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尿检的临床意义

2016-01-17 08:22华继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4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蛋白尿系统性

华继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浙江 杭州 31000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蹄组织疾病。此病多发于青年女性。此病具有发病隐袭,病情进展缓慢的特点[1]。肾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出现的一些外来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可使其B淋巴细胞高度活跃增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从而可损害其肾脏导致狼疮性肾炎。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出现的内源性抗原的DNA可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并与循环中抗DNA抗体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损害肾脏[3]。进行肾活检是临床上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并发肾损害的主要方法。但进行肾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不易被患者接受。最新的临床研究发现,进行尿检可准确地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并发肾损害。为了进一步证实进行此项检查的临床意义,我院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我们将这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对参与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6例。他们的年龄在22岁~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12.1)岁。在参照组研究对象中,有男性9例,女性21例。他们的年龄在20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11.9)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我院对这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尿检,具体的检测项目包括:①尿蛋白。随机取1份患者当日的尿液,使用干化学定性分析法进行尿蛋白定性,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在2h之内完成检测。②尿微量白蛋白。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③肌酐。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进行检测。④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使用福建省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检测。⑤尿α1-微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然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尿蛋白定性及尿mALB/Cr、尿NAG/Cr和尿α1-MG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57.69%,其尿mALB/Cr、尿NAG/Cr和尿α1-M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对象,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尿蛋白呈阳性的患者其尿mALB/Cr、尿NAG/Cr和尿α1-M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尿蛋白呈阴性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尿检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进行肾活检是临床上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并发肾损害及其肾损害程度的主要方法。但进行肾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行尿检逐渐成为判断患者有无肾损害的重要依据[4]。为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并发肾损害而进行的尿检项目主要包括尿蛋白、尿mALB、Cr、尿NAG和尿α1-MG等。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表现。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剧烈运动后进食高蛋白饮食及各类肾脏疾病和肾血管病。单独出现蛋白尿并不能判断患者的肾脏是否出现损害[5]。但对出现蛋白尿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等联合检验,就可以判断和预测此病患者是否并发肾功能损害及其肾损害的程度[6]。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不存在白蛋白,故存在微量白蛋白尿说明患者的肾脏有异常渗漏蛋白质的情况[7]。尿NAG是一种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尿NAG的活性可反映肾实质病变。正常机体的尿液中检测不出尿NAG,只有当肾小球细胞受损时才能检出尿NAG[8]。有研究表明[9],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肾损害患者尿液中的尿mALB/Cr和尿NAG/Cr的水平可明显高于健康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对象,其尿mALB/Cr、尿NAG/Cr和尿α1-M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中尿蛋白呈阳性的患者其尿mALB/Cr、尿NAG/Cr和尿α1-M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尿蛋白呈阴性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尿检可准确地判断其是否并发肾损害及其肾损害的程度。此方法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的优选方法。

[1] 侯成成,金欧,张曦,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新医学,2015,46(11):743-747.

[2] 王关允,李宝全,巩路.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19(1):58-60.

[3] 白宁,赵小莹.狼疮性肾炎伴急性肾损伤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J].人民军医,2014,57(10):1093-1094.

[4] 廖洪.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狼疮性肾炎诊断的多指标临床评价[J].四川医学,2014,35(1):156-158.

[5] 张志芳.健脾益肾汤联合泼尼松序贯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9):46-47.

[6] 傅林金,金容香,袁海琼.血清CysC和U-mAlb/Cr及Hcy在狼疮性微小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3):312-314.

[7] 任传路,沈红石,蒋天如,等.血清胱抑素C、超敏CRP和尿微量白蛋白对初诊SLE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59-5360+5363.

[8] 吴智慧,唐小铁,王艳娥,等.NAG酶、γ-谷氨酰转移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5):627-629.

[9] 鲜玉萍,马韬.尿mALB/Cr和尿NAG/Cr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监测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677-678.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蛋白尿系统性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