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应用进展

2016-01-25 05:32罗银河葛金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脑卒中

罗银河,葛金文,刘 林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应用进展

罗银河,葛金文,刘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E-mail:1286313109@qq.com

摘要: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方,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综述近10年(特别是近5年)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证、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脑卒中;气虚血瘀

中风又名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1],缺血性中风是中风中最常见类型,占70%~80%[1]。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其重要病机,清代名医王清任根据其气虚血瘀病机创立了补阳还五汤。全方由生黄芪四两(120 g),当归尾二钱(6 g),赤芍一钱半(4.5 g),地龙一钱(3 g),桃仁一钱(3 g),红花一钱(3 g)组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之功效。近年来对该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对其动物实验药理作用机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临床应用

中风病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类可至1个月;恢复期指发病2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有中风之病”。正气亏虚是中风之本,瘀血阻滞是中风之标,益气活血法是重要的治法。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主要应用于治疗中风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但是随着对中风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补阳还五汤不仅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亦可广泛应用于中风的急性期及中风先兆证。

1.1中风先兆证中风先兆证是中风病的一个早期阶段,主要以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謇涩等症状为主,并可出现头胀痛、手指麻、健忘、筋惕肉瞤等兼证[2]。

王清任《医林改错》详细记载中风先兆症状34种,突出描述了一过性症状的重要性,且强调指出“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疏忽”。胡春申等[3]对168例中风先兆证病人(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者144例(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性和血脂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改善微循环,使脑脉痹阻所引起的脑髓神机受损所致之阵发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言语謇涩、一过性偏身瘫软、晕厥发作、头胀痛、手指麻、健忘、神情呆滞、步履不正诸症得以纠正。赵卫等[4]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58例,防治率达73.5%。实验室检查显示,服用补阳还五汤后血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聚集率等均有明显改善。薛海滨[5]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先兆48例,以补阳还五汤(黄芪30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地龙10 g)为主方,15 d为1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8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7%,治疗组在改善症状、预防脑梗死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补阳还五汤能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红细胞聚集性,降纤抗凝,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徐谦等[6]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国内2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补阳还五汤干预中风先兆证的随机对照试验。补阳还五汤干预中风先兆证有效率及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比黏度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补阳还五汤干预中风先兆证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以降低中风先兆证病人的全血黏度和血浆比黏度,可能是由于补阳还五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微血管的作用,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血黏度及组织灌注。

1.2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在急性期病情多重,风、火、痰瘀、热毒、腑实等标实突出。由于气虚帅血之功不健,致使血瘀脉中或离经之血瘀于脑内,造成经络瘀滞不通。治以涤痰通络、益气活血化瘀。

吴东华[7]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5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生黄芪60 g,丹参30 g,当归20 g,川芎20 g,地龙15 g,桃仁15 g,红花15 g,赤芍15 g,香附15 g,三虫散(土鳖2等分,蜈蚣、全蝎各1等分共研细末)6 g。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认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抑制脑梗死的斑块形成,提高治疗效果。

袁昌杰等[8]治疗4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 g,当归30 g,赤芍15 g,地龙15 g,川芎10 g,红花12 g、桃仁12 g。对口舌歪斜者加用白僵蚕9 g,全蝎10 g;言语不利者加用石菖蒲15 g,郁金10 g,远志12 g;痰浊较重、舌苔厚腻者加用半夏10 g,薏苡仁15 g和苍术9 g,同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对以上中药进行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补阳还五汤加减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好于常规西医治疗组。认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明显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刘青山等[9]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加补阳还五汤(生黄芪80 g,当归尾、地龙各12 g,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各10 g)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提示本方法治疗脑梗死有气旺血行,祛瘀络通的功效。

梁甜娇[10]将92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运动功能评分和Bathel指数(BI)三项指标改善程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能显著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宋汉秋[11]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4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组方黄芪120 g,赤芍药、当归、川芎、地龙、桃仁、红花、螫虫、水蛭、西洋参各5 g。结果治疗组进展型中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加味补阳还五汤能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并有效防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进展。

叶青[12]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 g,当归12 g,红花15 g,丹参60 g,川芎14 g,桂枝14 g,地龙10条)治疗急性脑梗死。结果治疗组治疗28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减可促进急性脑梗死病人活血通经、温经疏阳、清热润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学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董婷等[13]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病人,治疗2周后发现中药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心功能也明显改善。

1.3恢复期中风进入恢复期后病势已缓,虚象已显,然余邪未尽,标实证候依然存在。瘀血、痰浊是中风病恢复期的主要病理因素。只有补益活血,重在补气,使气旺血行,通经活络。

