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因素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6-01-27 02:10张猛,王凤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限制因素休闲体育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因素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研究*

张猛1,王凤2

(1.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体育军事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高校的16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分析女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参与的限制因素及与行为存在何种关系.研究表明:无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与否,其都会受限制因素的影响,限制因素不是女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开关因子,但是不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在四个方面的受限得分比较高.女大学生受体验限制水平较高,其次是自身限制、人际限制、结构限制.限制因素与休闲体育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但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只有体验限制对行为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因素;行为

当下休闲限制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学者也开始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休闲限制经相关学者研究认为其是对休闲的参与和享受具有影响和阻碍作用的因素.最初国外学者将限制因素归纳为自身、人际、结构三类[1],国内学者经过研究又增加一类体验限制.邱亚君对女性与休闲限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但是国内没有关于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和行为等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探寻影响女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核心限制因素,以及限制因素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探寻促进女大学生休闲体育运动参与积极性的方法,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和幸福.

1研究方法

1.1问卷的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之初,访谈了相关的专家六位,在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对问卷进行初步的编制,并小范围发放进行试调查,对调查的问卷进行分析,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增删、修改,最终制订女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问卷(见表1).问卷分结构限制(1-4)、自身限制(5-9)、体验限制(10-13)、人际限制(14-18)四个维度,18个题目.问卷的每一题分五个等级,1为本题目与自身情况完全不符合,5是题目所说明的情况与自身完全符合,2、3、4为中间的级别.

1.2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通过提取因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方法、四次最大正交旋转法[3],一系列地分析后发现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5.013%,从表1可知,各因子载荷均在0.435以上,说明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具有非常好的结构效度.

表1 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问卷以及相关分析

本研究通过内在一次性信度Crongbach系数a值进行信度检验,通过表2可知,问卷的各个变量内在一致性系数在0.792~0.875之间,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2 设计的问卷变量的一致性数据

1.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场发放的形式,在教学楼、图书馆、田径场、学校公园等场所随机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66份,回收率为97.73%,有效问卷1396份,有效率为95.23%.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女大学生为642人,其中754份问卷为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女大学生填写的.

2研究结果

2.1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特点

(1)女大学生不同参与水平的限制因素特点.分析表3 可知,无论参加还是不参加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都能主观地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限制,这充分证明存在限制因素并不能终止休闲体育运动的发生.对数据进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显示,四个限制因素水平对比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不参与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的限制要非常显著地高于参与的女大学生.不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中,体验限制因素影响最强烈,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女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锻炼都有减肥、塑型等目的[4],如果进行一段时期的锻炼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体验限制将成为最大的限制因素.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其人际限制最强,因为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的活动88%为群体活动,一般至少两人一起进行休闲体育活动[5],同伴的中途放弃成为阻碍女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表3 不同参与水平休闲体育限制因素t检验

(2)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特点.分析表4可知,在不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中,大一学生受自身限制最明显,大一学生贪玩但是存在较大的运动惰性.总体观察大一学生在四个限制因素方面均高于其他年级;大四结构限制最明显,主要是缺乏时间这一因素;除了结构限制,其他因素均在不同年级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现在大学各种体育硬件设施和运动环境的配套都比较好,学生受到的结构限制较少[6].参与的女大学生也是大一学生体验到的限制均高于其他年级,四个方面不同年级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4 不同年级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特点方差分析

注:**代表p<0.01,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3)不同生活费水平的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的特点.由表5可知,在不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组,除了体验限制,其他各因素在不同的生活费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调查研究发现,这部分女大学生生活费较少,没有多余的财力改善和选择舒适的休闲体育锻炼的环境,影响了休闲体育的参与动机和体验[7].而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则没有因为生活费的高低在不同限制因素方面出现显著差异.

表5 不同生活费水平的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特点的方差分析

注:1代表生活费600/月以下;2代表生活费在600~1000/月;3代表生活费1000~1600/月;4代表生活费1600/月以上.

2.2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因素与行为的关系

由表6可知,为了更深入地探索女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和限制因素的关系,对经常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女大学生进行研究.对行为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各限制因素与行为之间呈负相关.以行为为因变量,以限制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7的数据可知,只有体验限制作为女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预测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6 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因素与行为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0.01.

表7 女大学生休闲体育限制因素对休闲体育行为的回归分析

注:因变量为“行为”.

3结论和建议

无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与否,其都会受限制因素的影响,限制因素不是女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开关因子,但是不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在四个方面的受限得分比较高,与参与休闲体育的女大学生的限制因素相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大学生受体验限制水平较高,其次是自身限制、人际限制、结构限制.对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进行分析,大一女生受各方面的限制因素影响较大,结构限制对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影响不明显.生活费水平不同导致不参加休闲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受体验限制的影响存在统计学上显著影响.限制因素与休闲体育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但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只有体验限制对行为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运动专长,形成以体育运动为休闲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体育休闲运动进行指导,帮助女大学生科学地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体验,能够科学地运用体育运动实现减肥、塑身等各种目的,并在整个过程中有幸福愉悦的感受[8-9].

参考文献:

[1]邱雅君.女性休闲体育限制因素特点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1):75-82.

[2]邱亚君.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与限制因素的质性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J].体育科学,2012,32(8):25-33.

[3]陈建国,袁继芳.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74-75.

[4]卢峰.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6-8.

[6]孙泊.上海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特征和培养途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87.

[7]涂伟仕.体育与女性人格养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8]马卫平.体育与人-学校体育文化重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9]邹德敏.高中学生肥胖现象的干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4).

(责任编辑:王前)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5)06-0124-03

作者简介:张猛,男,山东滕州人,讲师.

收稿日期:*2015-08-15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2.038

猜你喜欢
限制因素休闲体育女大学生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浅谈榆树市发展大豆产业的限制因素及对策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途径及方法浅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析