。

1.2.4评价方法2014年9月于实施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的内容、方法、干预对护士的影响召开小组讨论,同时对病房112例病人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进行测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病人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采用频数和百分数描述病人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采用Claizzi的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护士对培训的评价

2.1.1培训内容和方法多种培训手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但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提高护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参与者反映:“平时参与的培训多为讲座形式,传统的听课,(护士)真的记不了多少,(护士)工作忙,培训时常常听十几分钟就会打瞌睡,而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培训的内容质疑,如何使培训内容更贴近科室的临床情况。抗病毒治疗药物卡片非常好,可以直接用于对病人的宣教。(沟通)培训过程中的角色扮演(让我)第1次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感触很多,学会了如何引导病人说出真实的想法”。

2.1.2培训的临床应用小组讨论中大家反映制订的培训内容重点突出,非常实用。参与者反映:“以前对抗病毒药物的了解是模糊的,这回比较丰富系统了,有信心回答病人的提问。以前对病人抗病毒药物的宣教仅仅是告诉他要按时服药、不要忘记服药,而现在会首先评估病人的工作、身体状况、家人朋友病情告知情况,询问病人最怕出现什么副反应,然后和病人商讨一个合理的服药方案。每次给病人讲解依从性前,我会运用培训的沟通技巧了解病人的想法和心情、评估病人的心理负担,让病人依次排列出造成服药依从性的障碍,运用各种技巧建议病人克服障碍”。此外,培训结束后科室总结培训内容给病人开展了一次团体活动,指导病人如何做好疾病相关症状的自我管理,病人反映非常好。

2.2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见表1)

表1 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教育满意度(n=112) 例(%)

3讨论

3.1根据护士需求制订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研究显示,运用量性或质性研究的方法充分了解护士的培训需求,根据护士的工作环境与角色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与形式,能够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提升护士的AIDS护理能力[5,6]。本研究中为满足护士学习知识的需求,在培训前对培训对象进行评估,发现培训对象对常见AIDS抗病毒药物方案、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应对不熟悉,他们反映“药物是医生直接整盒开给病人的,而关于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病人会询问护士”。王雅西等[7]指出,由于AIDS专业护士培训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AIDS相关知识,在内容安排上,应特别加强AIDS专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傅亮等[8]调查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相关护理需求程度普遍较高,主要围绕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和服药依从性。因此本研究中从护士的自身工作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来设定培训的内容。而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也是在听取培训意见的基础上充分选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学员的积极参与和及时反馈,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示法、游戏教学法、个案分析法等[9]。Uwakwe等[10]指出,无论发放的书面材料如何生动但较少涉及情感领域经历的培训不能达到改变护士行为的目的。如在沟通技巧的培训中,要求每位培训对象与大家分享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沟通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各1次,然后培训老师对每位的沟通过程给予评价和指导。

3.2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评价方式利于培训效果的反馈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价,除了每次培训过程及时听取培训对象的反馈意见外,增加了对培训效果的远期评价来了解培训对护士临床工作产生的影响。培训对象提到“经过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在对病人的宣教过程中应该注重倾听和鼓励病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病人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的调查发现,84.82%的病人对责任护士健康宣教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张林等[11]研究中209例HIV感染者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满意率不足50%。13.39%的病人对护士的心理支持方式及内容表示不满意,说明护士对病人的心理疏导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培训中可邀请HIV携带已久的感染者参与,在培训中尝试角色互换,观察病人扮演医务人员对护士扮演的病人的各种问题的解答方式,探索病人渴望的沟通和心理支持模式。

3.3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为了不影响临床工作和确保培训对象的全程参与,本次研究仅针对科室的部分护士。对于科室的其他护士,可采取培训培训者模式(TOT)[12]进行培训,这样同时可检验培训对象对已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黄艳华,李萍,李青.新疆艾滋病高发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5-38.

[2]李丽,李映兰,曾凯,等.注册护士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现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2):121-127.

[3]Burgess J,Watkins CW,Williams AB.HIV in China[J].J Assoc Nurses AIDS Care,2001,12(5):39-47.

[4]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5]Lin Zhao.Strengthening nurses’ capacity to provide HIV care in China[J].J Assoc Nurses AIDS Care,2010,21(4):356-363.

[6]Pisal H,Sutar S,Sastry J,etal.Nurses’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in India increases HIV knowledge and reduces fear[J].J Assoc Nurses AIDS Care,2007,18(6):32-43.

[7]王雅西,绳宇.对艾滋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教育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06-610.

[8]傅亮,胡雁,卢洪洲,等.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1):24-27.

[9]黄艳华,李萍,贲艳丽.参与式教学在艾滋病护理师资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77-1079.

[10]Uwakwe CBU.Systematized HIV/AIDS education for student nurses at the university of Ibadan,Nigeria:Impact 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compliance with universal precautions[J].J Adv Nurs,2000,32(2):416-424.

[11]张林,傅亮,董宁,等.HIV感染者健康教育满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23):66-67.

[12]李萍,李青.培训培训者模式在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10-12.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CEDIA/CIT培训(北京站)顺利开启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1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九)
CIT培训学院2021线上培训系列报道(八)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会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