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0 14:01陈宇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脓毒症计数血小板

陈宇辉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宇辉

【摘要】目的 探讨分别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以及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9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者的随机分组。D1组(观察组45例):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进行治疗;D2组(对照组45例):选择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所有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血小板计数方面,D1组升高幅度大于D2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显著提高,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早期出血的情况。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免疫球蛋白;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单位: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Human Recombinant Platelet Hormone and Immune Globulin Sepsis Correlation of Thrombocytopenia

CHEN Yuhui, Jilin Province Jilin City Center Hospital, Jilin 132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oice of human recombinant platelet hormone and immunoglobuli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after completion for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s In June 2013 to June 2015, our hospital 90 patients with sepsis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Through the draw method to complete randomized patients. D1(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choose 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 hormone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D2 group(control group 45 cases): select immunoglobulin for treatment.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in platelet count and related indicators to show the difference. Results All patients with sepsis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after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in terms of platelet count, D1 ris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D2 group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psis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clinical choose the method of human recombinant platelet hormone treatment, can the patient's platelet cou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effectively avoid patients early rebleeding.

[Key words]Human recombinant platelet hormone, Immune globulin, Sepsis 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针对脓毒症患者,当其表现出血小板减少症后,存在较大概率导致患者临床死亡。对此针对患者表现出的血小板减少症状进行有效纠正,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行有效调节以及避免出现出血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肿瘤化疗后表现出的血小板减少现象,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进行治疗,能够发挥显著效果,针对表现为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也能够发挥显著疗效[1]。为了进一步确定最佳方法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分别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以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最终前者获得的治疗效果确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9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者的随机分组。D2组:男26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7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9±11.6)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0.85±3.99)天。D1组:男29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5±11.7)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0.86±4.01)天。两组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不大于50×109/L。所有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2]。

1.3排除标准

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排除;将处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患者进行排除;将针对生物制品表现为过敏的患者进行排除;将6个月选择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将完成心肺复苏后的患者进行排除;将住院24 h以内转出或者临床死亡的患者进行排除;将表现出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排除;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实施放疗、化疗的患者进行排除[3]。

1.4方法

针对两组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首先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实施保肝治疗、选择抗氧自由基进行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补液治疗等。针对D1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300 U/千克,1次/天[4]。针对D2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选择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400 mg/kg,1次/天。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5]。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血小板计数方面,D1组升高幅度大于D2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针对内科住院危重患者,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现象,占44%;而针对医院外科ICU,约有35%患者会表现出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针对创伤患者以及外科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概率最低为35%,最高为41%。针对危重患者,其血小板

计数同生存率表现为负相关。此外患者患有脓毒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现象。针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于医院ICU住院的时间越长,存在更高概率出现出血风险的情况,从而导致生存率更低。本次研究中,所有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血小板计数方面,D1组升高幅度大于D2组患者(P<0.05)。有效证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总而言之,针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可以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有效提高,避免患者出现早期出血的现象,最终显著提高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 D1组与D2组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对比(x-±s)

参考文献

[1]李艳,王勇强,王兵.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比较[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5(2):114-117,120.

[2] 陈朴,叶克俭,郑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7(12):2840-2842.

[3] 姚芳超. 血小板生成素对脓毒症血小板减少小鼠的作用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102-105.

[4] 计丹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D].济南:山东大学,2012:59-61.

[5] 孙丽华,孟亚红,邹健,等.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 血栓与止血学,2012,4(5):158-160.

·疗效比较·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5.119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5-0174-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5

猜你喜欢
脓毒症计数血小板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古代的计数方法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结绳计数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