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低踝臂指数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2016-01-26 22:50潘洪涛孙磊卢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病患者骨密度骨质

潘洪涛 孙磊 卢颖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低踝臂指数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潘洪涛 孙磊 卢颖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踝臂指数(ABI)下降人群与骨质疏松(O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600例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踝臂指数、骨密度。根据踝臂指数是否下降分为ABI正常组(276例)和ABI下降组(324例)。比较两组的OP发生率,同时分析ABI下降组中ABI下降严重程度与O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BI正常组中检出OP 58例(21.0%),ABI下降组检出OP 104例(32.1%),组间OP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I下降组中ABI下降严重程度与骨密度测定T值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ABI下降者与OP发生密切相关,常规测量ABI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诊断OP有重要价值。

高血压病; 低踝臂指数; 骨质疏松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血管损害性综合征,与动脉硬化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认识逐渐被重视,已有研究提示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相关性,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代谢性疾病,对其早期发现干预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低踝臂指数这一动脉硬化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生率的统计,提出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测量ABI有助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0例,其中男224例,女376例,平均年龄66.5岁,排除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肾脏疾病、慢性肝病、肿瘤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近期骨折史及影响骨代谢药物长期使用史。经测量计算ABI后分为ABI正常组(276例)和ABI下降组(3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连续入选符合条件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测量四肢血压后计算ABI。用绑在小腿的血压袖带检测双下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记录收缩压。通过将下肢收缩压(最高值)除以上臂收缩压(双臂中更高的一个压力)计算ABI。

1.2.2 骨密度测定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美国,Hologic Discovery A型)测定腰椎(L1~4)、股骨颈(NECK)的骨密度(BMD)值(g/cm2)。

1.3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 Hg。

踝臂指数的数值分析:ABI≥0.9属于正常,ABI<0.9定义为低踝臂指数,其中0.7~0.9为轻度异常下降,0.4~0.6为中度异常下降,≤0.4为重度异常下降。

骨质疏松诊断参照2011年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以T评分(测量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为标准,T值≥-1正常,-2.5≤T<-1为骨量减少,T≤-2.5为骨质疏松,T≤-3.5为严重骨质疏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低ABI与OP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骨密度测定在ABI正常组中检出T值异常175例,其中骨量减少117例(42.4%),骨质疏松58例(21.0%);ABI下降组中计检出T值异常256例,其中骨量减低152例(46.9%),骨质疏松104例(32.1%),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BI下降组中ABI轻度下降117例,中度下降105例,重度下降102例。ABI轻度下降患者中骨量减少37例,骨质疏松26例;ABI中度下降患者中骨量减少58例,骨质疏松33例;ABI中度下降患者中骨量减少57例,骨质疏松45例,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踝臂指数下降程度与骨密度下降严重程度成负相关(r=-0.43,P<0.05)。见表1,表2。

表2 ABI下降组T值数据统计(n,±s)

注:直线相关分析,r=-0.43,P<0.05

项目 例数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轻度下降 117 37,-(1.7±0.6) 26,-(2.1±0.6)中度下降 105 58,-(2.0±0.3) 33,-(1.5±0.4)重度下降 102 57,-(1.9±0.5) 45,-(2.7±0.7)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事件发生[1]。作为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较准确的无创检查指标,ABI早期用于外周动脉疾病研究,有学者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脆性增加引发的以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易发生骨质疏松,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股骨颈骨量丢失的增加相关,分析其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仅参与血压调节,也可能对破骨细胞骨吸收有作用,动物试验表明随着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不仅出现骨密度水平下降,还表现出活跃的骨转换状态。高血压常导致钙代谢紊乱,由于尿钙增高,血钙降低,激活PTH继发性分泌,也会诱发骨钙减少[3]。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人群中ABI下降与骨质疏松发生存在相关。在将明确骨质疏松疾病排除的研究中,ABI正常组及ABI下降组均提示骨密度水平明显下降,发生率分别为21.0%和32.1%,表明ABI下降与骨质疏松有相关性,间接表明与老年高血压这一动脉硬化病变有关。在ABI下降组直线相关分析中发现随ABI下降程度逐渐增加,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均呈上升趋势,ABI的下降幅度可反映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4],因动脉硬化的发生与明确的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相关,因而其可成为解释ABI下降与骨质疏松高发的原因[5],最终统计分析低踝臂指数与骨质疏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本研究从高血压病患者踝臂指数下降发现其与骨质疏松的联系,预示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但本研究病例较少,未能与对代谢影响明确的(如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共同讨论,需进一步论证,作为简便易行的无创检查方式,高血压患者测量ABI,可初步判断骨质疏松风险,对临床诊断有一定预防意义。

[1]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8-232.

[2]沈莉蕴.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5):518.

[3]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4]李妍妍.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附72例报告.新医学,2009,40(10):656-658.

[5]周全昌.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的相关性研究.重庆医学,2015,44(5):699-70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37

2015-12-21]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15088)

13001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一汽总医院

猜你喜欢
病患者骨密度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