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下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30例临床观察

2016-01-26 03:23周建兵陈晓芬广东省台山市川岛镇下川卫生院广东台山5966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斗山圩广东台山59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恶心呕吐

周建兵陈晓芬.广东省台山市川岛镇下川卫生院,广东 台山 5966; .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斗山圩,广东 台山 594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下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30例临床观察

周建兵1陈晓芬2
1.广东省台山市川岛镇下川卫生院,广东台山529266; 2.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斗山圩,广东台山529224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下腹部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择期下腹部手术并在术后接受静脉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后1d和2d内的恶心、呕吐程度,计算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率,记录患者头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SA).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经药物预防治疗后的恶心及呕吐有效控制率间差异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在术后两天的恶心和呕吐有效控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V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下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盐酸帕洛诺司琼;下腹部手术;恶心呕吐

为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下腹部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笔者采取托烷司琼及盐酸帕洛诺司琼进行恶心、呕吐的预防治疗,对其术后1d及2d内恶心、呕吐的程度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择期下腹部手术并在术后接受静脉镇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9~59岁,平均(33. 2±4. 1)岁,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手术类型包括直肠、结肠、子宫及其附件的手术.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托烷司琼及盐酸帕洛诺司琼进行恶心、呕吐的预防治疗,排除术前存在恶心呕吐史、严重肾功能衰竭及术前接受抗恶心呕吐药物治疗等情况的干扰.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性的全身麻醉,麻醉前进行0. 5 mg的静脉阿托品注射,麻醉诱导则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及米达唑仑等药物.在手术结束前,给予观察组患者0. 25 mg盐酸帕洛诺司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43)进行缓慢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则给予5 mg托烷司琼(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44)进行缓慢静脉注射.

1. 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d和2d内的恶心、呕吐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

1. 4评价指标恶心等级分为: 0级(0分):无恶心发生;Ⅰ级(1分):存在轻度恶心,但不影响患者进食及日常生活;Ⅱ级(2分):存在中度恶心,影响患者进食及日常生活;Ⅲ级(3分):存在严重恶心,需要卧床[1].对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率进行计算,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0级+Ⅰ级)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术后1d或两天内采取模拟视觉评分法(VAS)对患者的视觉进行评分[2]: 0分时无疼痛; 10分时则为剧烈疼痛.

1. 5统计方法采用SPSS16. 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术后1、2d药物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控制率对比术后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 33%略低于对照组5. 00%,两组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术后1d的药物预防恶心及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83. 33%、90%和73. 33%、80. 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两天经药物预防恶心和呕吐有效控制率为90. 0%和93. 33%,对照组均为60. 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不良反应与术后1、2日药物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控制率对比[例(%)]

2. 2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x±s)

3 讨论

目前静脉自控镇痛(PCI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下腹部手术中,但是将其运用于下腹部手术后患者常伴有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其发生率可达20%~50%及以上[3].术后恶心、呕吐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还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误吸、脱水及伤口愈合延迟等不良情况.选择性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已经成为目前临床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主要药物,5-HT3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患者消化道黏膜内的传入迷走神经末梢5-HT3受体,从而对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起到抑制作用[4].盐酸帕洛诺司琼则是其中一种较新型的长效制剂,往往应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并且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笔者经临床研究证实在术后1d内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下腹部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与托烷司琼相当,但术后2d则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与许培阳等[5]研究结果类似.

总之,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下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改萍.足三里穴位按摩预防LC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3): 31-31,33.

[2]邬艳,刘家欣,李毅,等.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06(2): 34-37.

[3]郭益群.腔镜下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及帕洛诺司琼、托烷司琼药效的观察分析[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3.

[4]谭永胜,郁万友,吕洁,等.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及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托烷司琼疗效的观察分析[J].北方药学,2014,(12): 47-48.

[5]许培阳,吴志云.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下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4): 57-59,63.

3 讨论

收稿日期:( 2014. 12. 24)

作者简介:周建兵(1975-),男,主治医师,副院长.E-mail: rhyan@163. com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50-02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R656

猜你喜欢
恶心呕吐
盐酸雷莫司琼预防剖宫产术中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引发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45例
胃癌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饮食护理
中医药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的系统评价
胃癌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饮食护理
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化疗后恶心呕吐辅以音乐治疗效果与观察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
阿瑞匹坦预防乳腺癌中致吐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浅谈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