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政策调整要顺“市”而为

2016-01-25 04:11
种子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托市粮食市场粮价

粮价政策调整要顺“市”而为

2016年伊始,国家调低了早稻最低收购价,最近又取消了东北等地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应当看到,当前政策调整的动力来自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在粮食供求相对紧张的阶段,粮食托市政策对维持粮食市场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粮食托市政策的重要目标就是防止粮价大幅下跌、弥补成本上涨,从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3月末东北等地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可以视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建立托市政策是一致的,仍然是保护农民合理收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玉米而言,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储粮食部门不再是玉米收购的主力,但仍然会作为多元化主体参与收购,同时中央财政还会安排一定数量的补贴资金拨付给省区政府,由地方自主制定补贴标准、对象和依据等,届时还会有相关措施防止出现较大范围的“卖粮难”问题。

在各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配合下,粮食生产结构会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产能仍将持续强化,从而实现“藏粮于地”。具体到玉米上,未来5年,在“镰刀弯”地区,籽粒玉米的种植面积将调减333.3万hm2以上,调整的面积将会被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所替代,而且还会配合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在这一改革的背景下,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有必要树立更为明确的市场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根据形势适度调整种植面积,对种植结构调优、调精,积极参与国家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在政策方面,应及时了解国家补贴政策实施的对象、方式、额度以及应对“卖粮难”的措施等,及时关注市场价格,充分了解各类市场主体收购动态,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利益。

猜你喜欢
托市粮食市场粮价
本期导读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要促进竞争力提升
当前粮食市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深化粮食供给侧改革 确保乐山粮食市场供需平衡
数说
湖北又增7家油菜子托市收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