王恒等[14]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45 g~6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9 g,桃仁9 g,红花9 g,地龙9 g)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病人,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76.2%,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黏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有助于提高脑梗死病人的治疗效果。

董其田[15]治疗恢复期脑梗死148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 g~240 g,当归尾5 g~15 g,川芎3 g~9 g,桃仁5 g~10 g,红花3 g~10 g,地龙5 g~9 g,赤芍6 g~12 g),结果加用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脑梗死恢复期配合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提高临床疗效。

黄家征等[16]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方:(党参15 g,黄芪40 g~50 g,赤芍20 g,川芎15 g,土鳖虫15 g,怀牛膝20 g,蜈蚣3条,桃仁10 g,当归20 g,豨莶草15 g,独活羌活各15 g,鸡血藤30 g,红花10 g)治疗中风恢复期病人8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在中风恢复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刘健红[17]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黄芪15 g,当归尾、赤芍各6 g,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 g)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临床症状。

马洁琼[18]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2%、66.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优于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

郭志平[19]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生黄芪4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5 g,地龙10 g,大黄10 g,葛根15 g)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病人,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机制与其改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1.4后遗症期中风后期,气血虚弱,瘀血阻滞,脉络失和,清窍失荣,筋络失养。治当温阳化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补气化瘀、活血通络,可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再加健脾温肾之品使筋脉得养、痿废得愈。

高金堂[20]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方:黄芪、赤芍、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丹参、远志、石菖蒲、牛膝、鸡血藤、桑寄生,随证加减,结果总有效率达90%。认为通过本方加减可达益气活血补血,化痰通络开窍,调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可使气血旺,痰湿消,血脉通,肝肾之精充足而病情康复。

黄龙华[21]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肢体早期康复锻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总有效率82.29%,认为补阳还五汤配合肢体早期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能达到气血兼顾、标本兼治之目标,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涂继平[22]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综合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的Bathel指数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补阳还五汤在脑中风后遗症的综合疗效较好,可较大幅度地改善病人的生存状态。

蔡新伦[23]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4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病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8.89%),显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者。

刘朝菊[24]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辨证组方治疗50例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82%,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明显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2结语

通过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对治疗的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补充,补阳还五汤不仅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亦可用于中风的急性期及中风先兆证。同时通过随证加减、辨证施药、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该方的机制研究,比如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观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现在众多专家对钙超载、氧自由基损伤、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胶质细胞反应、热休克蛋白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补阳还五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广泛的药理效应。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0.

[2]中国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第6次学术会议.中风病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6):66-67.

[3]胡春申,钟红卫.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先兆证16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6):869-870.

[4]赵卫,陈惠琴.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58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 (6): 284-285.

[5]薛海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先兆48例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 (10): 205-206.

[6]徐谦,陈新林,沈耿.补阳还五汤干预中风先兆证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16): 339-243.

[7]吴东华.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 (22): 114-118.

[8]袁昌杰,黄文.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观察与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 (7): 73-74.

[9]刘青山,柳巧红.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60例[J].陕西中医,2012,33 (1):40-41.

[10]梁甜娇.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16): 270-271.

[11]宋汉秋.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46例[J].陕西中医,2013,34 (2): 158-160.

[12]叶青.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13 (2):155-157.

[13]董婷,杨文明,汪美霞,等.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5-7.

[14]王恒,麻志恒,施志琴,等.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54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 (6):47-48.

[15]董其田.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恢复期脑梗死14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 (10):208.

[16]黄家征,孙立.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病人8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 (6):545.

[17]刘健红.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38 (8):50-51.

[18]马洁琼.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9例[J].河南中医,2013,33 (9):1448-1449.

[19]郭志平.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24-1312.

[20]高金堂.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生,2008,24(7):39.

[21]黄龙华.补阳还五汤配合肢体早期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 (12):365-366.

[22]涂继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619-620.

[23]蔡新伦.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4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16-17.

[24]刘朝菊.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5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408-1409.

(本文编辑王雅洁)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Luo Yinhe,Ge Jinwen,Liu Lin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

Abstract:Buyang Huanwu decoction(BHD) is a classical prescription of treating stroke with qi-deficiency blood-stasis syndrome,and is used very abroad in clinic.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BHD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threatened apoplexy syndrome,acute phase,recovery period and sequelae period in the past 10 years,especially in the past 5 years.Key words:ischemic stroke;Buyang Huanwu decoction;clinical research;progres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74008)

通讯作者:葛金文,E-mail:cmgjw@tom.com

中图分类号:R743R2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3.016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3-0278-04

Corresponding Author:Ge Jinwen

(收稿日期:2014-05-30)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脑卒中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浅析涌泉穴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