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影响

2016-01-14 08:19吴伦卉刘永霞席凡捷张亭亭刘腊梅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穴位注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吴伦卉,刘永霞,唐 晴,王 蓉,席凡捷,张亭亭,刘腊梅

Influence of point injection with meridian flowing Na Zhi

method 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Wu Lunhui,Liu Yongxia,Tang Qing,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610072 China)

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影响

吴伦卉,刘永霞,唐晴,王蓉,席凡捷,张亭亭,刘腊梅

Influence of point injection with meridian flowing Na Zhi

method 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Wu Lunhui,Liu Yongxia,Tang Qing,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610072 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腺苷钴胺肌肉注射,观察组病人实施子午流注纳支法择时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病人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注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神经传导功能。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子午流注;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7.036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09C-3418-0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吴伦卉,硕士研究生,单位: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永霞()单位: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唐晴、王蓉、席凡捷、张亭亭单位: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刘腊梅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14-08-04;修回日期:2015-08-2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第6版糖尿病地图,我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 840万人,居全球首位[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感觉神经受累较早及肢体疼痛、麻木为主要特点,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2]。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糖尿病足、夏洛克关节和截肢等情况[3]。最终疾病导致病人残疾,严重影响糖尿病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临床报道DPN发病率为50%~80%[4],DPN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减轻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症状,延缓神经病变的进展,降低DPN所带来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对DPN病人实施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注射干预DPN,探讨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注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症状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三级甲等中医院治疗的DPN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年龄40岁~70岁;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病人;符合2010年版CDS制订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的DPN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5]中DPN症状;入组前1周血糖平稳,空腹血糖<8 mmol/L,随机血糖≤10 mmol/L;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符合相关医学伦理规定与要求。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依从性差;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病人,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有急性并发症的病人,如低血糖、乳酸中毒等;合并严重的肝肾损害、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病、慢性乙醇中毒等;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注射部位皮肤有创伤者。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6.60岁±7.20岁;糖尿病病程14.90年±8.60年。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66.70岁±5.42岁;糖尿病病程15.80年±5.05年。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1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腺苷钴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侧注射0.5 mg药物,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根据循经按时取穴,每周周一、周三、周五辰时(07:00~09:00)穴位注射,其余时间给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穴位注射选择合适的体位,取双侧足三里穴,用5 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的腺苷钴胺1 mg,于穴位处皮肤消毒后进针,垂直进针1.0 cm~1.8 cm。进针深度根据病人体型胖瘦而定,待病人出现酸胀感觉后回抽,如无回血则将药液注入穴位,每个穴位1 mL,含0.5 mg腺苷钴胺。

1.3观察指标采用肌电图检查显示肢体深浅感觉。显效为四肢末梢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消失,腱反射正常,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提高>5 m/s;有效为腱反射有所恢复,MCV或SCV提高<5 m/s;无效为症状无减轻,腱反射无恢复,MCV或SCV无明显改善。

2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后MCV及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3.1DPN发病特点及病因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首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像手套或袜子状,并且伴随麻木、刺痛、灼热或踏棉垫感觉,有时也会伴有痛觉过度敏感,出现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疾病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萎缩和肌瘫痪[6]。目前,DPN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与代谢障碍、血管障碍、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异常、氧化应激、遗传等有关[7]。随着我国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出现DPN的糖尿病病人也越来越多。据文献报道,糖尿病病人DPN患病率约为53.6%[8]。DPN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着病人以后的生活质量。对DPN病人进行早期干预将有效降低足溃疡和截肢的发生率。本研究运用中医学的优势,探讨有效治疗该病的方法,减轻症状,改善病情,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中医学对本病病名没有明确界定,根据其肢体症状,归属中医之“麻木”“血痹”“痛症”“痿证”等范畴[6],认为气阴两虚、痰浊淤血痹阻脉络是消渴病发生并发症的病理基础[3]。

3.2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DPN病人神经症状穴位注射又叫水针疗法,它结合了腧穴、针刺、药物三者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刺激点。针刺的机械性刺激和药物的化学性刺激对穴位产生刺激,药效增加,并且药液在穴位停留时间增加,持续刺激穴位,增加治疗效果,疏通经气。有研究证明,穴位注射具有药效高效性,可以产生与静脉注射等同或更强的药效,药效强大且迅速[9]。本研究穴位注射药物为腺苷钴胺,腺苷钴胺在体内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核酸的合成和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腺苷钴胺在体内是由维生素B12与5-脱氧腺苷形成。腺苷钴胺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辅基,缺乏时大量丙酰辅酶A堆积,形成单链脂肪酸,这种非生理性脂肪酸可直接影响髓磷脂的形成,造成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改变,而出现麻木疼痛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10]。使用腺苷钴胺抑制神经髓鞘异常的脂肪合成,阻断脱髓鞘的发生和发展,促进髓鞘蛋白质和类脂的形成,以保证髓鞘的修复,并可促进神经膜细胞的增值,达到促进周围神经恢复的目的[11]。穴位注射腺苷钴胺能改善DPN病人神经传导速度。本研究将子午流注理论引入穴位注射中,人体内气血运行出现周期性开合,逢穴位开时气血旺盛,逢闭时气血衰退,在治疗时掌握好穴位开合时机,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调和胃肠、补益气血、强筋壮骨、防病健身的功效,是治疗DPN的主穴。足三里在十二经络上属足阳明胃经,气血流经胃经是辰时。选择在辰时对DPN病人进行治疗,足三里在此时因气血旺盛而出现“开穴”,选择在这个时间进行穴位注射,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使DPN病人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能明显改善DPN病人的神经传导功能。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注射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通过在穴位中注射药物,既有药物的作用,又有针刺疏通经络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引入子午流注理论,对穴位注射的时间有严格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其能够严格遵医嘱在特定时间实施穴位注射,保证其疗效。

综上所述,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穴位注射治疗DPN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印证了中医护理在临床治疗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也为中医护理在临床的深入切实开展提供了有力证明。该方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疗效确切,费用低,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国际糖尿病联盟.中国2013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 840万人[EB/OL].[2014-05-14].http://www.doc88.com/p-9923642473342.html.

[2]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638-640.

[3]叶翔,秦波,张玮,等.电针开四关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5-47.

[4]王建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药物治疗近况[J].天津药学,2002(14):26-28.

[5]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2:49-52.

[6]杨丽.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8.

[7]石玥.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5.

[8]Jarso G,Ahmed A,Feleke Y.The prevalence,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in Tikur Anbessa and St.Paul’s Specialized University Hospitals,Addis Ababa,Ethiopia[J].Ethiop Med J,2011,49:299-311.

[9]刘祖舜,周爱玲,丁斐,等.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性[J].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31-34.

[10]朱肖群,湛世清,黎华九.弥可保与654-2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295-296.

[11]任贵英.腺苷钴胺联合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6,27(5):488-489.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穴位注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