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探讨

2016-01-19 13:04赵文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财会专业

赵文伟

摘要: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作为热门的财会专业如何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进行衔接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分析了财会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中高职衔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财会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措施。这对践行中高职衔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财会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9402

在201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职业技能、提高就业水平的重要职责,所以我们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起步比较晚,但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蓬勃发展,其中的中高职衔接已顺势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尤其是对于中、高职会计人才的专业培养问题是我们要了解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从财会专业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现状出发,认真分析了衔接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

1我国财会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院校众多专业中会计专业所占比重非常大,但在部分中、高职院校中,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没有提上日程。这些院校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及师资结构等方面都不是很完善,跟高等院校比起来存在很大差距。从我国经历过数十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环节把控、考核体制等方面的不断加强和完整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中发现中职学生在毕业以后,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选择高职教育,但如果让他们继续读高职就能在稳步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专业能力,这样一来我国才能真正做到中高职教育有效合理的衔接。

2我国财会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2.1中高职教育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是职教司和高教司,正因为两个部门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协作,导致中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衔接。所以被这两个部门管辖的中高职院校间也缺乏良好的沟通。长期以往这种不融合就会导致矛盾的发生,久而久之,中高职教育的内部衔接会受到严重影响。

2.2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度不够,缺乏统一规范的课程标准

2.2.1专业课重复较多

高职教学中授课内容涵盖了中职的课程,比如《财务管理》、《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等,这样的课程重复率高。由于教材本身内容过于陈旧、庞杂,一些理论深奥难懂,容易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不能有效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欠佳。此外,由于中高职院校在教材储备方面不够充分,这些院校经常不约而同地选用高教出版的专业课教材,造成在许多课程上,高职学生用的教材和中职学生一样。长此以往专业课程的重复会周而复始。这些都是因为中、高职院校事先没有良好的沟通,让学生盲目学习,这样的衔接是缺乏统一规范的。

2.2.2基础课程的掌握薄弱,实训只停留在表面

中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模块大多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及实训课组成,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学生的基础课程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这样一来就不能良好的辅助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而实训偏重账务处理,究其本质还是对会计制度、准则的继续讲解,实际就是做简单的凭证和账簿。所以这样的实训还是不能匹配公司用人需求的。

2.3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有的中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时只是照本宣科,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在企业、在社会中的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失相应的操作技能。因此,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有效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从而造成中高职教育无法有效衔接。

2.4中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制不明确

在学校的会计教学中,始终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不匹配、不融合的现象。在教学环节上,学校还是注重理论的讲解,突出会计准则、制度、核算方法等。但会计领域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虽然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但始终还是没有激发学生实践技能的潜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根据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及考评能力来实践,因为他们对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的了解不够充分,长此以往实训课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际性。

2.5成绩考评体制不完善,缺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学生成绩的考评还在沿用传统方式,用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这样的考评只注重某次成绩的结果,有很大偶然性,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查。长期以往,学生平时可能就不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在考试时投机取巧,这违背了考试本身的目的。另外,学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会计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等的力度不大。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

2.6学校生源不足,缺乏声望,社会认可度低

我国中职院校以招收初中生为主,高职院校大多招收的都是高中生,所以招生生源少,这就导致了中职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少。由于受外部条件限制,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再加上学校声望不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以及有些地方没办法跟高等院校相比,所以社会认可度低。

3财会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体系衔接

3.1.1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在实际教学中应按照公司会计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模拟公司会计的日常工作,进一步加深对凭证、账簿、报表的理解。在平常的实践中要强调责任到人意识,尤其是账务处理的责任意识。还要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比如按出纳岗位所需技能来设置实际课程,按会计岗位所需技能来增强实际工作的训练,着力增强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

3.1.2避免课程重复,提升学习技能

针对课程重复问题,可以采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形式。比如前面谈到的《成本会计》,中职生可以作为选修课,而高职生作为必修课。这样避免了中、高职课程的重复冗杂问题,可以采用阶梯式层次学习。分析公司财务岗位所需能力,在教学中展开梯度,培养初级财务能力、中级能力、高级能力,这些与期末成绩挂钩,模拟企业的晋升制度,让学生从掌握初级财务能力开始,不断晋升,鼓励学生多学习。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提升中高职学生的技能,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双师结构”

教师是财务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领导者,教师队伍的质量对于衔接教育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不但要掌握大量的财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完善教师聘用、考核、奖惩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协会、审计协会等举办的人才交流培訓。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自己发现自身不足,找到问题根源,积累教学经验。与此同时,聘请企业财务精英到学校做教师,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高水准,又能提升学校声望。长此以往,就可以完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作后盾,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就有了保障。

3.3学校努力整合资源,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中高职院校通过不断整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结构、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凸显办学特色可以搭建会计专业教学的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环境来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企业的感知能力。学校也应选择代表性企业作为合作实习基地,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基地实习学习,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与此同时,学校也为实习基地输出人才,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后台支持,这样的合作共赢、资源共享,自然而然的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3.4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稳步提升综合素质

考评制度要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将平时表现、期末成绩、基地实践结果综合起来衡量学生的最后成绩。最好实现学生间专业能力的打分,老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行打分,这样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前进。而且学校要注重对职业道德水准的考核,会计领域对职业道德的约束非常重要。只有完善好这些考评制度,才能提升中、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中职生稳步迈入高职院校。

3.5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相关规范并加强引导

政府部门应鼓励中、高职院校办学,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与中、高职院校的沟通交流,可以实行教师阶段性轮岗,加强各中高职学校间有效沟通,为课程体系衔接创造良好环境。对于教育部门针对原有的招生政策应稍微放宽,使中职学生有机会就业,也可以让中职毕业生更有机会升入高职继续学习,加强建立中职与高职有效衔接。

综上,职业教育肩负着我国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任务,财会职业教育每年都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财会优质人才,中高职教育衔接对于人才的优质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财会专业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发展中必将会越来越完善。随着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不断改进、师资队伍质量的不断提高、考核评价体制的日益完善,中高职教育将会稳步衔接。中高职做好衔接有利于不断降低学生进入高职教育的门槛;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忠仁,李占琪,张文庆.“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2]范爱民,张晓雷,覃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3]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

猜你喜欢
财会专业
校企合作下的财会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提高中职财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优秀会计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财会专业大学生教学计划设计分析
我国财会行业创新与研究
新时期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财会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